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诗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九話重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重阳节 习俗 茱萸 古诗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重陽節。重陽又叫『重九』。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重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併應,俗嘉其名,以爲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因古人常以陰陽解釋宇宙間的各種現象。九月九日是陽月陽日,兩陽相逄,故而得名。重陽是個古老節日。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汝南有個桓景,跟隨名士費長房學道多年。有年重陽前夕,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初九,汝南會有大災難。你趕快回家,叫家裡人縫制紅色小袋子,內裝茱萸,掛在臂上,然...

  • 文章湖上春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西湖 春光 古诗

    杭州西湖的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屆淸明已過,立夏將臨,也就是春末夏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季節。杭州初春多雨,夏日苦熱。一年好景,除去秋高氣爽的時期之外,就是湖上春深的時候了!要知道九十春光,是否將盡,那就要先看楊柳。如果絲垂滿地,飛散楊花,則春天就快要完了。而要看楊柳,又當先出湧金門。何以見得?且看黃性之的詩句:湧金門外柳垂金,三日不來成綠蔭。折取一枝入城去,敎人知道已春深。在北宋的時期,已經有湧金門。門在民國成立以後,業已拆除。現在只有湧金橋,...

  • 文章徐州懷古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羋復寅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徐州怀古》 徐州 怀古诗

    自古彭城列九州,雲龍遺跡幾千秋;戲馬台前聲細細,放鶴亭中韻悠悠。綠柳烟鎖黃茅崗,紅杏花飛燕子樓;西楚覇王今何在?城外黃河空自流。

  • 文章七言古诗组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釋惟誠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释惟诚 七言古诗 伍子胥 夫差 勾践 西施

    ●釋惟誠簡介:籍貫:臺灣省花蓮縣人。生於西元一九四七年。本名呂福亮。西元一九六四年二月,於基隆市月眉山靈泉禪寺依修嚴大和尚出家,同時受戒於基隆市十方大覺寺。西元二〇〇八年,為洞雲正宗第五十一代傳人。學歷:香港能仁書院文史學系畢業。資歷:中國攝影學會碩學會士。歷任:香港佛教英文中學教師、香港內明雜誌主編、福報記者、佛文雜誌專欄作者、慈雲月刊詩聯專欄作者、臺灣桃園監獄榮譽教誨師、花蓮監獄宗教教誨師、光復自強外役監心靈輔導講師、臺南市慈慧寺詩聯講師。書法、攝影...

  • 文章古今詩風析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劉林華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古诗 今诗 诗风赏析 诗教

    五言起于苏武、李陵之赠答,七言起自汉武之柏梁。至唐而诗学大盛,遂有古体近体之分,古体为仿乐府之作,近体则为律诗及绝句。而今则统以古诗目之。胡适之先生说:唐诗、宋词、元曲、昆曲,然后有白话文,为中国之一脉传统。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则反对胡氏所说而指出:唐诗、宋词、元曲、明诗、清诗为诗词传统,话本、扎记、小说、散文以及民间白话(即曲子),为白话文传统。我国散文作家陈之藩,以吉川之言为是,认为:诗词与白话,是两个平行传统,一为贵族传统,一为民间传统,两者失其一

  • 文章課外吟選(雜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诗词 黄鹤楼 怀古诗 故乡思怀

    秋愁幾度秋臨幾度春,雄圖萬里落紅塵。綿綿鬱緒與誰訴,惕惕憂懷沒處伸。故土親朋頻召約,天涯羁客倍思親。殘霞落雁添惆悵,望斷歸途不自身。黃鶴樓懷古崔顥題詩黃鶴樓,青蓮擱筆孰相侔。孔明設坫東風借,公瑾鏖兵赤壁收。鄂北新軍專制反,九州響應滿清休。保全武漢殲敵寇,華夏安危砥柱遒。

  • 文章近詩十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趙壽珍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向日葵 古诗十首 亲朋 新荷

    新荷莫間情懷樂與哀,亭前池畔且徘徊;新荷豈是凡花卉,敢冒驕陽溽暑開?詠向日葵散盡烏雲與碧烟,晴郊景色倍鮮姸;葵花向日非無意,迎得光明到眼前。山水明知天賦癡愚甚,茅塞難開莫怨嗔;山水能供人智慧,那堪一日不相親。白髪少日心湖易起波,老來纔覺漸平和;名山事業終須就,不問新添白髮多。夜讀萬籟沉沉夜欲闌,芳醪飮罷有餘歡;床頭堆滿詩文集,信手取來倚枕看。澗水源頭遠在最高山,性喜奔騰却厭閒;澗水應無逃世意,慇懃好去到人間。市街行雨餘携杖出門行,一片斜陽映樹明;多少往來...

  • 文章懷古二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朱平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怀古诗 袁枚 虞姬 历史故事

    一、頌袁枚手植藤花春風小院映朝霞,葉茂花開香萬家;人去於今三百載,遺留文物發新葩。二、歌巾幗英雄虞姬英雄巾幗譽家鄕,斬棘披荆復楚邦;業績未成千載恨,名留靑史萬年芳。

  • 文章詠歷史人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古诗 人物 介子推 韩信 白居易 柳永

    季札墓門寶劍掛松楸,讓國襟懷更罕儔。麟筆題碑榮袞冕,延陵高誼足千秋。介子推烈火焚身母亦灰,陷親懟主實堪哀。行乖情激緣微祿,忠孝兩虧介子推李斯禍福由來不可期,智師倉鼠祇堪嗤咸陽父子臨刑日,黃犬東門悔已遲。荆軻 二首壯士悲歌古渡頭,衣冠似雪賦同讎;天心未肯誅嬴政,成敗非關劍術疏。蕭瑟西風易水籠,白虹貫日氣如虹。圖窮匕見從容甚,俠骨崚嶒膽自雄。禰衡漁陽撾鼓挫奸雄,金山淵淵氣似虹。鸚鵡賦成傳不朽,才人狂士亦高風。韓信袴下爬行辱市衢,無雙國士困泥塗。登壇拜將初驚眾...

  • 文章傳統詩的發展與歷屆世界詩人大會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81-12-01
    关键字: 世界诗人大会 传统诗人 古诗 现代诗

    光復前後傳統詩人與詩社傳統詩在本省的流行,最早應追溯到沈斯菴的東渡,時當鄭成功驅逐荷蘭擧義抗淸的時代。彼時對於民族氣節的提倡,極爲重視。一般不願受滿淸統治的文人,也都起而附合。至於日據時期値得一提的是一般愛國志士如連雅堂、林獻堂的提倡,以詩文寄託故國之思,進而砥礪士行、團結文友、爲日後光復埋下爆發的火種。於是各種詩社紛紛組成。最著名的例如由劉克明、黃純靑、王雲滄等組的詠霓詩社,後來又有瀛東詩社,到了宣統二年,日曆明治四十二年,西曆一九一〇年,由當時的縉紳...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