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共返回2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源流新话题(续)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客家源流 客家话 考证

    壹、叙言去年(八十三)十一月参加台北粥会,遇到历史学家黎东方敎授,谈到他的原籍是河南省正阳县,他讲的正阳话,和我们所讲的客家话一模一样,因而,我想到,我们岭东人所说的客家话是中州的语言,迄今两三千年了,仍保持着「中原音韵」,乃写了一段介绍文字,刊登于「嘉应五属年刊」第九期。今年(八十四)在红宝石酒楼举行的新春团叙席上,和百岁人瑞彭精一先生见面时第一句话便说:「这个发现非常好,这个问题可能罗香林敎授都没有注意到,如能调查河内省有多少县是讲客家话的,加以报导

  • 文章客家渊源看今日大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劉長風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客家渊源 客家民系 客家话 家乡发展

    和报业巨子胡文虎、世界领带大王曾宪梓、印度尼西亚的“木材大王”彭云鹏和张裕酿酒厂的张弼士,还有曾国藩、胡耀邦、邓小平等等知名人物。中国讲客家话的人占汉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在汉语八大方言中排居于第四位:四川话(含湖南湖北)、上海话(含江浙)、山东话(含河南)、客家话、闽南话(含台湾和潮汕)、广州话(含港澳)、广西话和云南话(含贵州省)。至二十世纪末,客家人已分布在世界八十五个国家,总人口已超过六千五百万人,客家人的组织和社团四百八十多个,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

  • 文章客屬名人南越王趙佗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林琅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赵佗 习俗 方言 客家先贤

    ,背谓之背囊(囊梁也)肾曰核,小儿之阴曰朘(子回切)手足冻曰僵,臀曰矢脗,腰际曰嫌,亦曰膁肾。开颐擘颔言呵欠,鬼崇曰拉台,不循理曰蛮。妇孺不畏人曰生豺,同姓相奸曰牛,嬾惰曰嬾尸,迷人妇女曰马骝精,钜富谓之万户,和尙曰禾上,曾孙曰塞子,媳曰心舅,子女最小者曰满子,自称曰吾,称人曰若,妾曰阿姆支,妻曰辅娘,牛肚曰百叶,火笼曰火窗。由上所引述中原和嘉应州及蕉岭县的方言,可知嘉应州的客家话仍保存了不少中原音韵,而现在广东省龙川县境内不少居民的祖先,是当时随赵佗南来

  • 文章台北廖氏老客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台北廖氏 客家 家谱

    廖守义先生:本人近阅读台北大埔同乡会第四十二期全刊,其中第九十七页「台北老客家的沧桑—大埔廖氏十七世来台入垦」开头述及「广东潮州府(梅州市)大埔县坪颜乡长校对廖氏顺勉公……西元一九八二年编撰「武威顺勉系廖氏家谱」……可能有误,据本人小时在家乡,长辈面述大意如下:大埔县,高陂区,坪原乡十二世玉璋公传下,有十多家人,随垦植者往台湾谋生,至今二百多年,未有沟通联系,他们的后裔在台湾情况不明……坪原乡(已改为平原乡)的乡音与枫朗乡相同,而与长校乡有一些分别,长教

  • 文章客家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6期  作者:江光大 出版时间:2002-02-23
    关键字: 客家方言 客家文化 艺文选粹

    客家人原本是住在中原的汉民族,自从五胡乱华以后一千多年以来,因为受到北方民族入侵的影响,在南迁的过程当中,风俗、习惯都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也正是因为我们客家老祖先很早就往南迁移,所以客家话保留了很多汉朝、唐朝属于汉语系统的中古音。现在我就把平时经常会用到的话来作例子;向大家做个介绍。我们客家人讲挑水、挑谷、挑担子,都唸做ㄎㄞ水、ㄎㄞ谷、ㄎㄞ担子,挑字都是ㄎㄞ的发音。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个ㄎㄞ是克服的克字转过来的声音。克字的意义据扬子方言里的注解,和挑字

  • 文章客家谚语(两则)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客家谚语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一、有錢莫傲氣,無錢莫低志這則諺語,是說富不可驕傲,有了錢,在意識上不可目空一切,更不要霸氣欺人,盛氣凌人,傲氣驕人。在行為上的表現,尤其不可以「自以為有銅錢,有孔方兄就高人一等」。目前的社會,充滿著功利思想,笑貧不笑娼,賭風盛,搶案多,投機取巧,販毒走私,金權黑道,處處橫行,跟政治掛鈎,產生漂白作用,兼之利益輸送,更是如虎添翼。公務員貪污枉法,賄賂瀆職,假公濟私,不一而足。選舉則買票,以錢操縱,認為錢可役使一切,可換得一切,隨心所欲,有錢能使鬼推磨,有...

  • 文章客家谚语精华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客家谚语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人無十足,卵無滿叾。(叾,音讀篤、入聲。)「十全」、「十美」、「十足」、「完滿無缺」,這些願望,都是人們所嚮往,所企盼、所追求的。但是,人世間的事事物物,難有十全十美十足,也有人說:「沒有十全十美。」,「何來十全十美?」。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的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對人生遭遇的感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娟嬋。」無可奈何之下,退而求其次的期望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詩人豐富誠摯的感情,又是多麼的無奈、落寞的難全。...

  • 文章客家谚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客家谚语 乡情乡音 客家文化

    兄弟不和旁人欺,子嫂(妯娌)不和門外企(站立)一個家族要興盛、繁榮、發展,要能望重鄉里,端在家族成員的團結、和諧、忍讓、奮發、自強和向心力。人人應以一念之誠,認識與體察「和為貴的道理」。一家庭也是這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本來,兄弟是同父母所生,是同胞手足,同血緣的骨肉相親。因為傳統上的倫理觀念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做哥哥的要愛護弟弟,提攜、鼓勵;做弟弟的要尊敬哥哥,長幼有序,兄弟和睦,親愛相處,是天經地義的事。論語子路篇:「朋友切切偲...

  • 文章客家谚语精华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广泛而深入流行于赣闽粤台暨海内外客家族群中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元放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客家谚语 客家文化 乡情乡音

    「田」是指田地,是有形的財富,是不動產,是生產財的另一面。祖宗辛苦血汗所開闢的土地,或先人勤勞節儉所積蓄購置的耕地,是祖宗傳下來的物質遺產。用來生產五穀糧食,維持供給子孫生活所必需,解決基本上「民以食為天」的問題。由此看來,祖宗田對後代子孫來講,是何等的重要。也是子孫所應該珍惜的,「有土斯有財,有土才能活」。祖宗言的「言」字,是祖先們在生活中,所創發建立傳承下來的語言,也就是民間族群賴以交談,溝通的「話」。另一方面來說,是祖先們的精神遺產,通過語言的表達...

  • 文章客家话漫谈」的回响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溫文樣 出版时间:2007-02-25
    关键字: 客家话漫谈 客家方言 畬族 瑶族

    客家话漫谈作者曾广钺先生因对阿姆话的探溯颇有兴趣而有此篇大作,对我们客家人多年来致力于保存、推广和发扬客话和客家文化,是一股潜藏的伟大力量。深盼继曾先生而起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越来越丰硕,让客人保存和使用客话,能和福佬人讲闽南话一样,越来越自然而有正当性。那就是客家文化的存续,进而发扬光大的福音了。台北市梅县同乡会于四十五年前向内政部请准借出「光绪嘉应州志」,于民国五十一年完成景印。全部卅二卷(门类)线装成十四册,分装二函,其中卷七「方言」就是纪录客话

共215条记录 1/2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