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习俗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地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地契标准 买卖细则 地方习俗

    中國以農立國,民食爲天,田地爲基本養命之源,農人對於田地之珍視,不遜於軍事之寸土必爭,故不幸因故變賣,等於割肉,復受鄕黨指責詈爲敗家子孫,多重痛苦,無顏見人,故屢有價格議妥,草契已成、弓檀下地而又毁約者。又基於宗族觀念,如族中人出賣田地,閤族均引以爲恥,必藉車路、祖塋、風水百般阻撓,最低亦希望由族中購買。俗有「田半年」之諺,謂田地買賣,往返磋商,須費半年時間,方得成交,可見對於田地買賣重視與困難。賣契格式如下:立出賣陽田杜絕文契人×××今因正用不足願將祖遺...

  • 文章新絳搖錢樹年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摇钱树 相关简介 地方习俗 历史演变

    搖錢樹又稱錢樹子,最早見於漢墓出土。樹枝幹爲青銅鑄造,安插於石質或陶質座上,樹以飾古錢而得名。造型別緻,鑄術精美,表現了漢代工藝的高超水準。漢代王公貴族崇尚厚葬,他們將精美的工藝品和日用器物作爲葬品,也將他們崇拜的不死之仙西王母及他們生前所好的百戲樂舞等活動,鑄造於搖錢樹上。搖錢樹是夢幻之樹,在商品社會當金錢作爲交易媒介時,金錢累積的多少,成爲分別貧富的標誌時,人人便希望富裕,應用各種方法籌謀獲取金錢,甚至期望有朝一日,錢從天降,或幻想錢如果實,能在樹上...

  • 文章雜談過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地方习俗 传统文化 人物回忆

    (一)窮人過年取財有道「甕中無米尋常事,莫對兒童說過年」,道出窮人過年心聲!眞是:「一把酸辛淚,誰解窮滋味」!家鄉有句俗話:「賠不盡閨娘,過不盡年」。富人嫁女,大八件全房管;窮人嫁女,靑布包袱一個。富人過年;動轍三五百元;(民初年間可買三十畝地)窮人過年,三兩元即夠。在鄕村中,就是貧無立錐,祇要體壯無病,也不愁過年。往郊外撿點荒草,到鄕集每挑可賣吊(百)而八十銅元(合三四角銀元),或將芝蔴楷(名搖錢樹)紮成二斤一把,挑上四、五十把,賣給商人,每把可賣七、...

  • 文章「炒蟲」與「圍倉囤」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元宵节 地方习俗 炒虫 围仓囤 龙抬头

    舊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也叫燈節,還叫元宵節,可是我們雲台山區都把它稱做「小年」。龍抬頭節就是舊曆二月初二,有的地方把它叫「花朝節」。這兩個節日的海州習俗很多,劉兆元先生的《海州民俗志》一書,已經作了詳盡的記載與描述。台北出版的《海州文獻》雜誌第十五卷第四期,劉兆元先生又發表了「談海州人傳統年俗」一文,表述的更是具體而生動。然我記得最清楚而又覺得最有意思的『炒蟲』與『圍倉囤』兩項,劉先生兩處均沒有提及,我不知它是不是雲台地區所獨有,今在劉先生身後學步,對它...

  • 文章二月二習俗簡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二月二 地方习俗 月朋 打仓囤 土地神

    灌雲縣東南鄕一帶,每二月初二有幾件習俗,我是耳濡目染,身歷其境的。當然,這是帶有唯心主義和迷信色彩的,但究其宗旨是企求人壽年豐,過一個太平日子。(一)二月二是「土地老爺」生日。過去東南鄕,凡是地主大庄頭,東南角都蓋有一間磚瓦結構的小房子,門朝南,裡面設有磚砌的神台,台上用泥塑有土地爹、土地奶的偶像,面朝南端坐那裡,兩旁還塑有兩個陰差小鬼。人們把土地神當作「福德正神」,在門楣上嵌有「福德正神」四個字,土地廟門兩側有固定對聯,「日昍晶,月朋朤」,(讀日晒晶霧...

  • 文章吉安習俗漫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廖大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江西吉安 地方习俗 漫谈散文 爱酒之风 习俗传承

    吉安 廖大海風俗習慣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社會日常生活行爲準則,它來源於古代上層統治階級爲維護統治秩序而制定的「禮」。荀子曾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禮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其身份漸漸地由「官」而「民」,變成人們自覺不自覺都在遵守的風俗習慣。吉安巿位於江西腹部,緊鄰贛南客家人主要聚居地,本地居民大部屬於閩西、粤北、贛南客家人返遷的後裔。因此,其風俗習慣更多地體現了漢民族習俗的共性,如視一年三節爲全年重要節日,有著春節吃團年飯、端午吃...

  • 文章月是故鄉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墟场 山川胜景 地方习俗 乡土文化

    瑞金 劉志儼「薪膽生涯數十年,浮生依舊枕寒煙,林園雨露時縈夢,海峽波濤風滿簾。」癸未之秋,桂月旣望,與友曉明,聯袂返鄕,展開爲期十天之六度探親之旅。由高雄搭機至香港,轉深圳乘坐空中巴士直飛贛州。到達已爲萬家燈火、滿天星斗之時,甥孫女楊芳芸特來接機,並駕車載至大外甥家食用晚餐。家鄕酒菜,美味可口,豐盛簡約,大飽口福。餐後敘舊,月光從窗外映入,抬頭觀望,明月高懸,萬里無雲,景氣和暢,心神無比愉快。夜宿贛州賓館。此爲當地政府官員招待所,門禁森嚴,窗明几淨,整潔...

  • 文章憶家鄕新年娯樂場

    来源期刊:《浦東》 第51期  作者:寶華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新年 地方习俗 野台戏 的笃班 木头戏 马戏班

    桃紅柳綠又逢春,江南年景賽神仙。轉瞬又届農曆新年,每憶昔日孩提時期,在家鄕過年的歡樂情景,歷歷猶如呈現眼前,內心不禁充滿喜悅。至於新年的各項習俗繁多,不勝枚擧。本文僅就有關娛樂場所,各類表演的節目,現就記憶所及,簡述於下。所謂娛樂場無固定地點,大多暫借各大寺廟,或空地廣場,或運動場等處。一、野台戲——即如台灣的子弟戲類似,大多是世襲衣鉢傳遞下來,或從小招收子弟隨班學習。他們的演員清一色是男脚,不論劇中生、旦、淨等,全由男人打扮。戲曲大多採亂彈、崑腔、正音...

  • 文章海州的「竇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葛邦祥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元曲 《感天动地窦娥冤》 民间传说 地方习俗

    元代劇作家關漢卿著有《感天動地竇娥冤》,寫的是寡婦賣娥受流氓張驢兒所迫害,被誣控殺人,貪官判竇娥以死刑,臨刑時竇娥指天爲誓以白己冤。在關漢卿的筆下,事出楚州山陽縣,可是在我的故鄕海州,也流傳著一則有關這位孝婦奇冤的傳說。茲將少時所聞,略記於後,以饗海內外親友。相傳,海州境內有個書生,姓竇名天章,中年失家,膝下只有一女,名曰竇娥,父女倆相依爲命。天章無以爲業,窮酸潦倒,適逢大比之年,他急於求取功名,便忍痛將愛女竇娥賣與蔡家做童養媳。圓房不久,娥之夫又不幸病...

  • 文章響水酒席禮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蔡靑靑  出版时间:1993-09-01
    关键字: 响水县 酒席礼仪 地方习俗 鸭蛋盘 门面杯 挪壶 酒文化

    到蘇北響水作過客的人無不盛贊地方名酒「七星家」和特產四鰓鱸爲上乘美食,而響水的酒席禮儀更讓人留戀難忘!「熱情待客,以勸酒呈上主人的好客之道」實際上是響水諸多酒儀的總結。當然,這方的酒儀確實有點「花樣」。遠方的客人不懂這些,往往會弄出些笑話來。由於「入鄕隨俗、客隨主便」,客人只好遵守這點「花樣」囉!「入席留神鴨蛋盤」。響水酒宴除燒菜外,冷碟一般八至十二盤,順著餐桌圖形擺設,其中鴨蛋盤必備,擺放處爲東首北上,那是來賓主席位。鴨蛋寓意圓滿祥和,且取料方便,這大...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