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观楼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昆明大观楼长联与孙髯翁的千古胸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鄭千山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孙髯翁 昆明 大观楼 长联 博大胸怀

    出昆明城西三公里,与太华山隔水相望的近华浦,在明末还是一片美景,徐霞客在其《游太华山记》中描述这里的景致时写道:「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草间舟道甚狭,遥望西山绕壁东出,削崖排空……」的确有几分「野趣大观」的味道,于是因景会缘,近华浦上诞生了一座日后成为了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昆明大观楼(另外三座为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及江西滕王阁)。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年间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

  • 文章古丰鳯鸣塔、大观楼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閻旭揚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凤鸣塔 大观楼 复新河

    霞』的美景,深印脑中。二、西赴校园,常经名楼「大观」本县第一期文献(六十八年),载有逯扶东敎授鸿文:「凤鸣秋色之忆」。依该文考证,大观楼始建于四百年前的「明」朝。为我县新八景的第一景。县志上幷有「兴建大观楼志」:「………用城之余材,人之余力,建楼北城之上………」北城之上何处寻?今日识者几许人?今日自由地区的鄕长们,知道「大观楼」遗址的人可能不多。我虽「井底之蛙」所见不广;「陋室白丁」不学无文;但确知大观楼遗址。并常常在雨后街巷积水,下学时,「傍楼随墙(城墙

  • 文章昆明大观楼长联之补诠及怀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5期  作者:李子幹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昆明大观楼 楹联 词文诠释 追忆大观楼

    大观楼所悬之孙联,即系赵樾村先生所书者,徐君所摄此联图片中,尙有岑毓英所敍一行小字。)关于诠释方面,笔者多方査考,亦有新发现,似有补诠之必要,为使阅读方便,不致脱节起见,故将原文,重行写出,并全联诠释,其间有与上期重复者,敬请原谅。原文如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1],喜茫茫,空濶无边,看,东骧神骏[2],西翥灵仪[3],北走蜿蜒[4],南翔缟素[5],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

  • 文章我亦一谈宋湘昆明大观楼题联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大观楼 宋湘 历史故事 散文诗联

    本刋第四期载有昆明大观楼宋湘题联之争议,笔者在抗战时曾在昆明服公六年,暇时辄与同事友人,赴大观楼作竟日之游;昆明大观楼,在昆明小西门外,有宽阔之马路,道树成行,靑翠欲滴,马路沿篆塘河岸,其水通湖,传为吴三桂凿以运补军粮入城者,小舟往来甚多,遥望左右稻田弥野,马车蹄声得得,令人心旷神怡,约三十分钟即抵大观楼,其地为明代楚僧卓锡结茅讲经之处,始建一刹,曰观音寺。淸初,吴藩称兵,寺毁于火,淸康熙时,滇省巡抚王继文,拓茅巷地,建楼两层,颜曰大观,以供钓游之用

  • 文章昆明行脚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溫懷粦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昆明 滇池 西山 明永历帝父子殉国碑 大观楼

    斜阳不胜感慨!㈣大观楼——万里云山一水楼昆明大观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五、二十六年间,位于滇池岸边。光绪九年云贵总督岑毓英重修,民国七年云南都督唐继尧将之修辟为公园,为一享誉中外的观光胜地。一九八六年十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曾到昆明游览大观楼并植树纪念。大观楼映带西山滇池山水之美,益以海内第一长联或古今第一长联之精构,闻名海内为三美并的特色,脍炙人口。长联计一八〇字,系乾隆中(约一七六五年)寒士孙髯翁游历时所撰,传颂海内驰誉遐迩,词句对仗工整,字凝句练

  • 文章憶昆明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期  作者:周爾新  出版时间:1973-12-25
    关键字: 滇池 大观楼 风景名胜 故乡回忆

    为「天下第一汤」,实可当之无愧。这祇是以山石及泉水取胜的。又如昆明近郊的黑龙潭,祇有几株唐时的梅花和宋时二株柏树。另一游览区金殿,则只是一座全用铜及大理石所建造的宫殿而已。这都是由古蹟而形成的名胜。再如昆明城内的翠湖公园,是一个人工湖,但不知吸引了多少男女靑年,日夜为之迷恋忘返。圆通山、古幢公园等均是好去处。这些景物在抗战时期凡是到过昆明的想来都不会陌生吧。我最难忘怀的昆明景物,莫过于昆明湖了。昆明湖又称滇池,说起昆明湖自与大观楼,(大观楼又名大观公园)及西山

  • 文章云南昆明市名胜大观楼之长联解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施宏謨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云南名胜 大观楼 长联解说

    中国名胜古蹟中有著名的六大楼,大观楼是其中之一,其余五楼为武昌之黄鹤楼,成都之望江楼,广州之镇海楼,湖南岳阳之岳阳楼与浙江嘉兴之烟雨楼。大观楼有一副全国最长,对仗最工整之对联悬挂在楼下靠水之一面,凡到昆明观光旅游的人,必然前往大观楼一睹此联为快,最近四川等地虽有更长的对联出现,但无一联有此联工整。此联之上下联各八十九字,为清朝文人孙髯翁所作,上联写昆明四周之自然景色,下联写历史重点,全联之原文及重点注释如下: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彼襟岸帻[1],喜

  • 文章錦繡江南之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昆明游览 大观楼 石林 西山绝壁

    四月二十三日至昆明,感到这个北纬三十一度的高原城市,受太平洋季风影响,其平均温度在十四至十八度之间,冬既温暖,夏复凉爽,深感这个标高海拔二千公尺的昆明市,并非地理课本中所述的云贵高原,「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槪念。因为高原上既受太平洋季风吹袭,复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每年四至十月是雨季,十一月至翌年三月是旱季。乘车游行街道,树木荫森,花卉满街遍布,因此人皆称昆明为「春城」。诚有来也。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亭台楼阁大观楼首站先参睹大观楼,该楼系明末

  • 文章中秋憶昆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淑英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昆明 中秋思乡 名胜古迹 大观楼 滇池

    宽可容数千人,深不可测,入洞百十步,山泉下滴,潮湿阴暗,支洞无数,大者宽数丈,小者仅容一人,洞内多蝙蝠,靑年胆壮者,常持火把照明结伴探幽,但多因洞内湿暗,蝙蝠被激动羣飞所散发之恐布气氛所震撼,每多半途而废。大观楼,位于洱海北端偏东,乘马车出大西门经环河路,大观路可达。林荫大道,高级路面,蹄声得得,车行款款,未览胜景,心境已先感怡悦;月夜漫游,更具情趣。另径可于城西河渠乘小舟经环河路直达昆明湖畔大观楼下,环河水淸见底,游鱼历历可数,两岸垂柳,淸风摇曳

  • 文章富春補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8期  作者:寅雷 出版时间:1971-08-30
    关键字: 富春 福缘夕照 大观远眺 福缘塔 大观楼

    夕照」—城之东北约二里许有福缘山,建有福缘塔,塔形如杭州西湖之雷峯塔,与鹳山及吉祥寺遥遥相对,乃富春江上湖光山色之精华所在,惟民元以后该塔年久失修,复为炮火损坏,附近树木亦砍伐殆尽,已失去往日秀丽壮观雄姿,诚属可惜!相传该塔附近埋有「寳库」,其位置在中秋月亮初升时塔尖投影之点,是否已为后人挖掘「寳库」不得而知,仅有此传说而已!「福缘夕照」即为其由来也。「大观眺远」—在南门城楼上建有「大观楼」,该楼面临富春江,城楼下是南门码头,城楼上由石阶拾级而上,东西可通行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