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训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伯英先生家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6-01-30
    关键字: 家训 真迹 资料

  • 文章傅山教孫的格言和雜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王煜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傅山 家训 格言

    僞古文《尙書.大禹謨》提岀人心、道心對立的十六字心傳,可能感染清初傅青主編十六字格言訓誨蓮蘇、蓮寶兩孫云:①靜:不可輕舉妄動。此全爲讀書地,街門不輒岀。(煜按:此非老子致虛守靜及周敦頤主靜立人極,而簡直同道家“無爲”。)②淡:清除世味利欲。(《莊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源於《老子》“道之岀口,淡乎其無味。”淡的反面是老子所言“五味令人口爽(傷)。”③遠:去人遠,無匪人之比(親近)。(《莊子·庚桑楚》述老子高徒庚桑楚疏遠臣僚中的“畫然知者”和妾侍...

  • 文章我家堂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家训 座右铭 创业 子孙

    吾國之有箴銘之作甚早,黃帝所作「金人銘」殆爲嚆矢。其中警句如:『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綿綿不絕,將成網羅;靑靑不伐,將尋斧柯。誠能愼之,福之根也;日是「何傷」,禍之門也。』意在進德修業,戒愼恐懼,置諸座右硜硜自守,毋敢或忘。後漢蔡邕銘論:「銘所以勸進人生,勗於令德者也。」我家之上廳堂屋有木刻金字楹聯一副,爲曾祖父之手筆,其辭曰:「念祖父創業維艱,毋忘勤儉;願子孫有基勿壞,常守詩書。」蓋曾祖父辛勤三十年,始創業置產,庇蔭後人。惟恐子孫恃財...

  • 文章沈文肅祠堂號稱「濤園」

    来源期刊:《闽聲》 第8期  出版时间:1967-02-01
    关键字: 沈文肃 祠堂 石刻 家训

    涛园亦在城边街,本宋代旧筑,以乌石山老松参天,遇风■「松籁怒涛」,故得名。沈家得此园后,改为「沈文肃公祠」,祠内供奉沈葆桢,夫人林氏,子爱苍和孙丹曾四位香位。祠的东壁刻有沈公家训全文,西壁刻沈夫人林氏在广信府被围城时乞援书的全文。此外沈葆桢太夫人林氏的诗训,墨迹,家书以及名人的联句等,亦均保留眞迹石刻于祠内,眞可谓玲龙满目,富有历史价値了。祠后有阁,出便门登石阶百余级向东处,建有二亭,遥遥相对,眺远绝佳,在其旁岩石上,刻有「涛园」两字。

  • 文章顏之推的期待——以勉學篇爲範疇探其義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孝经》 《古今字诂》 勤勉治学

    壹:前言颜氏家训,大约是始作于北齐,而成书于隋代[1]。虽不能说是最早的一部家训著作[2],但如就内涵说,无疑地将是一部最为淹博通贯的撰述。颜氏在该书中,从居家敎子起,逐渐向外开展,因而建立了他的家庭伦理观,同时也更加强调了个人修养所应遵守的规范。如〈风操〉,〈慕贤〉,〈勉学〉,〈文章〉诸篇的提出,即为最具体的说明。颜氏身处乱世,浮沈南北,耳闻目见,自非「更仆」可数。所历既多,感慨遂亦系之,于是乃就其所悟所得,笔之以敎家人。余读其书深为所感,兹仅先以其家训

  • 文章阎氏家训简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王輝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阎氏家训简介 人生感言

    读者看了这个题目会奇怪,我国北朝有著名的散文著作(颜氏家训),哪里来的《阎氏家训》?莫非写错了?不,我说的是阎锡山的家训。其来由是这样的。不久以前,我赴台湾访问。在台北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来台访问的山西省地方志学会曹振武先生的房间,巧会阎锡山的老秘书原先生。原先生现年八四岁。从抗日战争时即跟随阎锡山,直到阎氏故去,据说阎氏卸任行政院院长以后,山居十年,埋头著述。原先生将《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和《阎锡山故居石刻》(拓片的照片)送我。翻翻阎氏家训

  • 文章颜氏家训新译引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颜氏家训新译》 书籍简介 版本介绍

    壹 颜氏家训译小引明万历颜嗣慎重刊本颜氏家训序云:「三代而上,教详于国;三代而下,教详于家。非教有殊科,而家与国所由异道也。」颜氏家训二十篇,虽为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来作为自己家教,自从公开于世后,学者均认为此书义理颇多,于是日见重于士林,正适合各个家庭,用来推广教化,作为每户日常传家典范。清雍正二年黄叔琳节钞本颜氏家训序云:「人家忧其子孙也,何所不至哉!忧之深,故虑之焉周;卢之周,故语焉而详;详于口者,听过而忘,又不如详于书者,是以垂而行远,此家训

  • 文章人傑地靈的南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87-04-08
    关键字: 南昌 诸葛亮 借东风 竹林家训

    诸葛亮,字孔明,出生于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汉灵帝熹平四年,岁次丁卯,西元一七六年,殁于武功五丈原(今陕西郿县),建兴十二年,岁次庚戍、西元二三〇年,享年七十四岁,遗命葬于定军山,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父诸葛珪,字子贡,任泰山郡丞,亮童年父母见背,与弟诸葛均,随由叔父抚养,叔父诸葛玄,兄诸葛瑾,均与孙策有旧,兄后为孙权幕宾,叔父则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开荒地,兴敎育,创设吴皋书院,有政声,故亮启蒙就读,完成敎育过程,均在南昌,自幼得竹林家训

  • 文章一个客家华侨的传家宝——家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張淦宏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客家华侨 家训 方志谱乘 历史资料

    一、前言民国八十年(西元一九九一年)二月初,应堂姪张英秋夫妇之邀,至其三重市家中餐叙,并有数同鄕作陪,包括陈昌华贤伉俪,共话家常。而令我印象深刻难忘的,是他家客厅正面其先君遗像下方,横挂著一幅家训,据吿系三十年前其父远自侨居地缅甸辗转寄来的家书,特以毛笔正楷放大书写,用作家中座右铭之意。当时,我与昌华弟读之再三,并欣赏其文字通俗,道尽吾鄕客家人的艰苦生长环境,充分表达立志向上、奋发图强的期许,以勉励儿孙。也可代表多数客家华侨的心声,传之后世,实属凤毛麟角

  • 文章由《孝感縣志》、《文徵》、《詩徵》看程氏家系和人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沈敬宜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程氏家系 仁人才子 家训 艺文目录

    煦(成都同知)行进(四川虁州府经历)行勔(番禺县典史)行骏(万载县典史)行恕(直隶邯郸县典史)行杞(石城典史)行达(万载县典史)行圻(揭阳巡检)行进(眉州吏目)行敏(广东从九)行瑗(德化驿丞)义钧(贺县典史)义洛(南部典史)义准(从九)六、家训程汉舒示儿光钜八则人一身要靠自己为第一义。靠得自己,不必靠人,且靠得自己,乃能靠人。盖靠自己方有担当,方有本领。譬之操舟者,把得舵稳,平滩深泽,顺风逆风,无不由我。吾心有主,而欲不能迁,气不能乱。来禀说近日领会忠信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