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原共返回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旧时太原发行的主要报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李泓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太原报业 主要报社 报刊

    二十世纪一九〇二年出版的《晋报》,是太原继北京、天津之后我国近代北方出版最早的报纸。创办人并非山西人,而是江苏阳湖人程淯。该报宣称「速开民智」,但由于它是在外国传教士和清朝官员的扶持下办起来的,它反映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九〇六年出版的《晋阳白话报》虽宣传反对外国侵略,但却宣扬当时改良派的立宪主张。从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到一九三七年十月日军侵占太原前的二十六年间,太原先后出版过八十多种报纸。如《山西民报》、《幷州日报》、《民众呼声

  • 文章太原的十大建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呂耀忠 呂力 饒懷鈺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太原游览 十大建筑 太原变化

    今年十月份山西大学退休老同志参观游览太原市近年建成或即将建成十大建筑,我随团参加了此项活动,眞是大开眼界。这十大建筑是太原的标志性建筑,也反映了近年来太原的巨大变化,代表了目前山西建筑的最高水准。今将参观见闻写在下面。太原十大建筑分别是:山西省科技馆、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大剧院、山西体育中心、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大医院、太原美术馆、太原博物馆、新建太原铁路南站和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这十大工程是建设文化强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全省人民共用

  • 文章孙中山先生于太原演讲(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太原演讲 宴会演讲

    报民国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山西赞助共和之功民国元年(一九一二)九月十九日在太原阎都督欢宴会演讲武昌起义,山西首先响应,须首推山西阎都督之力为最。今非享福之时,尙须苦心建设十年后,方可言享福。文捐弃一己权利,为谋四万万同胞幸福。(民主报民国元年九月二十一日)注:国父由京经娘子关至太原,随行者有张继(溥泉)、吴铁城、伦敦泰晤士报记者W.H端纳等。山西往迎之代表有谷思愼、梁上栋。吴、梁二君均有专文忆述,要点如次:㈠一九一二年九月十七日离北京,十八日下午到太原,二十一日离

  • 文章孙中山先生于太原演讲(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太原演讲 国家建设

    建设时代要比破坏时代加倍牺牲民国元年(一九一二)九月十九日上午十时在太原各界欢迎会演讲今天兄弟初次到晋,蒙诸君欢迎,实深感激!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不惟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何也?广东为革命之原初省分,然屡次失败,满清政府防卫甚严,不能稍有施展,其他可想而知。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然古今来破坏甚易,而建设甚难,今日五族共和,天下一家,建设方法非各省联络一气,同舟共济,万不足以建稳固之

  • 文章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原情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李偉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李世民 太原情怀 游晋祠

    隋朝末年,当李渊作为隋朝之臣出任太原留守时,李世民是他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当时,胸怀异志的李渊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如果撇开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不谈,仅就字面意思而言,即是说,太原是我们真正的祖籍。那时,李世民在太原生活了两年,人称「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太原期间,为反隋起兵活动,他联络刘文静、裴寂奔走谋划,为后来的晋阳起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晋阳起兵时,李世民是最积极的参与者;起兵南下后,他率领的军队是义军的主力。晋阳起兵为后来的盛唐王朝及

  • 文章赵简矛晋阳城史前太原大事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王增斌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太原建城史 历史研究 资料考证 史前太原

    太原历史悠久,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然论太原历史者,有从晋阳城的历史算起。二〇〇三年太原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太原建城二五〇〇年」。所谓「太原历史之为二五〇〇年」,即这一观念的产物。实际这一提法,是对太原晋阳城前之二千余年历史的一种抛弃与阉割。太原历史非仅有二五〇〇年,实际已长达四五〇〇年以上。二〇〇三年九月十六日,王尙义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太原建都已四千四百七十年》的文章,对太原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史上之重要地位多有发明。笔者感奋之余,撰成此文,希望

  • 文章历史悠久的太原琉璃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王劍霓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太原琉璃 《谈山西琉璃》 琉璃艺术 太原泰宝实业公司

    陈万里《谈山西琉璃》说:琉璃始于山西。郝树侯《太原史话》载:琉璃首创于山西。高寿田《山西琉璃》考:山西琉璃,最早显于太原,槪见太原琉璃之胜。最早的琉璃,是带釉陶器,我国东周时期,就已出现。从出土文物来看,汉代的釉陶,在汾河中、下游地区较多,遗物以壶、鼎、杯盘等家用器皿及灶屋、仓模型等冥器为多,红泥质胎,瓜皮绿或褐绿釉。至北魏,釉陶始于建筑物上,北魏在其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修建宫殿之殿台和鸱尾,悉以琉璃为主。早年修筑同蒲铁路时,介休附近出土北朝时绿釉菩萨

  • 文章总理民国元年视察太原追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梁上梀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视察太原 往事回忆 煤矿铁路 太原起义

    被刺,燕晋联军计画失败,袁世凯入京,乃命第三鎭(曹锟)之卢永祥入晋。阎都督乃率部退晋西北,转战绥西。上海和会开始时,袁世凯借口阎都督已离晋,山西革命军已失败,不得作为起义省份。其实笔者甫由欧洲回国,与南桂馨君,在上海与我方代表,时常接触,力主应将山西做为起义省份。总理回国后,更令坚持,袁氏乃最后让步。于民国元年二月,三鎭兵乃撤山西,阎氏方回到太原。八月间闻总理已到北京,山西全省人氏,莫不引领希望总理来晋一行,各界函电邀恳,并派代表恳切陈词,总理乃允于离京后来

  • 文章随国父莅太原囘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吳鐵城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阎锡山 游离太原 山西矿业 太原市政 往事回忆

    孙总理在京(北京)不久,便经石家庄赴太原,我与许多同志追随同行,还有一位外国记者偕往采访新闻,沿途报导,那就是伦敦泰晤士报特派员W.H端纳君,他是澳洲人,为来华的第一个外国记者,后来留居我国甚久,中国友人很多,抗战时离华返澳,仍与我互通音讯,抗战胜利后由南太平洋大溪地回沪重居,不久病逝。对于同游太原的这一段相识情缘,令我永难忘怀。鎭守太原的阎锡山(伯川)都督,亲自十里郊迎,老百姓万人空巷。最大的一个欢迎会,是在太原党部举行的。山西民众因为渴望瞻仰这一

  • 文章太原郭氏源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太原郭氏硏究会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太原郭氏 历史起源 基本概况 郭子仪

    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郭氏后人因多种原因不断迁徙,或陕西、或河南、或浙江、或福建,散处全国各地,而以太原、华阴、冯翊、京兆为地望。郭氏一族,历代名人辈出,其彪炳史册者,不可胜数,尤以唐代郭子仪功高德昭,影响最大。后世郭氏纷纷以子仪公为始迁祖,借以缅怀先人,激励后代。郭氏一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

共71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