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山共返回1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山雷、方、邝三姓源流及其分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台山 雷氏 方氏 邝氏 源流

    公各偕子迁居于羊城。不久,豫祖卜居于番禺书涌,时咸淳九年八月(公元一二七三年),有子三人,曰福、禄、寿。复祖亦于咸淳九年迁居于新会县之古慱都(今之开平巿水口辖区),扩展于文章都,一四九九年建籍新宁县(台山)之前,为新会县辖属,后新宁(台山)独立为县。始祖子孙分布于台山巿大江,公益、水步区斗洞里。自二世祖复公于公元一二七三年迁居台山巿大江塘面乡以来,七百七十余年,雷氏枝繁叶盛,人丁昌盛。子孙分布于开平沙岗台山公益的张良边塘面、新塘基、独岗、曹岗、吕边、大江镇

  • 文章台山教育之今昔(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台山 清末 教育

    壹、清末时期的台山教育(一八六五年—一九一一年)概述清朝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制。学校教育与科举相辅而行。但仍偏重科举制度。台山地处南海之滨,交通方便,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在乾隆年代(一七七五年)已经创立书院。至清末,私立书院兴起,广育人才,本县在清代的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中科举人数不少附统计表如下:自甲午鸦片战争后,列强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全国要求废除科举之压力下,清政府见大势所趋,不得不遵重民情,废除科举制度,将书院改为

  • 文章台山忆旧游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0期  作者:醉侯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天台山 概述 游记

    浙江省天台县之天台山,为浙地四大名山之一,(四大名山为四明,雁荡,括苍及天台)天台山自晋孙绰游山作赋后,其名始著。台山高约四万八千丈,(李白诗)层峦叠嶂,岩壑争奇,溪流淸列,形势雄伟,为游客百看不厌之胜景。由山麓国淸寺上达华顶山巓之善兴寺,(俗称华顶寺)计程六十公里,步行须三日可到,历代文人墨客,前往探幽访胜,作诗赞美者,指不胜屈,最著名者,有李太白,孟浩然,刘禹锡,董其昌,陆放翁,朱熹、袁枚,齐召南诸贤。笔者于民国三十年秋间,随友登山游览,虽时隔数十

  • 文章雲能遮日——懷念故鄕——雲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8期  作者:王之麒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云梦泽 故乡 云台山

    的陕西会馆,以及闽南人所建的天后宫(也就是本省到处可见的妈祖庙)。庙宇中知名度最大的要算北门外的云台山了,内奉自黄陂县分灵来的祖师爷,该庙以山名,其山正好屛障于本县城北,自东至西迤逦数里之遥,数年前在云梦出土秦简的卧虎地,即为此山之余脉,(七十年 月中央日报资料)庙背山面南正对县城北门建筑,庙前「云台山」三个大字,就是我启蒙老师安幼祥先生所书,该庙东花厅中植有远自洛阳移来的牡丹和全县最古老的素心腊梅,故每当花季,同学们都要假借老师学生之名义前往「赏花」好几囘

  • 文章台山的奇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9期  作者:吳重餘 出版时间:1986-04-10
    关键字: 宫台山 大冶县 三台八景 奇闻

    台山是,大冶县内,三台八景之一,位于大茗鄕南端,与鄂城县的灵鄕交界,远望,甚似一位伟人,背东面西的盘膝而坐,东方的背部,万丈悬岩,即用云梯,也是无法攀登,顶上,亦即人头部位,则是一群不知多少年的古树,丛中一座座东朝西的大庙,供奉数百尊菩萨,西方的前胸,亦如背部一样——绝壁悬空,只是小腹下端稍平,拥有「优美」的「林壑」,「望之蔚然深秀」。「林壑」下面,有三十余户陈姓人家,每逢春、夏和初秋,常被浓云厚雾掩罩,因而名为陈雾村,陈雾村的下方,和对面横着的小山

  • 文章台山奇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云台山 游记 风景名胜 寺庙名称

    苏北是千里广大的平原,惟有在我们的故鄕海州、有几座不大不小的山,它的名字叫云台山、朐山、伊卢山、大伊山,要以云台山为最大、最美、最富,也最値得介绍给旅台诸同鄕。云台山的名胜,就是海州当地人士,能够畅游的也不算多,到是淮属人士,每逢农历新年,从远道跋涉,北上云台山进香的客人,确实不少。我在抗战胜利之后,在新浦八区专署工作四年之久,曾数度到过云台山好几个地方,但均是办理公事,来去匆匆,没有闲暇时间去参观欣赏名胜古蹟,说实在的,那时候家养了很多逃难的人,那里

  • 文章关于云台山与外夷通商略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云台山 通商口岸 史料记载

    淸季于道光二十二年(西元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结果,与英国订立「南京条约」,开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及宁波「五口通商」。为习近代史者所周知。实则前此已早有「四口通商」之拟议;且四口中有吾海属云台山为其中之一。惟当以情势与鸦片战争作城下之盟时不同,令下后却未果行。因而治史者多未注意及之。然此事关于吾海史实,殊为重要;故仍提出。缘康熙二十四年(西元一六八五年),时台湾郑克塽于前二年已降淸;淸廷以无所顾虑,乃令开海禁,准外夷于广州、漳州、宁波及云台山等四口岸贸易

  • 文章台山将树立永嘉大师证道歌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陳宗霖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松台山 永嘉大师 《证道歌》 石碑

    鹿城西南松台山,又名西岩山,简称西山。玄觉禅师童年,即出家于此山龙与寺。壮年禅师阅《维摩诘经》悟道,得六祖印可,时称「一宿觉」而名扬四海。返温,因睹其寺旁别有胜境,遂于岩下自构禅庵,名「宿觉庵」,亦名「龙兴别院」。此院即为禅师终生「修禅弘道」之常住,亦为其后来盛誉中外之大作《证道歌》的撰所。有古人曾赋诗赞曰:「沧海荡其胸,青山拱其背。蓬莱仙客,岁月往还。华盖烟云,晨昏交集。粤若功德成就,佛宝郁兴。神钟震来妙屋化出。觉居其间也!」(见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永嘉

  • 文章诸葛亮三上卦台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作者:賈貴平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三国传说故事 诸葛亮 台山

    神奇的天水》在天水市三阳川至今仍流传者诸葛亮三上卦台山得异人相授六甲遁术,八阵图的故事。传说诸葛亮助刘备创业之初,将帝业建在中国地理方位属于奇门遁甲(汉魏时称为六甲遁术)坤宫死门之地。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时路过天水,在拜访卦台山伏羲庙的过程中得到异人传授六甲遁术,知道了久据死门之危害,才有了他锲而不舍六出祁山的战略。这在诸葛亮《上先帝书》中有载:「臣等太乙数,今年岁数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洛城之分,主于将帅凶多吉少。」奇门、太乙、六王并称

  • 文章春到三陽川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三阳川 台山 照片资料

    天水市渭南鄕的三阳川,有一个卦台山,是相传伏义氏画八卦的地方,至今画卦台的古迹亦存。三阳者:“朝阳启明,其台光莹;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明胡缵宗著「卦台记」)语,因此卦台山下的河川曰“三阳川”。

共122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