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季节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湖的蓴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1期  作者:龍鳳 出版时间:1975-11-30
    关键字: 莼菜船 西湖 季节

    樱桃、鸟莼皆知名,而莼最美。」(浙江通志)「莼出湘湖,味至美,较胜他产。」(万历萧山县志)「春莼如乱发成本,此即犹常菜不足异,秋莼长丈许,中止一二尺生冰,甚滑,一二尺外皆弃物。」(吴兴掌故)西湖的莼菜季节分春秋两季,春为淸明至端午,秋为白露至霜降,采莼人于每晨淸露未晞,斜月将堕时,用小艇采来后,盛以朱漆圆盘,泡以淸水,载到孤山下楼外楼,杏花村酒店,而其他较次一级的菜舘,是得不到的,但这两家还有别的莼菜,那是产于钱塘江对岸的湘湖莼,和唐栖来的荡湖莼,其味道都比

  • 文章思鄕隨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思念 故乡 迷信 季节

    旁门左道,见不得人似的。民无怨谤,自然受到拥护,这便是神治胜于「人治」的理由。季节的情趣江南气候,四季分明,吾鄕亦然。依夏历算法,正二三月为春季,顺序为夏、秋、冬三季。自正月元旦开始,人们像从冬眠中醒觉,欢天喜地的迎接新春,生活乃又掀起了高潮。诸如祭祖、拜岁、弄灯、迎神(财神)、办春酒……一连串的娱乐节目,直至忙到元宵节过后,才吿一段落。在万家欢笑声中,大地也渐渐复苏了。至二月初,大家的兴趣,再度提高,那就是各鄕擧行「迎神赛会」的盛况。可是,在这擧邑若狂的当

  • 文章天下第一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8期  作者:傅裕昌 出版时间:1998-04-03
    关键字: 秋收季节 孔雀开屏 山峡 碧鸡山

    一、品尝赛亚族风味去年九月二十三日,正是秋收季节,游览阿卢古洞,车返昆明途中,艳阳照耀大地,山峦起伏,树木苍翠,稻穗飘香,阡陌纵横,农人忙碌于收割,看起来收获量非常丰硕,在农夫的笑脸上表露无遗。车行三小时,于十一时三十分,停在路旁一片鄕村饭店。导游小吴告诉大家在此用餐,并先下车向餐厅交涉,是否可容纳全团用餐,生意之隆不言而谕!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提前半小时我们来得正是时候,不过有部分旅客已餐毕离去。此间为赛亚族所开设的餐厅,店中服务人员全为赛亚人。地板上舖

  • 文章家鄉話與農諺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羋振明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家乡话 农谚 播种季节 收获 农业耕种

    两边看早麦。」——言麦子播种季节。「一穗两穗,一个月上砚。」——指麦抽穗到收获时间。「九九再九九,麦子才入口。」「麦收芒种前,不收芒种后。」「淋了伏头,锈了锄头。」——八伏当日下雨,必为多雨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腊菜。」「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晴雨有征。「老头活到八十八,没见东南两来发。」东南来雨,机会很少。「完」

  • 文章海州的氣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地理知识 季节 气温 记录 节气

    有时候很热,人们工作时会换上夹衣单衣,也有时很冷,冷到零度以下。三月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就是说很多人换穿单衣服,才是眞正的春暖花香的时候。春去夏来,已届立夏的季节,气候渐渐地热起来,又是北方收麦子的时候,在田里工作,会满面流汗。夏至是日子最长的一天,也是很热大伏天的开始,十天为一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接着是小暑、大暑,五六月间是最热的天气,经常有热死人的事实,所以学校也要在这个时候放暑假。到了七月立秋季节就到了,随着处暑,天气慢慢地凉爽了,人们感觉得很舒服

  • 文章哈什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陳語天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东北水产 哈什蚂 蝲蛄 食用方式 捕捉季节 鲤子

    东北特产属于植物的人参、鞡草,属于动物的貂皮、鹿茸、都是脍炙人口尽人皆知。其实在水族里也有很多其他地方所不经见的,可惜除了到过东北的人,都不大耳熟即或是曾闻其名,也未见过其物。「哈什蚂」是东北水族里最有名的产物之一。哈什蚂属蛙科,士住人叫呌蚂满洲人呌哈什蚂,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什」字,到现在已经无法稽考。哈什蚂的身躯大小,和一般的靑娃及田鸡不相上下,不过颜色有些不同,脊背上黄,腹部浅红或黄。牠是按照季节水旱两栖的。哈什蚂最能动人食指的,是「开江」和「割地

  • 文章西湖的蓴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9期  作者:左秀靈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成名来历 通志记载 季节时令 口味做法

    但是话又说囘来了,罐头蒪菜还是不如新鲜的好吃,因此要吃新鲜的蒪菜,还是要到杭州去。杭州的蒪菜季节分春(淸明至端午)、秋(白露至降霜)两季,每年到这个时候,杭州各地的馆子门口都悬挂上写:「新鲜西湖蒪菜」的大招牌,当然没有必要去认眞分辨:到底是不是湘湖运来的冒牌货?在当时惟有西湖孤山的楼外楼,才眞正是从三潭印月中采来的蒪菜。蒪菜的做法普通有:鸡绒蒪菜和蒪菜汤两种,前者即张季鹰喜欢吃的蒪菜羹,是把鸡肉弄成肉松状和蒪菜一齐煮,后者就是蒪菜淸汤。当然也可随各人的喜好

  • 文章談談我們家鄉取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蘇禮賓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捕鱼季节 船只 鱼的种类

    我们家鄕连云港取鱼有季节性,分出大取、小取,用具和船各有不同,取的地点在不同区域,先谈谈小取。连云港外共有五个岛,以东西连岛最大,相隔陆地祇有半华里,东西长南北狭,南面水深三十至三十五尺,北面四十至四十五尺,有相近三百家住户,皆以取鱼为业。他们取鱼方法多是小取,船是平头小型,载重六七十担在近海作业。船上无桅无帆,行船用棹来拨动,捕鱼用大网和小舫。正二月里用小舫,是口大长方尾部细小的形状,要两条船合作在岛的南面等退潮时打下木桩,扣上很结实绳子,绳子上加转珠

  • 文章兔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8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四川物产 兔皮 生产季节 兔皮产地 制作方法 兔皮用途

    一地输出者,即达五百万张之多。由原产地直接邮寄数量,尙未计入。抗战前数年,全省产量,降至五百万张之谱,其中成都占十分之六,重庆占十分之二,泸县,宜宾各占十分之一左右。若以生产季节言:兎皮以冬季出产为最丰,约占全年产量十分之五,春季占十分之二,秋季占十分之三(其中尙包括有极少数之热季皮)。兎皮制作,可分为杀兎,剥皮,贴裱及成件等程序。杀兎幷不用刀,系以右手揑兎之两耳,左手握其后脚,将头投入水中,兎便没毙。先将脚爪砍去,然后自头部剖开,剥下全身之皮,撑成方形,贴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