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生活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憶家鄕與台灣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6期  作者:蕭樹民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回忆家乡 台湾生活 往事回忆

    回忆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那一年,也是我四岁那一年,我父亲萧春生从老家到不远的东山河附近开设人工织布机织布。开了一年多,因局势不稳,就到长沙市暂住谋生;之后在武汉被服厂找到一份工作,渡过战乱不安的一年。直到祖母过世后,我们才到广州停工的被服厂居住;因此过了两年的逃难生活。在一九四九年夏天,我弟弟因患痢疾病亡,到了冬天逃到海南岛。隔年一九五〇年春全家搭货船逃到台湾,在台南安平港上岸,不久就到台北市居住谋生;最后选择在三重市份子尾街再次开设人工织布机织布。当时

  • 文章回顧與感念(平陸·台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文孫管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怀念家乡 台北生活

    很少闻听路坪村名。幼年时中条山战役家乡沦陷,我只身由河南渑池投入平陆儿童教养所,辗转陕西扶风降帐镇雷家村窰洞,即母校—山西平陆儿童教养所就读。自此之后数十年间,均以山西省平陆县庙坪村属籍,把路坪二字自家的村名从未听过。这次回乡忽闻老家是山西夏县祁家河乡庙坪村路坪,当我听到「路坪」二字虽感陌生,但怀有浓郁亲情,因它是祖先生活于其上的土地,这是流落异乡五十多年返乡,在故里虽有很大变化,但在精神的感受是无上的温暖与热情,数十年来我对这块土地,即使在睡梦中也常思念

  • 文章家鄕的野食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家乡 常州 野食 荤素 童年生活

    大的,连䱗鲦也不见。气温常在零下十几度,竹竿拉出水,一捋一把水,手会冻「死血」。鱼虾带回家,放点醃菜一锅煮,滋味还是很鲜的。家在江南,处处河滨,上述野食都与水有关,这些好吃的和好玩的,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现在河水污染了!鱼虾已不能吃。田里用农药,不知还有田螺、泥鳅否?鄕下孩子或许过得比以前好,但是不是还有我当年那些乐趣呢?(转载自龙城春秋)

  • 文章家乡过去的生活槪况(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續光清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家乡生活概况 衣着习俗 住宿习俗

    家乡之衣(甲)衣着家鄕过去并不产棉花,民国六七年间,山西成立六政考核处(村政处之前身),积极提倡种棉,开始有人种植,惟以不谙纺织,推广效果并不见佳,因之衣着所需之棉布,完全取给于外来。在昔只有手工所织之土布,主要来自靠近山西之察哈尔蔚县(州)及河北省、高阳、平山、获鹿、栾城等地,每疋约宽一尺四寸,长三丈六尺,质厚而结实,穿起来比较僵硬。原布白色,如需染色,则于买来后交染坊加染。及后渐可买到宽幅之洋布、市布、府绸等棉织品以及其带有彩色与印花之制品,还有华

  • 文章懷念大姊(下)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馬景銘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怀念亲人 榆林 亲人别离 抗日战争 家乡生活

    那时大姊随姊夫住在云南嵩明军马场,她几乎每礼拜都写信给我,并经常托人给我带来衣物包裹。姊夫曾因公来渝之便与我见面数次,可是大姊则直到三十三年夏,我才乘漫长暑假之便,乘中航班机飞往昆明相晤。自最炎热的重庆,到达四季如春的昆明,下机后冷得我直发抖,幸得高中同学借我秋装,然后才搭滇黔路火车赶到嵩明,大姊已派人一连接了我三天。姊弟相见抱头大哭,互道离情,恍如隔世。这时大姊二十九岁,战时的生活和二子二女的劳累,把她已拖进中年了。谈到父亲的病和死,大姊又不禁伤心落泪

  • 文章封邱年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荆揮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家乡深情 儿时回忆 春节 民间习俗 生活随笔

    礼与村民相互拜年,其谦恭和蔼神情,正是「礼失求诸野」的注脚,春节过后又恢复了一年辛勤劳苦的耕种生活。离家二十多年了,每逢春节,常使我回思以往在故鄕的过年景象,反攻在望,囘家融融合合过年的日子,当不在远了。

  • 文章夜雨的記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朱红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往事回眸 家乡风貌 安平悠闲 生活变化

    夜已渐深,我离开了早已厌倦,但仍赖以为寄的电视。来到阳台上呆呆的望着雨夜中的街道,在夜雨中路灯下的街道仍显的混沌不清。沙沙淅淅的细雨声,一直冲击我深深的记忆,被淋湿的记忆开始天马行空的本色……迷茫中我又找到似曾有过却又十分遥远的记忆,又回到那久违的街道。那是一条用石条板铺成的很窄的街道,似乎只要伸开双肩就可以触摸到两边的墙壁。雨水顺着房簷的瓦隙下落,在门面前的古砖上留下一排清晰的痕迹,这痕迹似乎向人们诠释了她的历史。灰暗的门面里躲藏着与当地人们的生活

  • 文章家乡过去的生活槪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續光清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故乡生活 人生经历 家乡食物 相关介绍

    行业。如是包括之范围相当广濶,实难敍述周详,同时错误之处,亦在所难免,尤其各地情形或有不同,至望鄕贤予以指正补充。二、家鄕过去的日常生活家乡之食家鄕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土地贫瘠,雨量缺少;虽然忻代盆地属于滹沱河上游流域,但附近平原较少,故少灌溉之利。族人续西峯曾于民初自忻县之白村附近,领导开凿广济渠,经定襄而至崞县宏道鎭附近,灌溉面积不少。惟因引入河水之渠口,用土坝截堵,常被河水冲毁,每不能随意供水。再则河水与黄河相似,夹带有大量沙土,易淤积于田中,使

  • 文章鄉情詩詞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張元首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思乡思亲 家乡风景 美好生活 诗歌赠人

    三河开发硕果丰古丰三河换新颜,茅草飞沙变果园。浓荫林带蝶飞舞,富士苹果醉神仙。鸟语花鲜人意爽,鱼肥稻香唱丰年。百年苦难成往事,小康生活节节甜。注:古丰三河,指废黄河、大沙河、苗城河。美景醉青庐赠原野放翁韩玉清先生年河岸边青庐存,洗却市井破红尘。满眼傲杨迎秋色,盈耳鸟鸣听琴音。翰墨飘香随金风,银河漾波逐流云。禾田绿意浓似酒,蔚蓝高天更醉人。长相思沙迷漫,天昏黄。飞沙无水草不长,沙滩白茫茫。改沙荒,建林场。荒滩树茂着绿装,果丰粮满仓。修河床,连长江。青青水润

  • 文章常憶故園大柳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家乡风景 农业生产 大柳林 乡村生活

    雲臺山一向被稱之爲『蘇北大平原王冠上的寶石』,絕非虛譽;因爲那裏交通發達,水甘土肥,物產富饒;冬不酷寒,夏無嚴暑;山靑水秀,四季分明;尤其故鄕隔村,位在南雲臺北麓,阡陌縱橫,雞犬相聞,鄰里相接,在農業社會裏,可算得最富裕的魚米之鄕,家給人足,豐腴富厚,人人敦親睦鄰,以耕讀傳家,閭閻和洽,守望相助,宵小盜賊匿跡,一向被人稱之爲世外桃源的勝境!余家世居隔村,承先人德澤,良田數十頃,富甲鄕里,先祖父更持家有道,經營貨殖,頗饒豐餘,大部分土地分置佃農耕作,而山場...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