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西梆子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晉南晉中晉北及口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山西梆子 代表剧目 地方特色

    本文截自杨琏先生所著梆子腔综述)关于「秦腔」之东入山西,诚如淸、严长明氏在其著作「秦云撷英小谱」中所说的:「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间以絃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稍变之」耳!以往,由于山西「中路梆子」的演员多为蒲州人;从而担任敎师的也如此。故伶官多习「蒲」白;且有:「蒲州娃娃是道地货,本地戯子不吃香」的说法。依据此项事实推断,则在广义的「山西梆子」腔裏,「秦腔」(可能即指「同州梆子」)乃于渡黄河后,先对

  • 文章山西梆子唱词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打金枝 白蛇传 山西梆子

    (一)打金枝的部份唱詞①「昇平公主」唱:走上來扯龍衣,再叫父王聽仔細,女兒本是國王的金枝玉葉,豈是駙馬他打的?我國母綱常大理相勸你,有孩兒一想也使不的,也是孩兒心有氣進宫來向父王訴訴委曲,父王聽言生了氣,你定要將駙馬立斬首級。你日將駙馬首級斬去,又恐怕冷落了翁爹郭子儀,爲君的必須有容人之義,爲岳丈斬女婿,古今甚稀。你今日准了我國母的言語,上殿去將駙馬官加三級,我翁爹他一見心中歡喜,他必然赤膽忠心保你的社稷,慢説是駙馬説幾句,他就是打兒幾下,那該怎的?一來是...

  • 文章龍門八景紀勝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1期  作者:田玉青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京剧 樊梨花 山西梆子 风景名胜 锁阳关

    前言日前接获察哈尔省文献社寄来「察哈尔省文献」第九期时,适逢笔者正收看中国电视公司播出「国剧剧展」有关樊梨花的戏目,由剧中的樊梨花,不禁令人想起家鄕的」锁阳关」。锁阳关是龙关县(原为直隶省龙门县)的八景之一。在家鄕的「山西梆子」晋剧中,经常看到樊梨花把守锁阳关这出戏。戏中演出的主角樊梨花,薛丁山是民间对他们传说最多的一对欢喜寃家,故而印象十分深刻。据说薛丁山和樊梨花曾经是三世姻缘,而且都是结缘于战场,最妙的是每次两军交战,总是男方战败被俘,终因相互爱慕而

  • 文章山西戲曲音樂及説唱音樂(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山西戏曲音乐 蒲剧 山西梆子 剧目介绍

    貌,如有未尽及纰谬之处,尙祈博雅大德,戏剧前贤,不吝赐教,则有所幸焉。*山西南路梆子:称蒲州梆子又称蒲剧。发源于山西蒲州今永济,是山西的古老剧种。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河南三角地带。清代称山西梆子或山陕梆子,今山西的北路梆子、中路梆子及河北梆子皆与之有关。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为其黄金时代,优秀艺人辈出,尤以郑宝臣(老元元红)、侯俊山(十三旦)等当时北京演出,颇负盛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渐趋衰落。一九六〇年后,进入迅速发展,全面提高的新阶段

  • 文章山西梆子的起源及其演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2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梆子腔起源 名人言论 吴太初 山西梆子 名角 演变过程

    说: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间以絃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改之。」从这段记载看来,唐宋元明以来秦腔已流行,早期以向东发展较为普遍,其音调读字,因地而稍有改变(郭绍寗:中国戏剧史一二〇页秦腔)。五代史伶官传中说:「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腔云。」此种记载,与今之山西梆子或有关系。依照以上两段记载排测,唐朝便有秦腔了。否则,伶官传不能如此记述。不过后来,难免在腔调上因地理环境之不同而发生许多变化。依照发展到各省

  • 文章中华传统文艺多采多姿的山西梆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菊農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山西梆子 名人言论 历史记载 地区发展概况

    鼓杂剧」,北部的「咳咳腔」与所谓「勾腔」之外,尙有南路、中路、北路、上党,四种梆子。在理论上,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讴歌,各种戏剧也都是融合了当地的方言与讴歌而成,所以,四种不同地区的梆子,应是互有参差,并不尽同,但都被称为「山西梆子」,遂使四种梆子之间,无从分辨。同时,究竟那一种梆子才是「勾腔」?抑或山西全省的腔调,皆属之「勾腔」?更是无从说起了。降至今日,这一变再变的动态技术,即或能走遍了山西,到处去欣赏和比较,恐怕亦难得到正确的答案了。仅就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