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东省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东省第一间陶瓷学校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广东省 陶瓷学校 陶瓷业 丘渊

    广东省大埔陶瓷业,是粤东人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停滞在古老、落后、保守的手工业状态,其手工制作,靠天吃饭(太阳晒坯),技术设备落后,生产发展缓慢,早期深受吾埔各界人士和旅外乡贤丘誉,刘禹轮等人的关注。一九四二年,成立筹建陶瓷专科学校的委员会,推举热心教育的丘启明先生为主任。一九四三年(民国三十二年),省府在大埔县高陂创办《广东省高陂陶瓷职业学校》,这是广东省第一间陶瓷学校。首任校长丘渊,字退庵,梅县人氏,曾留学日本,攻读陶瓷专科。学校

  • 文章粤省清代進士題名錄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宋子武  出版时间:1986-12-30
    关键字: 广东省 清代进士 题名录 档案资料

    作者簡介:宋子武先生,廣東花縣人,曾任僑光商專敎授,撰述甚富。

  • 文章廣東省地名雅稱集錦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周健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广东省 地名雅称 集锦

    十、韶关市:1『有色金属之鄕」—位在广东北部,浈、武两水汇合处。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锡、汞、钨、锑、铅、锌、砷、稀土等的储量均居省内前茅,有『有色金属之鄕』之称。2『粤北门户』—为粤、湘、赣三省交称通要冲,东北入赣,西北进湘,必道此,故有『粤北门户」之称。3『绿色宝库」—为中国重点林区之一,素有『绿色宝库」之称。4『葫芦城」—位在北江上游。因韶关城略似葫芦状,故有『葫芦城」之称。5『东粤第一宝刹』、『岭南禅林之冠」—南华寺:位在韶关南二十

  • 文章百年盛世話廣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广东省 社会发展 历史变迁 人物回忆

    廣東位於中國南疆,當滿清民國交替之際,革命起於廣東,起義殺戮,在所難免;軍閥割據時期,亦有討袁、驅龍、護法、驅桂、平叛變故。直至北伐以後,雖有十六年**廣州暴亂,四軍內部張陳等部鬩牆,但自十八九年陳濟棠將軍接掌軍政權後,儘管北方中原大戰,日寇入侵,而廣東已進入安定繁榮時代:陳伯公羅致了各方面的人才,使軍政經濟教育步入正軌,而發展交通,分區綏清,清除匪患,使四境安寧,尤為太平繁榮之基礎。茲特就筆者親身經歷作一敘述,以見吾粵太平之實況。民國廿二年夏,筆者於參加...

  • 文章國民黨113週年黨慶張萍影獲榮譽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8-01-31
    关键字: 张萍影 国民党 理事 广东省 同乡会

    (注:黨齡五十年的台北巿廣東同鄉會第十二屆理事、越南歸僑協會副監事長張萍影女士(左),榮獲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吳伯雄頒贈榮譽狀。由黃國樑黨部主委陳筑藩代表頒發表揚。(李文慶 攝))

  • 文章把汕尾建設成海上廣東首要港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2期  作者:丘立才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汕尾市 海陆丰 港口 广东省

    广东省开放以来,发生最大变化的地方,莫过于汕尾巿了。试想原来是海丰县下属的汕尾鎭,一下子变成管辖海丰、陆丰、陆河的地级巿。这地方的国民经济总产値翻几番已不算什么,最引人瞩目的是,这时期这里涌现出了一位名谢非的广东省开放的领导人物。即使出了广东省政治上的领导人物谢非,但汕尾的经济在广东省的位置上似乎仍排在末尾上。有人认为「汕尾巿」的「尾」字拖累了汕尾的经济发展,而提出议案:要把汕尾巿改为海陆丰巿;海陆丰的名字确实响当当,它告诉人们在这个地方,无论是陆地

  • 文章廣東先民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广东省 先民 岭南 马坝人 民族融合

    注:四面青山的粤东山居农村之一)广东之先民是指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入之前的土著居民,应当包括春秋战国与唐宋以前的历史时期。古时尙未有广东省的设置,故当时两广之地多称为「岭南」。《通考·地舆·南越》载「自岭以南,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地」。南越则指今两广而言。因两广位于五岭之南,故称为岭南。五岭即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诸岭与越城岭。唐时分天下为十道,其中岭南道者,包括今之两广及福建之漳浦等地。宋时分天下为十八路,其中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者,即今之广东

  • 文章粵東陶瓷的歷史與貢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楊大地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大埔县 陶瓷制造 广东省 粤东地区

    (注:粵東重要的陶瓷產地之一大埔高陂譽爲白玉城)瓷器的發明是中國人對人類偉大的貢獻。中國生產陶瓷的歷史至少有八千多年以上。從人類的發展史可知,是先有製陶技術,然後才有製瓷工藝。而從製陶到製瓷,必定經過了漫長的知識積累過程。說到中國的陶瓷,人們多只知道景德鎭或唐宋的越、磁、耀、邢臨、汝等名瓷。粵東在中國陶瓷的歷史上幾乎未被涉及。其原因可能是,粵東古代爲百越之地「瘴癘之鄉」。開發較遲,且地處偏僻,即使有出產陶瓷,也被認爲不過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民窯粗瓷,非官窯細...

  • 文章廣東三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張演欽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广东省 地方特色 粤剧 粤菜 岭南文化

    小型廣東音樂演奏嶺南文化最突出的代表——粵劇、粵菜、廣東音樂將申報「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人譽為「廣東三寶」。粵劇:嶺南文化最傑出的代表廣東地方誌館調研員龔伯洪說,粵劇是最能體現嶺南文化的文藝品類之一。他講了一個故事,說明粵劇具有嶺南文化的兼容性、創新性、商業性。上世紀三十年代,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推出與外國競爭的產品——白金龍牌香煙,決定以粵劇做為宣傳,於是有了名伶薛覺先的粵劇《白金龍》。劇本由美國電影改編,卻按照中國傳統劇曲才子佳人的戀愛方式和...

  • 文章抗日时的广东省临时参议会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粱慶翔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广东省 临时参议会 抗日战争

    注:抗日时的广东省临时参议会第一、二届旅台同仁摄于台北市龙泉街四八巷四七号郑公馆)广东省临时参议会于抗战期中诞生,先由中国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广东省政府通饬全省县巿,选擧地方优秀人员转报中央审核,再经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名单,报由国民政府林主席选任,广东省五十人,另华侨五人,共五十五人,吴鼎新任议长黄枯桐任副议长,郑丰为秘书处秘书长,参议员李应霖、陈炳权、金曾澄、邓植仪、丁㯋、崔杰南、朱念慈、郑彦棻、梁庆翔、林警魂、吴芳菊、赵淑嘉、徐芷龄、徐蕙仪、江起鹏、江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