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師溯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于榮岑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辉县 百泉乡师 师范教育 校史

    河南省立百泉鄕師是民國二十年由省立民衆師範學校改制成立,現在已經四十九個年頭了。我於民國二十一年入學,二十四年畢業,一幌也是四十多年,雖然將近半個世紀,但有些事至今記憶猶新,囘首前塵,頗堪玩味!爰以泉師溯往爲題,寫一點囘憶,以爲母校紀念專集補白。幽雅的環境母校的校址,舊爲百泉書院,北伐後村治學院曾建校於此。記得母校校歌開頭便是:「冷冷百泉,蘇門之陽,東依九山,西憑太行,吾校巍巍,在水源鄕……」校景之美,在這幾句歌詞中,就可以想見了。百泉是河南有名的風景區...

  • 文章抗戰前後河北省之師範敎育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河北省 师范教育 教育设施

    一 戰前師範敎育本省師範敎育在戰前甚爲發達,以數量言師範學校佔全國總數六分之一強,居全國第一位。茲將戰前省立師範學校表述如左:縣立師範學校計有定縣女子師範一校;聯立簡易師範學校,計有定六聯立簡易師範一校;縣立簡易師範計有靑縣、靜海、滄縣、南皮、慶雲、河間、獻縣、肅寧、任邱、寧津、景縣、吳橋、東光、故城、盧龍、遷安、撫寧、昌黎、灤縣、樂亭、臨楡、遵化、豐潤、玉田、文安、大城、淸苑、滿城、徐水、定興、新城、容城、完縣、雄縣、束鹿、高陽、正定、井陘、阜平、行唐...

  • 文章抗戰前後之陝西師範敎育與職業敎育槪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文化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敎育爲百年樹人大計,興敎振鐸乃國家强盛之道。學校之普遍設立,培育衆多人才,不僅能宏道醒民,提升文化水準;且能澤世昌祁,薈萃學術造詣,陝西敎育措施,夙爲掌政者所重視,於抗戰前後,次第增强,亟其發揮化育之功能,尤其設校槪況,依據所輯,分錄好下:甲、師範教育部份一、沿革(一)第一師範學校區計有省立師範學校二所:⒈省立楡林師範學校:民國二十年時爲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二十三年十一月改爲省立楡林女子師範學校。二十九年九月改爲省立楡林師範學校,校址在楡林城內。⒉省立...

  • 文章民元以前的甘肅新制敎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期  作者:宋文明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甘肃新制教育 师范教育 史料记载

    在光緖二十八年(西元一九〇二年,民前十年)以前,甘肅的敎育,仍完全沿用舊制,根本不識新制敎育爲何物,可是就在這一年的春天,當時陝甘總督崧蕃,下令候補知府楊增新,率團前往京津及東南江浙諸省,實地考察各地新制敎育,以作甘肅興辦的參考。在這次考察中,楊增新每到一地,不僅與各地敎育主管及學校當局直接會談,聽取其辦學經驗,而且還對於新制敎育的各方面,從學校的建築設備,招考學生辦法,直至敎授、管理與課程內容,都一一詳載於日記。同時就在這次考察之行中,他還從北京(當時...

  • 文章貴州省師範曁職業敎育早年槪況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贵州省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清末民国 早年概况

    壹、師範敎育一、沿革貴州省於遜淸末年,卽設有優級師範學堂,民國元年改爲省立師範學校。十年籌設省立女子師範學校,修業年限,照舊學制定爲五年。十三年改行新制,修業年限定爲六年,前三年授初中課程,後三年授師範課程。其時各縣設立有師範講習所者,計有都匀,思南、獨山、安順、湄潭、松桃、修文等十餘縣。據十九年統計,全省共有省立師範二校,各縣師範講習所十五校。二、民國三十六年情形抗戰軍興,貴州省地處後方,比較安定,各種敎育設施,亦較易推進。三十六年統計,全省共有省立師...

  • 文章抗戰期間 甘肅省之師範敎育與職業敎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时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师资学生

    七省立岷县简易师范学校 简师 岷县 五省立武都简易师范学校 简师 武都 八特敎办事处附办简师班 简师2、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名 科别 校址 现有班数 备考景泰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简师 景泰 二安西县立简易师范 简师 安西 二省立临夏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临夏省立静宁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静宁省立泾川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泾川秦安县立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秦安省立甘谷中学 高中、初中、简师 甘谷天水县立初级中学 初中、简师 天水灵台县立初级中学 初中、简

  • 文章雲南省師範及職業教育概況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吳洽民辑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云南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历史沿革 现状介绍

    壹、师范教育1、沿革民国二年,本省于昆明、昭通、曲靖、蒙自、宁洱、保山、丽江七处,设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师范学校,并于昆明另设女子师范一校,翌年将蒙自一校归并于第一师范,其宁洱、保山、丽江等校名,递改为第四、五、六师范学校。六年,因军事影响及其他关系将昭通之二师,保山之五师,丽江之六师改为中学,复将大理之二中改为第二师范,与省会之一师,女师,曲靖之三师,宁洱之四师共有五校。十二年女师合并于女子中学。十九年省立师范复增至六校。各县县立师范,据民国

  • 文章抗戰時期廣西中等敎育的培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广西中等教育 个人追忆 教育体制问题 广西师范教育

    一、抗戰前培養中等敎育師資的學校廣西僻處西南邊疆,距離中原較遠,交通不甚便利,人口遠較鄰省廣東湖南爲少,山多、地瘠而產業不發達,在民國初年以前,敎育文化方面亦不免相當落後,由清末至民十三,高等敎育機構,只有廣西優級師範選科學堂、廣西高等學堂、和省立法政專科學校,而供給中等敎育師資的,除省立優級師範外,則爲兩廣優級師範學堂(設在廣州)、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亦設立在廣州)、國立北京師範大學由廣西省政府委托代辦的「廣西特班」,當時全國內共有六間高等師範學校,...

  • 文章長汀師範建校80週年慶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0期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校友代表 欢聚一堂 闽西师范教育第一页 教育事业发展 闽西盛开的山茶花

    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农村师范学校,一九一九年创办的公立汀州师范掀开了闽西师范教育的第一页,一九二八年在长汀新桥创建了省立长汀鄕村师范,一九四一年,为了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事业,在陈嘉庚先生的倡导下,创办了国立第一侨民师范,一九四五年春,侨师外迁,省立连城师范迁入侨师旧址,更名为省立长汀师范学校,八十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优异的成绩享誉八闽,校友中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及优秀教师遍布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长汀师范跃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 文章北有曉莊 南有百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陶行知纪念馆 百侯中学 乡村教育改革 艺友制师范教育 民众教育

    内外讲课、会话、交谈一律用「国语」(普通话),忌用客家方言讲话,这一首创得到师生乃至农民、家长欢迎,学校—社会上说国语蔚然成风,当时,侯南中心小学毕业生,素质高,历年报考中学录取者为全县各小学之冠,名声大振。艺友制师范教育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春,为改革乡村教育,百侯中学特开办艺友制师范班,培训小学师资。招收来自四省八个县的三十八位贫困生和小学教师,一律免费,还提供食宿,每月还发少量零用费。教学坚持「教学合一」的教学原则,先行先知的在做上教,后行后知的在做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