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学生活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漢江畔的四個春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尹雪曼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大学生活 抗战回忆 汉江畔

    一、漢江畔的年輕人一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最美好、最値得回憶的日子。我的那一段,便是四年大學生活。那四年大學生活,從民國二十六年秋天開始,到民國三十年夏天結束。從跟日本人打仗起,到日本人投降的前四年止。那時候的物質生活雖苦,精神生活卻很豐富、很快樂。國家、社會,人人都充滿了希望;個個樂觀、奮發,要跟日本人拚個你死我活。四年中,我們雖然生活在有小江南之譽的大後方——陝南;但是,卻没有逃避,没有挫折,没有悲觀,没有失望。同學們從後方到前線,從前線到後方,來來...

  • 文章戰時弦歌憶正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曾守湯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大学生活 抗日战争 图书馆 论文 警报

    瑞金 曾守汤我的大学生活是在抗日战争中渡过的。那时江西战时省会的泰和县郊区的一个丘陵地杏岭村初创了一所国立中正大学。第一届招生是参加东南几所国立大学的统一招生。我在校的时间是民国廿九年秋间至卅三年的夏天。是正大第一届的毕业生。在正大之前,江西从来没有过公立大学。当时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天翼(式辉)先生,为了政敎合一的构想,筹办了这所大学。在抗战正艰之际兴办一所大学,固难能可贵,在江西更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因之,自中央到地方,都愼重其事的灌注了不少心血。在大礼堂

  • 文章大学生活「磨合期」的鲜事——广西大学一位「新鲜人」写给在台干爸干妈的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張小娟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大学生活 受助学生来信 两岸亲情

    編案:台北廣西同鄉會常務監事鄧海翔,十年前回鄉省親,經過荔浦時因行車意外,認下一位家境平常的農家女孩。並從小學五年級起按年資助生活、學習所需費用。現在小女孩經過逐級升學競爭,已成為廣西大學觀光管理系一年級的高材生,更是荔浦修仁鎭橫水村張家屯唯一大學生。同時在西大校内若干社團,也屬活躍的「領頭羊」,積極推展高校生涯中多方面的服務工作,前途充滿了光明和快樂。壬午春節,小娟在台灣的乾爸、乾媽依例寄去壓歲錢和生活費。小娟的回信不但蘊含著濃郁的親情和謝意,樸質清純...

  • 文章回首前尘往事——忆大学生活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4、55期  作者:李鴻烈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抗日末期 兰州大学 大学生活往事 兰大现状

    一九四四年,也就是日本軍閥侵華戰爭的末期,雖然大片的神州淪陷於日軍鐵蹄之下,千萬的炎黃子孫遭受日本軍閥的蹂躪,然而在大西北的蘭州,似乎沒有感受到戰火的炙熱,人民的作息也都一仍舊貫。就在這年的秋季,我放棄了甘肅省政府敎育廳保送到陝西城固國立西北醫學院的就學機會,而考進了嚮往已久,在西北享有盛名的國立蘭州大學法律學系,從此生活上了發生極大的變化,過去沉默寡言的個性也變得活潑多了,因此校中的一切學生活動,差不多都有筆者的參與,不但做了班長,還擔任法律學會理事長...

  • 文章蘇州名園憶遊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6期  作者:吳熙祖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苏州 抗日战争 东吴大学生活 苏州名园 留园 拙政园 狮子林 网师园

    我逃難到了蘇州民國二十一年,「一二八」淞滬戰爭突然爆發,是時我就讀上海國立曁南大學,學校所在地眞如鎭,雖然不是接近吳淞江灣前綫,但兵荒馬亂,砲聲隆隆,華僑最高學府的莘莘學子們,已經無意繼續絃歌,大夥兒聚在宿舍裡,聽廣播,談戰局,活像一盤散沙,有人想參加義勇軍去,也有想做慰勞隊去,忙亂無計,說說而已,原因是乏人領頭組織。滿腔愛國熱忱不能表達,想來想去,與其呆在戰爭的危險邊緣,於事無補,倒不如轉往京滬綫後方,另作他圖。敵人飛機在戰爭開始的第一天下午,不斷轟炸...

  • 文章法官的一生(五)——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大学生活 投考过程 青年从军 山东乡亲联谊 前往南京

    第三篇 大学生活的回顾第十章 大学考试前后第一节 会考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七月十日,我和六中全体毕业同学一百五十余人,参加四川省第二十一届会考。考试之前,我费尽精力,把所有要考试的功课都温习了两遍,考试时觉得题目不难。第一天考国文、理化、生物和英文。国文除文言翻译白话外,作文题目为「生死事小而义为大说」,我做一篇文言文,约四、五百字。考试时有人作弊,被逐出考场者六、七人。第二天考史地、公民和数学。题目均甚容易,但仍有许多人提笔不能写出答案,我当场

  • 文章柳暗花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宋繼修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坎坷求学经历 突发事故受伤 澎湖从军 大学生活 公务出国 烟业贡献

    引子在動盪的歲月裡,每個人都很痛苦難過,我只是千萬人中的一個而已,實在無足記述。但同學侯志漢敎授電囑將我個人一路走來的經過加以記述,以便彙於國立昌濰臨時中學的刊物中。昌濰臨時中學的名號得來不易,我能與這個名號共始終,深以爲榮。因此,我樂於從命。以下是我的大時代的小故事。尋夢我於民國十八年五月十五日生在山東省昌樂縣,家庭務農,衣食無缺。於一九四五(民國三十四)年畢業於山東省立昌樂中學初中部,得免試直升本校高中。念高中時學校有了固定的地點—吳家池子。在昌樂城...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