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工业开发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呂梁將成為世界「鎂」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山西吕梁 白胰子 镁矿资源 工业开发

    30.4%Mgo 21.7% Co247.9%) 另外并含有SiO2Fe2O3Al2O3、石膏、硬石膏、粘土质、从测定数据看,交口县境白云岩Mgo含量均超过百分之十九,且蕴藏外层浅薄,极易开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外商投资兴建首座镁金属生产工厂,但因其资金不足,开辟山径短绌,年产量未超过两仟吨,适又逢斯时国际镁价疲软下跌,从而获利未及理想。当前好的讯息传到,是交口县政府于本岁初、将镁及镁合金开发,作为该县城的经济发展一项巨大工程,划定镁工业开发园区,确定年产镁及

  • 文章江南地区开发工业区所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8期  作者:吳季賢  出版时间:1994-08-20
    关键字: 江南地区 工业区 开发区

    本人四月底回大陆探亲,于五月二十日在南京偕本会过总干事克厚参加台北市,江苏省江南地区七县市同鄕会工商访问团,前往南京、江宁、镇江、丹徒、句容、丹阳、金坛、溧阳、常州、无锡县市、宜兴等十二市之工业开发工程及主要工厂参观访问,有较多认识,特记录如后:大陆三年内,各县市开辟工业区,有省级及国家级之分,进行非常积极,规模巨大,面积则以平方公里计,自二至四十平方公里不等「每一平方公里为一百万平方公尺,合三十万多坪」兹举例说明其大小,无锡为江南名城,城区面积为二

  • 文章松江工业区的创建与发展

    来源期刊:《浦東》 第90期  作者:夏春麟 出版时间:1997-12-30
    关键字: 松江工业区 故乡发展 开发区介绍 跨国集团

    上海松江工业区创立于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九四年五月升格为市级工业区。地处上海市西南郊松江城厢东部、莘松高速公路南侧的松江工业区,是一座现代化加工、制造工业工业城。五年来,松江工业开发了包括道路、能源、通讯、环保、绿化、商业区、居民新村等市政设施面积达八百万平方米(折八平方公里),相当于五年前松江城厢的总面积。实现了管道液化气、上下两道污水管、电缆电信、电源配线、道路和地块的「七通一平」。累计投资五亿多元。借助古城松江的基础设施,实行了「联合体

  • 文章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5期  出版时间:2010-04-20
    关键字: 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型工业化城市化 发展概况

    二〇〇九年,武汉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一千一百零一亿九千三百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百卅二亿八千九百万元,财政收入一百零四亿九千四百万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武汉开发区用占全市百分之二点二七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百分之廿一点八九的工业总产值、百分之十点四四的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危机形势下的大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同时实现了开发区发展史上的大跨越,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千亿元开发区」。创新升级高擎新型工业化旗帜二〇〇九年

  • 文章村民小組改制成股份合作社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0期  出版时间:2004-08-25
    关键字: 村民小组 股份合作社 吴敬琏 经济体制 工业开发区 补助款

    七月二十二日,武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的故鄕遥观鎭薛墅巷村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该村桥前头村民小组三十四户农户都领到了各自的股权证书,标志著武进首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改制而成的股份合作社诞生,这也是家庭联产经营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桥前头村共有三十四户农户,总人口一一九人,一九九三年鎭工业开发区第一批征用该村土地一四三亩,之后几次征用共计达到一七五亩,每年由鎭政府和村委补贴的失地农民补助款就达一六.五万元。这次作为区农工办实行

  • 文章柳州市和柳州地区的开发优势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董益慶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工业重镇柳州 地理位置 民族特色 交通优势 台商投资 柳州地区开发优势

    自信满满的柳州市柳州市的人处处要求「TOP」讲求完美。因此,当柳州市成为广西至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鎭后,柳州市又积极发展观光事业以及信息产业,企图让文化艺术与经济发展同步起飞。柳州市,又称「龙城」、「石都」、「歌乡」、「桂中商埠」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柳州市不忘在基础建设之后,努力对外「招商引资」,因此,当台湾记者采访团抵达柳州市后,市长宋继东特地从医院赶出来接待,只因不愿失去任何为柳州市经济发展出力的机会。为了建构多元化的城市,柳州市也欢迎洋人前往定居

  • 文章「十五」期间秦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切入点」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金越琴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西部大开发 秦城发展优势 政府作用 农业资源 加工业 旅游资源 吸引人才

    区情的结合上努力。秦城的优势是:区位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加工工业优势、农林土特产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秦城的劣势是:耕地面积少、土地干旱、贫瘠,农民纯收入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在六五%—八〇%之间),城鄕人均收入差距大(约在二·四—三·四倍之间)。这些都是我们找对西部大开发「切入点」的依据。综上区情分析,我们感到秦城的「切入点」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一、关于政府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政府最能发挥作用而且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之一是:政府的作用是为市场主体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