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年糕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也来谈谈年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9期  作者:裘時晉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年糕 宁波年糕 春节 故乡美食

    本刊一九八期林德觐鄕长谈宁波年糕,笔者也来谈谈吾鄕之年糕。吾鄕在奉化忠义区,凡稍有田产农户,均于春节将届时,各家忙做年糕,在未做前,先行浸米,约半月后磨粉,但少有水磨者,做时预约邻近农友十余名,同来操作,每次每人在石臼中各捣数十次,轮流至捣毕为止。农户对于年糕,极为重视,因其用途甚广,于春节时,可供宾客亲朋点心之用,春节后,将一部份年糕切片晒乾,藏于锡瓶中,经久不变,于热天时取出料理后,可供长工及其他临时职工,午后作点心之需。吾鄕就近各地,尙有一种冷水

  • 文章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南湖漁父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粳米 年糕 早稻 海米

    家鄕所产的米,大致可分粳米,术米(糯米),早米,黄占米,畬米等。粳米价最贵,质粘而稍硬,不作常食,以之煮粥或制作白粿(上海人叫年糕),软中带硬,极好吃。术米写作糯米,有尖术和圆术两种,质粘而软,以之酿酒,包粽,或麿浆做粿,及搓等用。以上年仅收成一次。早米,黄占是普通食米。早米就是早稻,和此间的在来米相似。黄占米是晚稻,和蓬莱米有些类似,价较早米稍贵。以上均水稻,年可收成两次。种植之法采取问揷法,不待早稻收成,便将晚稻于间隙揷进去。畬米产在北门外山地,为

  • 文章漫谈家鄕的年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1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9-01-20
    关键字: 上海年糕 倪云林 家乡 台湾年糕 糖元宝

    流栖宝岛,忽焉卅载,每逢农历过年,对家鄕的景象,思念殊深,尤其对过年时所吃的糖年糕,思之更为殷切。在台湾市上,食品店中虽然也有苏式的上海年糕可买、但外观虽然很美,可是蒸煮后,即面目全非,变成一团烂糊浆,吃在口中,叫人啼笑皆非,只好自骗自的聊慰思鄕之情罢了。苏式年糕在台湾叫上海年糕,考其发源地,就是在我们无锡故鄕梅里地区,当元末在过年时期,流寇饥民、四出抢掠粮食,遂由居住在梅里的先贤大画家倪云林发明,敎鄕人把米制成像砖块的年糕,砌成墙壁,以隐瞒流寇饥民

  • 文章續鄕先賢倪雲林軼事二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期  作者:中勳  出版时间:1972-09-20
    关键字: 倪云林 元代画家 名贤轶事 苏氏年糕 蒸制年糕

    故在立卖田文书的开首一句,就写了「这下脚耕种」四个字,因为你下脚走下田里去,所以你就要耕种下去,将田卖给你了。这是在锡东的鄕间,大家都知道这不成文习惯法「下脚耕种」四个字的来历。苏式年糕的发明人我们在大陆时,到了年底,家家户户,不论穷富,多要蒸制年糕过年,这种长方形如一块砖头的年糕、在上海一带的人,多称他为苏式年糕,因为这种形状的年糕,祗有我们无锡,苏州的城区及邻接无锡地区的鄕鎭才做,其他地区就不做这种长方砖形的年糕,又因苏州在明淸二代,是省会大都市,比较

  • 文章古豐美食雜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閻旭揚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烧羊肉 年糕 蒲菜 麦膏

    幼年曾睡过蒲棒做的蒲绒枕头,故而一见便知。二、麦膏(土音叫「沫哥」)我县县城内北关东家后,名中医邵世芬家附近,有个买「沫哥」的,天冷后,每天下午一、两点钟,才挑出来沿街叫卖。看来极似台湾的「米膏梅」,西安市的莲子稀饭,仅其中的加添物略有不同而已。我们家鄕的「沫哥」,似较外地更为美味,内有:「碎红枣」,「栗子片」,「莲子」,「白果仁」,「百合」,「红豆」,「白江豆」等物,用红糖糯米煮成。民国廿年前后,每碗仅铜元五枚(一分),可谓物美价廉。三、年糕、糖糕北门内路

  • 文章寧波早年印糕木板的雕刻藝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竺惠明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印糕板 年糕 金团板 雕刻艺术

    上了些年纪的宁波人,讲到谁家的兄弟姐妹相酷似时,会用一句「活脱脱像印糕板印出来一样」的宁波老话来形容。印糕、年糕、金团板是过去宁波人做糕团时,用来印制形状、花样的木模板。印糕板旧时宁波人,逢年过节,农闲时光,自家用印糕板来制作印糕。通常的印糕板,长约一手,二三指宽,上面有几个凹进去的印模。花样多来自劳动和生活中常见的花鸟瓜果、牛羊鸡鹅、胖娃、鲤鱼等,也有福、禄、喜等吉祥字。印糕板可根据主人的喜好去订做或请来师傅家里做。这种师傅中的高手,可称为民间雕刻艺术

  • 文章故乡点心的绝活——宁波年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8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宁波年糕 做法 吃法 故乡美食

    闲来漫步街头,常见代表鄕土特产的市招,诸如湖州粽子、广东月饼、北平烤鸭等等在大吹大擂着,映入眼中,颇为故鄕的名产叫屈,难道眞无一味以代表吾甬绝招吗?一昨途经北市和平东路看到一家蔡万兴宁波年糕的招牌,心中大慰。这不正是故鄕响当当的名点吗?于是见牌进店(不是闻香下马)想温一温旧梦。我点了一盆炒年糕,五分钟交货,在店员小姐手上端的那盆炒糕,光看一眼即见分晓,厚厚的片儿,稀疏的「帮头」,半油半水,似汤似炒!和家鄕的道地绝活儿相比,眞不可以道里计,我问那小娘,年糕

  • 文章故鄉歲暮的民俗祭典——謝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9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谢年 民俗活动 五牲 年糕 祭典

    何况假如有年轻读者的话,让他们知道些鄕土旧俗也是很「新」的事呀!故鄕宁波,每値岁暮,家家户户不论贫富例有谢年的习俗,这不失为饶有意义的民俗活动,谢年与此间闽南习俗围炉不同,台湾所谓围炉必在除夕大年夜为之,宁波人的谢年活动,日期方面就宽舒得多了,祗要踏上旧历十二月,那一天都可擧行,不但此也,而且活动的对象也较为广濶,除了敬神,并与家人团聚以外,尙遍揽亲友齐来吃年糕汤,这种方式过洋到了上海,就是所谓请吃年夜饭了,此外,再在大除夕祭祖,名之曰「送年羹饭」。阴阳两途

  • 文章憶兒時過新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9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年俗 年糕 祭灶 谢年 拜年

    小时候在家鄕,快到过年的时候,每天算日子,算算还有几天就到正月初一,并且妈妈也早早就吿诫我,要多讲吉利话,不可以乱讲话。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一到十二月,家家户户先要准备做年糕,这年糕就是我们现在吃的宁波年糕,但是家鄕的年糕比现在台北的大。做年糕要请年糕师傅,年糕师傅一班有五六个人。做年糕总在十二月初十边。我们先把米淘好浸水,米是七分粳米,三分糯米。第二天早上,年糕师傅就抬着大磨来磨米浆,两位师傅手和肚子顶着磨转,非常辛苦。等米浆压乾,下午再把粉搓开

  • 文章歲暮話年俗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年俗 腊八粥 年糕 祭灶 年夜饭

    年节气象,所以说点缀年景开始,不光是腊八粥呀。做年糕年年高年糕是年节应景的主要时食,家家户户在年关必备办一些,用以祭祖、飨神、宴客。江南农村人家,对年糕的兴趣更浓厚,不仅用以应年景吃到元宵,还利用年关大量制作,充春耕农忙时的点心,往往吃到淸明或端午,那是常事。这种白年糕,浙瓯一带,称水蒸糕,没掺糖分,全用籼米磨粉蒸熟,入臼捣纫,用手搓成或用印模印成或圆或方或长或短的各种模样,也少不了运用手腕技巧,揑成金鸡、元宝、猪头、仙桃、佛手等,以供祭祀之用。糖年糕,也很普遍,多用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