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水诗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謝霊運與永嘉三、謝靈運在永嘉留下的詩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李森南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诗词 谢灵运 永嘉 山水诗

    靈運於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四二二)秋天,自建康城啟程到永嘉就任。以當日的交通工具言,該是水陸兼程。先沿長江順流而東。因江南河川縱橫,極可能自江陰入港,經無錫、蘇州、吳江、嘉興,到達杭州,然後渡錢塘江而南。也可能自吳淞口,折入黃埔江,溯江而南,到達嘉興後,再轉道。繼自蕭山東行,先在紹興會稽山附近的「始寧別墅」登東皋以舒嘯,臨淸流而賦詩。盤桓些時日後,再順着富春江,經過富春渚、七里瀨等地,到達蘭谿;然後轉入永康港,而抵達金華。捨舟登岸,經東陽陸行至麗水;沿甌...

  • 文章謝靈運與永嘉山水詩情與山水·相得互益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6期  作者:張桂生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温州 谢灵运 山水诗 风景名胜

    的谢灵运,到一处歌一处。谢诗一三八首,山水诗约五十来首,其中写永嘉山水的就有二十七首,占一半以上。通读他的山水诗,可以看到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描绘永嘉山水的。山水诗的出现,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和,标志着人对自然美认识的深化,山水诗引导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美学的角度—认识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理解大自然,并以自然美来净化、美化、善化审美者的心灵。通过谢灵运的描绘,自然山水有了一股可亲可悟的人情味,使人从中得到了谐趣,起了赏心怡情,排忧解闷,励志鼓励的作用。谢灵运在温

  • 文章謝靈運發現楠溪江山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陳繼達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谢灵运 永嘉县 山水风景 山水诗

    —蘇軾—

  • 文章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追尋松台九山公園的文化蹤跡(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潘善庚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永嘉郡城 郭璞 跨山筑城 山水诗 谢灵运 西射堂

    是一口古井。「汲水记前贤,雨露余根在」,建议予以保护,并设立免费饮水处,供游人品尝和饮用。二、西射堂温州是我国山水诗的源头,开启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曾任永嘉郡守,在他的山水诗中,大约有一半是写永嘉(温州)的,代表了那个时代山水诗的峰巅。因为在先秦诗歌中,山水景物往往只有「比」、「兴」作用,或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其自然之美并未受人注意。谢灵运开始,将山水作为真正的、纯粹的审美对象,其影响极其深远。后继者有陶渊明、谢眺、鲍照等。至唐宋又有王维、李白、柳宗元、苏东坡

  • 文章黎简二樵山水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廣東文獻社  出版时间:1987-06-30
    关键字: 黎简 山水诗幅 广东文献社

  • 文章廣東詩人與桂林山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广东诗人 梁启超 桂林 山水诗

    一一般文人,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影響,都希望能到桂林遊覽,一睹奇山異水,或賦詩詞,或為文作記,亦人生之一大樂趣。近年來以交通方便,生活富有,湧到桂林的觀光人士,有如「過江之鯽」,其中尤以台省人士及日本遊客為最多,目睹桂林之勝,無不嘆為觀止,人間仙境,所言非虛。從前廣東詩人康有為,號南海,與梁啟超俱為名詩人,也均係清末學者及政治家,有「康梁」之稱,時勸光緒帝行新政,事敗逃亡日本。康南海平生著作甚多,其中「延香老屋詩集」,係其門人梁啟超手抄,書法瀟灑雋逸...

  • 文章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2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5-02-10
    关键字: 谢灵运 山水诗 沈约 声律 南朝浙江 岳迟 吴均 骈文

    一、谢灵运首创山水诗南朝初期的山水诗取代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大变化。而这次变化首先是在浙江诗坛上实现的。东晋以来,江南农业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统治下的元嘉三十年(四二四至四五三),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繁荣景象。士族建筑起许多园林别墅,生活富裕。士族文人在美丽的江南山水中过着欣赏风景、淸谈玄理的悠闲岁月。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涉务》指出:「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覊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

  • 文章溫州山水五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葉長海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山水诗 诗词 江心屿 雁荡山 楠溪江

    一、綠障山謝客登臨處,新亭覓舊痕。酒香飄四野,山水蘊詩魂。二、大若岩括蒼雙水匯龍潭,山有香煙迷洞仙。底事陶公舊石事,天風日色意牽連。三、江心嶼千年孤嶼事微茫,江寺無言江水長。回望雲天雙塔影,自成唐宋話文章。四、楠溪江一派長溪出古原,山重谷轉赴甌門。灘林深淺層層碧,石舍高低落落村。嶺上農桑同日月,江中游旅共晨昏。行經碇步常回首,流水悠悠民俗存。五、雁蕩山東甌何處寫三雁,北嶺懸崖飛二龍。為有奇峰浮海上,從教佳話滿寰中。際天湖畔說徐客,流水源頭懷謝公。入夜群山...

  • 文章八百里甌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瓯江 流域 地理环境 气候 山水诗

    電視影集解說詞(略有刪節)中國書法家馬世曉題這一路甌江走遍了千山萬水,歷經了千難萬險,一口氣跑了三百八十八公里,號稱八百里甌江,這一記錄使它成了浙江省內僅次於錢塘江的第二條大川。據記載,古代中國有兩條聞名海外的路,一條是絲綢之路,另一條是陶瓷之路。陶瓷之路主要指的是甌江水路。陶瓷古時又稱為「甌」,因此這條水路也就有了「甌江「之稱。其實,甌江有許多稱呼。古時叫慎江,因地名又叫永寧江和永嘉江。甌江還有蜃川、溫江等小名。同時甌江每段幹流又有不同叫法。如今規範的...

  • 文章神遊溫州山水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4期  作者:章方松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人文历史 山水文化 山水诗

    的生存家园,而且是我精神文化的家园。温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曾有过几度辉煌。东晋郭璞精通卜签,建郡于瓯,为《山海经·海内南经》的「瓯居海中」注:「今临永宁县,即东瓯,在歧海中」;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诗风,给温州山水披上了璀璨的光芒;晋代大书家王羲之的「墨池」,不知潜移默化了多少代温州书家;陶宏景在楠溪江大若岩结出了心慧的果实;《真浩》,他那岭上的白云,不知安妥了多少名流隐士的不安灵魂;永嘉「四灵」的山水田园诗篇,开创了宋代清风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