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形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都洛陽憶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馬順之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洛阳 地形 历史遗迹

    九朝都會;十省通衢。背邙面洛;瀍東澗西。城東關外兩石坊聯。洛陽,在河南省之西部,距省會開封,約二百餘里,爲我國五大都會之一。所謂:五大都會:一、渭水天塹——長安。二、龍蟠虎踞——南京。三、故宮勝地——北京。四一、歷史名都——開封。五、兵家重地——洛陽。隴海鐵路,沿貢河南岸,邙郟之麓西進,穿過貢河大三角洲平原,卽可到達,洛陽城在洛水之北岸,水以北爲陽,故名曰:洛陽。考洛陽古城前身:遠在四千年前,原爲商湯王所築「郟」「鄏」之二城,經過千六百多年兵戎征戰,到周...

  • 文章芙蓉山舊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7期  作者:過楚生  出版时间:1992-11-20
    关键字: 芙蓉山 旧貌 庙会 地形 建筑

    芙蓉山位于我縣東北,山跨八士與東北塘二鄕,山高百米,形如馬背,由西向東,逶迤曲折,遠遠望去,氣勢萬千。堪稱山明水秀之區,兼蓄名勝古蹟之地。山之所以名芙蓉,一說是古代芙蓉山系芙蓉湖中之小山;二說是古代道士在山上種植了許多芙蓉,是耶非耶,有待考證。芙蓉山分上山、下山二部,各山之頂均建有古老廟宇,上山廟有三茅殿,中塑三茅老爺,傳說該神能「正道袪邪」。對面有戲台一座,每逢節場或祈禱之日,當地士紳外出募捐銀款,邀請戲班子上山演出。殿之東側,爲雷公雷婆殿,又名顯濟殿...

  • 文章千年滆湖千年夢(上)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1期  作者:陳順明、張昱  出版时间:2013-09-25
    关键字: 滆湖 身世 旱地之说 成因 地形

    黃土是北方的脊梁,湖泊是江南的眼睛。陽春三月,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在大地上疾馳,傳遞溫柔的春信。花開了,草綠了,水間有魚躍的身姿,天空有飛鳥的痕跡,一抹春天的火捲席卷了整個江南,也喚醒了太湖平原上的—雙雙眼睛。千年身世千年「謎」滆湖是太湖平原上衆多湖泊之一,因爲南連沙子、東靠太湖,又有沙子湖、西太湖之稱。現在的人們多喜歡稱之爲西太湖,但其實滆湖這個名字或許更有意思。「滆」有「因水阻隔」之意,示意滆湖原先是與周邊相連的旱地,因爲水的阻隔,才使得滆湖東西兩側和...

  • 文章談安鄕縣的鳥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5-04-15
    关键字: 安乡县 地形 鸟类 地方风物

    在谈鸟以前,先就安鄕县的地形作初步了解;安鄕仅北面有座黄山,与湖北公安县共有。山阴属公安,山阳属安鄕;其次就是冈,山脊曰冈,昔以冈名地者,安鄕计有十八,公安也有相等的数目;根据明朝公安县志杂记,汉寿即安鄕之地,而安鄕县志因昔损失不全缺此资料,虽然宋朝的「舆地广记」略有涉及,说是古汉寿之地,在安鄕武陵(常德)境内,语焉不详。不然,像井字冈,茶陵冈;鹦鹉冈这类冈名还更多呢!在山冈未桑田以前,洞庭湖水连天,若没有露出水面的山冈,县志所载鸟类三十七种之多,如何

  • 文章我從薰山來,漫談南薰鄉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陳南蒲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南薰乡 地形 山川 风俗 回忆故乡

    南薰鄕,是湘鄕县四十八个鄕最北疆的一个鄕,为旧制湘邑南薰十三都辖区,是以南薰山山名定名。笔者虽生长在南薰山,但是离家四十余寒暑,玆以「我从薰山来,漫谈南薰鄕」为题。囘顾故鄕风物,难免挂一漏万,只是凑凑热閙,为「湘鄕文献」补白而已!我从薰山来综观湘鄕县地形,西顶灵山,包金山,东台山,南薰山等四大山脉,为东西南北屛障,南薰山位在北疆,其东是怕田(白田),西含洞冲十五都月山湾山脉,南界十二都,与上屋寨对面,北疆宁鄕七都。由县城北门出城,沿茶盘山,上山岭,沙田街

  • 文章談談我們自己的國家(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鄭思聰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文化来源 地形 气候 自然环境

    去几千年裹,关着大门过日子。外国人都觉得我国是个神祕的国家。这大概和我国这种特别的自然环境很有关系。因为我国的地方很大,所以地形跟气候也非常复杂。我国的地形简单的说有三个特点:⒈全国三分之二的地方都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可以说是一个山相当多的国家;⒉高山多半在西边,越往东越低;⒊因为有很多高原和山地,所以有很多河水不能流到海里去。我国的气候是大陆性气候。沿海一带因为受海风的影响,温度和雨量都很平均,是全国最好的农业区。而且工商很发达,所以沿海各省是我国最富的地方

  • 文章港九山川的靈秀記 國父孫中山先生母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張樂天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孙中山先母 杨太君墓 地形地势

    香港九龍西貢飛鵝嶺下的百花林有名墳在焉,乃 國父孫中山先生母氏之墓也。碑碣僅尺餘,鐫曰「香邑孫門楊氏太君墓」,爲 國父手書。十數年前,其又姪孫乾君嘗爲筆者詳言「昔 國父倡導革命,遭淸庭通緝,流亡海外,家人亦違難港澳,楊太君年邁,寄寓革命先進陳少白九龍牛池灣之農場,(卽今淸水灣道口牛奶公司場址)宣統三年七月,太君病逝,倉卒間未獲葬地,有輿師某氏慨獻百花林墓地,並爲卜吉指扦。安窀未幾,武昌起義,辛亥十月革命告成, 國父囘國,被擧爲臨時大總統。當時各老同志以 ...

  • 文章山西地形与政区沿革概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翟旺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山西地形 山西概况 政区沿革

    毫米之间。大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低地向高山递增。因受地形支配,山区(尤其是迎风面)降水通常多于盆地丘陵;高山林区更多,达七〇〇毫米以上。年际降水变幅较大,丰雨年达七〇〇毫米以上,枯雨年不到三〇〇毫米。受夏季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年内降水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七—九月,通常占全年降水的六〇%;冬季降雪稀少,仅占二—三%;春季降水占一五—二〇%;秋季比春季为多,且以九月为多,十月起显著减少;枯雨期延续到翌年六月。又由于雨季多暴雨或连阴雨,降水有效利用率低,故旱灾

  • 文章巴馬探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桂路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长寿县 山区地形 地区环境

    不聋,家中五代同堂。显然巴马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气候分布,与人民的长寿有很大关系。巴马长寿区海拔最低一百七十四公尺,最高塔云山一千二百一十六点六公尺,一般高度为四百到六百公尺。长寿区主要分布在都阳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气候春秋凉爽,夏无酷热,冬少严寒,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阳坡与阴坡所受的日照时数不同,山区的温差也不相同。一项有趣的调查指出,二百七十位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二百二十位居住在中温带的石山或半石山地区,当地植物生长茂盛,种类

  • 文章孫子兵法十三篇簡析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8期  作者:柴宜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孙子兵法》 十三篇 战争 用兵者 地形

    轻忽政治动向,又不熟悉山林、沼泽、地形终因不知迂直之计而失败。二、战争本质,即系诡道,能善用计谋,捕捉有利战机,以奇正变化必能克敌。因此部队行动「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鄕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均系迂直之策,兵不厌诈的手段。三、两军对阵,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对于可否仰攻,何时进击,如何转进,何时包抄,如何困敌均须讲求方法。捌、九变篇一、「将通于九变之利,知用兵矣」否则祗知圯、衢、绝、围、死地等五种地形,而不知「涂有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