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历程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戲曲的往昔與近年京劇的重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李樂仁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温州 京剧 戏曲 发展历程

    本稿爲吾溫州兩位前輩音樂戲劇愛好者根據自己二十年代以來的見聞,再經過近年多次的調査訪問,參照溫州戲曲史硏究者胡雪岡、沈不沉、張明等先生多篇近作、並且采錄家鄕「三三(珊珊)」票房創辦者楊文通老先生等的提示而編寫的。楊文通老先生等所提示的溫州二十年代以來京劇活動史實,皆未見於別處記載,至爲珍貴。⒈鹿城新春,各方合演全本京劇《探母》⒉從南宋到晩清溫州的地方戲曲概觀⒊新興京劇之進入及管領溫州劇壇⒋溫州京劇票房之出現與首次京劇熱潮⒌四十年代溫州的京劇熱潮與票界活動...

  • 文章盆景專家郭其輝先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郭其辉 发展历程 赏析标准

    結廬在鬧市,鮮聞車馬喧。這就是同鄕郭其輝先生在臺北市中華路二段三百六十四巷十九號幽靜的住處。郭先生廣西柳城人,爲工兵專家,平日喜愛盆景,其庭院陳列,均屬精心作品,一石一樹,皆奇趣而生意盎然,其住宅門首親題「樹石園」三字,更富詩情畫意。我國盆景,始自漢時,盛於兩宋,蓋兩宋時重文輕武,文人除喜繪畫之外,尤喜將實際大自然景色,濃縮於一盆一景之中,故盆景又被稱爲「些兒景」。又盆景之一石一樹,及其超然的設計,均蘊有哲理的構想,因此,自元、明以還,流傳至廣。談到盆景...

  • 文章廣東革命空軍述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何定之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广东 革命空军 发展历程

    革命空軍的建立,係國民革命軍的一部份,其建立的目的,同樣在求中國統一,臻於康樂富强。而紀錄革命空軍的進展,遂不能脫離史實,依據史實的人、地、時、事、物,叙述其經過,以冀存眞。廣東是革命策源地,首先從廣東空軍說起。滿淸末葉辛亥年,亦是民國前一年,粤籍旅美僑生譚根先生,在美國學習航空,學成,購得飛機一架,由美親帶囘國。三月初十日,在廣州巿東較場作首次公開飛行表演,藉以提倡我國航空事業。當時軍民前往參觀者,途爲之塞。譚氏駕機起飛落地三次,在空中翺翔自若,使人羡...

  • 文章窺視家園羅崗鎭新形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3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罗岗镇 发展历程 追溯往事

    睽違家園四十年,地形地物全都變,幼時玩伴多作古,陌生面孔俱茫然。新興鄕鎭初顯現,農作栽培是主產,土地利用趨集約,水利工程基礎建。一九四九年離開生長地時,故鄕家園隸屬於湖北省棗陽縣湖河鄕所管轄。中共政權統治棗陽後,幾經劃編,現在該地區劃歸湖北省棗陽市羅崗鎭所管轄了。一九九一年(民國八十年)的九月十六日,我隨著棗陽的一個約十四人的返鄕探親團,在高雄小港機場乘坐華航班機飛抵香港啓德機場;轉乘南方航空公司的班機,飛到武漢的南湖機場,晚宿漢陽濱江的晴川飯店。第二天...

  • 文章廣西的民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期  作者:李魄 出版时间:1980-07-30
    关键字: 民团组织 设立背景 发展历程

    就调回前此的民团整理委员,并另行考取的投效军官,分班训练两个月,结业后分发各县充任督练官,其成绩优异及有相当经验者,则委为县民团副司令或参谋等职。此时所训练的人数,共达七百人。训练内容,仍偏重于军事方面。因无成法可师,又为初创,训练方法,不免有所缺失。因此,量和质均不足以应工作的需求。此为训练干部的第一阶段。2第二阶段由于干部量的需要增加,在质的方面也须提高,廿二年八月,在南宁、梧州、柳州、平乐、龙州、百色、天保等八个指挥区部,同时分别设立民团干部训练大队

  • 文章温州名園「松臺别業」滄桑記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王書之 出版时间:1991-12-10
    关键字: 名园 发展历程 松台别业

    溫州是東甌古郡,素稱文物之邦。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歷代名宦鴻儒輩出,詞宗墨客踵接。城中多有名園,大抵出自顯宦縉紳之家,爲游宴吟哦之所。造型佈局,頗具匠心。其亭臺樓閣、拱斗飛檐、曲橋水榭、奇花異木、假山怪石、紛呈異彩,各有千秋,而以曾家花園尤負盛名。鼎革以後,望族相繼式微,園林亦漸荒蕪,往日繁華,煙銷雲散。平陽黃氏于松臺山麓,落霞潭畔,置地十餘畝,興建「松臺別業」爲名園後起之秀,黃公名群,字溯初。早歲游學日本,曾任湖北法政學校講習。革命軍興,回浙協助浙軍宣...

  • 文章溫州崑劇溯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4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温州 昆剧 “同福”昆班 发展历程

    才子,平阳出戏子」的谚语。明宏治年间,瑞安还出现了以文人、隐士为核心的「清乐会」,始作俑者为著名画家任道逊[2]。嘉靖、万历年间,温州城乡的演剧更为频繁,「每岁元夕后戏剧盛行,虽延过酷暑,勿为少辍」[3]这些零星记载虽然没有说明流行的戏剧属于哪种声腔,但属于南曲系统是无疑的。明代的温籍剧作家基本上集中在万历、崇祯二朝,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等曲目文献曾着录温籍传奇作家戴子晋、涵阳子、季(李)阳春三人的作品。另据近几年的研究,这一时期的温籍剧作家

  • 文章弘揚老區精神 創建新興事業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胡久明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楚才高中 师范学校 发展历程

    (本文作者係楚才高中董事長)

  • 文章晉商「旱碼頭」宗艾商業歷史三步曲(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王智慶 李存華 郭華榮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宗艾商业 发展历程 晋商

    王智慶 李存華撰文/郭華榮整理一、宗艾鎮明代前,山西「壽陽商業是以神武(今尖山村)爲中心的,後來由於宗艾商業興起,集市逐漸轉移到宗艾」。明末清初,宗艾鎭的商業日趨繁榮,清朝中葉,宗艾鎭成爲壽陽縣的商貿重心,同時其作爲當時山西一個較大的商品集散地,對於活躍區域商品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正太鐵路通車之前。㈠宗艾商業興盛的原因壽陽縣宗艾鎭之所以能夠成爲晉東一大商貿重鎭,著者認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⒈區位優勢突出宗艾號稱「南來北往商埠地,千車百貨...

  • 文章東海縣最長的河流——薔薇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水易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蔷薇河 历史典故 发展历程

    薔薇河,東海縣境內最長的河流,也是連雲港市最長的河流。西起安峰山西,呈西南東北流向,宛如一彎上弦明月經連雲港南大門吳場流經房山、平明、張灣、浦南四個鄕鎭,傍連雲港市海州、新浦——一襟帶水,穿過臨洪閘,而後匯入黃海,全長六十餘公里。薔薇河歷史悠久,相傳因河岸遍長薔薇花而得名。千百年來,歷史上的薔薇河曾給東海人民以漁獵、灌溉之利,鹽漕運輸之便。但由於和上游爲山區丘陵,下游接海,洪水夾帶泥沙東氾,受大海潮水頂托,河海水淡鹹各異,相互交融起「凝聚」作用,導致薔薇...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