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资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簡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6期  出版时间:1996-10-15
    关键字: 简介 常州高级中学 历史 师资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創建於一九〇七年。學校佔地九十餘畝,現在高中班級三〇班(其中包括各年級一個體育後備人才班),學生一二〇〇餘人,教職工一六〇餘名。一九九一學年起增辦中學五年一貫制的教改試點班,每年招收品學兼優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四〇名。歷史悠久、傳統優良、質量上乘、條件完善是學校的特色。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張太雷中學時代就請於常州中學。近代常州籍的名人,絕大部分爲常州中學的校友,其中有語言學家呂叔湘、民族音樂家劉天華、文學家劉半農、史學家錢穆、會計學家潘...

  • 文章浙江初等教育輔導制度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鄭省三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初等教育 辅导制度 学者论述 师资力量

    省立中学,是各旧府治仍各保持省立小学一所。该项省小,历史悠久,班级多,还多兼办幼稚敎育,规模大,设备好,师资优秀,敎学风气蓬勃,省方为扩大附小功能,赋予省学区初等敎育辅导任务,自属洽当,附小自受任地方敎育辅导任务后,省方对附小主任(即校长)之任用,非常认眞,非敎育学者或非对初等敎育有特殊贡献者,则莫属;同时加强附小内部实验硏究;一面在附小添设辅导主任一员,职司省学区地方初等敎育辅导业务,不兼校内课务。故当时省学区辅导阵容相当整齐。省学区辅导活动,除不定期召开

  • 文章高等教育系列介紹之三温州師範學院概況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高等教育 温州师范学院 师资

    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上,贯彻「强化基础、加强实践、一专多能」的方针,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并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以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学院重视师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坚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能综合考评,积极倡导「爱教、好学、求眞、创新」的校风。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每年选派十多名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硏单位进修学习,还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进行科硏合作和学术、文化交流。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 文章回憶河大預科片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果正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河南大学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师资

    一國立河南大學是吾豫校史輝煌的高等學府,敎授皆爲一時碩彥,學生亦多中州菁英,其所培育出來的靑年,均能貢獻地方,報効國家,而歷任校長,胥爲飽學之士,無不殫精竭智謀求學校之發展,因之校譽日隆,而能躋於名庠之林,筆者有幸在校讀完預科,頗感光榮,是一生所不能忘懷者!我在校肄業時間爲民國十七年暑後至十九年七月,整整兩年,雖說時間不長,而印象卻極深刻。斯時學校已有文、理、法、農、醫五個學院,校舍巍峩,圖書儀器充實,運動場地廣濶,各類運動器材應有盡有,一切設備完善,實...

  • 文章湖南的敎育事業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趙震鵬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湖南教育 发展历史 成功事例 余先砺 师资阵容

    湖南敎育的成功,论者谓为开创于有远识之士的筹划,继之是师资终身奉献的专业精神,以致蔚为湖南敎育的优良风气。从中华民国开国以来,湖南的敎育,在全国敎育界中,历有卓越的声誉与成就,当抗战期间民国三十二年七月,在湖南南岳山擧行全省中等学校敎育会议时,当时敎育部长陈立夫先生莅会致词,赞许湖南中等敎育为全国之第一位,可谓名实相符的评语。湖南敎育的发展,从淸末民初的时务学堂开始,演变为湖南各著名公私立中学的相继创设,这一历程曲折而辉煌的敎育发展史,不仅具有纪录敎育史

  • 文章水寨中學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周文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创办背景 教学宗旨 学校成绩 规模师资 水寨中学

    周文校長水寨中學坐落于美麗的琴江河畔,清風秉乘,流水矚矚。數輩良師櫛風沐雨、艱苦創業,使學校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爲祖國培養了眾多的仁人志士和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是五華縣教育的龍頭,被譽爲"山溝裏的一面紅旗"。近年來,學校進一步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管理水準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成果卓著,2009年李遠新同學考入北京大學,高考九科中四科獲梅州市最高分;2010年黃仕瓊同學以679分居梅州市第九名,取得了歷史性突破;2011年有1368人上本科線,入圍率達63...

  • 文章同安縣立第一師範講習所

    来源期刊:《同安》 第32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双溪书院 讲习所诞生 生源师资 毕业生去向 感念不忘

    同安县于清朝末期,在城内蔡复一先贤故宅贞素堂成立双溪书院,至光绪二十年由双溪书院改为学堂,一时蔚成风气,到民国十年间,县内公私立小学堂,正像雨后春笋般篷勃成立,为数已达四十多所。第因成长太快,师资至形短缺,形成严重问题。时値北洋政府时代,同安县劝学所,相同于县政府敎育局,所长陈钖畴字书竹(城郊溪边人,台北市同安县同鄕会发起人陈琼宴鄕长之父亲),有鉴及此,为求有效解决师资缺乏燃眉之急,特在双溪书院旧址,积极规划成立同安县立第一师范讲习所,专门负责训练

  • 文章論師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9期  作者:劉程遠 出版时间:1981-09-06
    关键字: 孔子诞辰 教师节 师道休养 师资教育

    何等重要任务。我中华文化所以能历久弥新,实与传统的师道,具有密切关系,因为数千年来,朝代虽不断更迭,但我民族文化的道统,有赖历代大师宿儒薪火相传,却绵延不绝。因此, 国父与先总统 蒋公有「弘扬师道」与「师资为先」的昭示。而时至今日,全球有识之士,也无不深体「良师兴国」的意义了。二、孔、孟、荀的师道修养我国自孔子首创师道以后,历代大师辈出,如汉之马融,唐之韩愈,宋之朱熹、明之王守仁、淸初之顾(炎武)、黄(黎洲)王(夫之)三先生皆是,但最能宏扬师道的典型大师,则当推孟、荀二氏,玆

  • 文章高擧三民主義旗幟的香港華南中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香港华南中学 创建始末 师资教育 优秀学生

    鼓舞僑胞愛國熱忱 三二九開羣衆大會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十月,由於武漢的失陷,我國的七大都市北平、天津、青島、上海、南京、廣州、漢口,都已先後淪入日寇的魔掌,我國的抗日戰爭也由第一個時期的「守勢作戰」,進入第二個時期的「持久戰」,採取節節防禦,遏阻敵人的進攻。日寇速戰速決的戰略已不可達,復陷身泥沼,轉而掀起政治陰謀,一面散佈和談毒素,一面卵育傀儡政權。中國國民黨港澳總支部成立以後,在黨員組訓工作方面,已有了扎實的根基,尤其在學運、工運和文化運動方面,成績卓越,...

  • 文章抗戰期間 甘肅省之師範敎育與職業敎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时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师资学生

    壹、甘肃省之师范敎育一、沿革本省师范敎育,在抗战期间,颇有长足之进步,二十七年,各师范学校均增办义务敎育师资训练班。二十九年,又擧办国民敎育师资训练班。三十三年遵令改办简易师范,且将全省师范,简师一并改为三年制。三十二年划分师范敎育区,辅导地方敎育。二、校数师范学校历年增加情形,有如下表所列:年度 省立 县立 私立 合计 备注民国二十七年 一四 一 一五民国二十八年 一七 一 一八民国二十九年 一九 一 二〇民国三十年 二〇 二〇民国三十一年 二〇 二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