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9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故鄕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王克 出版时间:1986-12-20
    关键字: 故鄕 孝河

    故鄕临沂城北鄕河流有数条,除较大者如祊(ㄣㄣ)河、涑(厶〤)河之外,尙有一条微不足道的小河道,但很有名,即河是也。河虽小,但因晋之子王祥曾在该河卧冰求鲤奉母而闻名遐迩;复因王祥侍继母至,列为二十四之一,致后人称该河为感河,俗称河。临沂八景之一—河凝冰——即指此河。笔者于幼年虽听家父讲述王祥卧冰求鱼的故事,而因家住城东鄕,河在城北鄕,未曾到过河流经之处,只是闻名而已。至民国三十年农历六月间随家父去城西鄕探亲,必须经过沂河,适値雨季,沂河

  • 文章河南人的道楷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孝道 《三十六 蔡邕 岳飞 岳珂

    中国自古以来,以道治天下,百善为先。立法委员吴延环先生编撰「三十六」一书(民国六十八年九月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盖所提倡道,发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所选故事,皆属合情、合理、合法;笔势如行云流水,一往淸利;用字精当简练,扣合无间,不能作一字之损益,诚达于高度文学水准之杰构。在这三十六位道楷模中,河南人即有七位之多,约占五之一,足见豫人行并不后人。兹加以辑录,转载于本刋,以示提倡道及表彰鄕贤之至意。』编者谨志一、颍考叔 纯感君周朝

  • 文章寻根圣地:湖北麻城感乡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5期  作者:周君志 出版时间:2005-04-10
    关键字: 麻城 孝感 移民

    作者周啓志,男,副硏究員,一九九二年在台灣出版論著《中國通俗小説理論綱要》;在台灣《歷史》月刊發表學術論文如《南宋初年和議評析》、《奸相嚴嵩質疑》、《古代專制主義及其文化效應》等多篇;在大陸報刋如《求是》、《贛南師院學報》、《探索與爭鳴》、《蘇州大學學報》、《聊城師院學報》、《漢中師院學報》等發表有一定影響的學術論文二十餘萬字。系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綠色文化硏究會常務副會長、湖北炎黃文化硏究會常務理事、湖北客家聯誼會籌備組負責人。曾任中國故事雜誌社...

  • 文章陵碑文浅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鄧澤源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碑文 赏析 明孝陵

    皇陵碑文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阳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1)。予时秉鉴窥形(2),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祀,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远,俾世代见之。其辞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3)。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4)不我愿,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5)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

  • 文章蘇東坡與范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柳浪花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苏东坡 母亲 范滂 忠孝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杰出人物得到严厉敎诲的,史不绝书,苏东坡就是一个例子。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游学四方,母亲程氏担负起敎养孩子的责任,常常讲述古代杰出人物的故事给东坡听,亲自敎导东坡读书,东坡对于古今成败,也都能体会其中原因。有一次,程氏读到东汉范滂传,槪然而叹息,东坡说:「轼若为范滂,母亲许可吗?」程氏说:「你能当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当范滂的母亲吗?」(宋史苏轼传)范滂是东汉桓、灵两帝时代河南汝南的人,从擧廉起,受任按察冀州,慨然有澄淸天下之志,所

  • 文章明方儒先生后人在禹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后人 考证

    明史一百四十一卷,方儒传载:「建文三年六月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儒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儒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儒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勿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儒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儒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儒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

  • 文章朱大成尽获藏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10期  作者:醉候  出版时间:1974-10-30
    关键字: 朱大成 孝子 宝藏 趣闻

    人生富贵,不是可求之物,有的劳碌半生,仍然囊空如洗,有的唾手得来,家财万贯,岂不是穷通有命,富贵在天吗?不过命运暗中有个挽囘之法,即是行道、应天心,自能反逆为顺,改造你的环境,古人云:「百行为先」应知此语不虚。今说湖边有个樵子朱大成,生于明洪武年间,上代是一个读书人,只知道咬文嚼字,不晓得耕种买卖,坐吃山空,你叫他如何不穷呢?到了大成这一代,知道务农为业,耕种营生。大成少即丧父,赖母氏抚育成人,故侍母极尽道,其家原住海边,因年稔连岁荒旱,在鄕不能

  • 文章曹娥江上憶曹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曹娥 曹娥河 孝女

    货运,一篙撑点,顺流如矢,交通称便。嵊县居溪之左岸,上虞县居江之右岸,会稽山与四明山隔江对峙,沃野弥望,民殷物阜,水秀山靑。前粤督胡汉民氏尝咏「我有一言君信否?会稽山水胜杭州」之句,风光之美,如入画境。按曹娥是东汉女,浙江上虞县人。她的父亲名曹旴,母亲却早年死了,父女相依为命。曹旴粗识文字,业巫师,于五月初五日为船家治病驱邪,不幸失足堕于江中,但尸体遍寻不着。那时曹娥还是个年不足十四岁的女孩子历三昼夜,沿江岸奔走哀号,终寻不到她父亲的尸体,最后也只好投江

  • 文章親恩浩蕩(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1期  作者:言卓君  出版时间:1982-05-20
    关键字: 故乡 孝道 母亲节

    寸草难报三春晖,稚子莫忘慈母恩。当此七十一年母亲节前夕,余离家迄今,瞬已三十载,羁留异鄕有家难归,在此三十年来,每逢佳节,倍思亲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囘首前尘,感慨万千,盖余之生命身体发肤皆出自父母,而今我亦垂垂老矣。自觉精神衰退,事业无成,愧对双亲,当年父母谆谆庭训与殷殷期望之恩,每一思维,澈夜难眠,今春鄕中传来消息,痛悉双亲在故鄕因思子成病,已相继去世,为人子者作客异鄕,竟未克尽道,不肖之罪,其何以逭。今也母亲恩节当前,在倍思祖德亲恩之余,兹谨述

  • 文章琚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琚碑 形态 碑文 价值

    琚碑(又称孟琁碑。琁为其名,琚其字,故有两称。)于清代光绪二十七年夏五月(公元一九〇一年)在昭通城南的白泥井出土。此碑上段缺失,残高一·三三米,宽〇·九六米。碑文共十五行,直行右起,每行残存二十一字,第十三行残石空白无字,共存二六〇字。字体为隶书,结体方整,浑朴遒劲,在书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是云南百字以上最早的一块古碑。原碑边侧右刻龙形画,左刻虎形画,残碑下脚有龟蛇纹样。在历史文物中,字与画,是具有同等价値的。碑文如下:「(惟永寿二年岁在)丙申,月

共192条记录 1/2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