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立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渠楼琐忆——县立师范生活杂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县立师范学校 回忆 生活 学习

    一、迁校前后(注:丰师校门)丰县县立师范原创设于县城内高皇庙,学生仅一班,这便是县师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因系军阀割据时期,经费无着,即行停办。及后复在县城内西大街书院,创设县立中学,学生只仅两班,每班不过一二十人。及至北伐完成以后,地方百废俱兴,发展敎育,自是当务之急;可是那时的读书人实在太少,师资马上便成了一大问题。县政当局为了培养师资,便决定将县立中学,改制为县立师范,原有两班学生,便随着编为县立师范二、三年级生。在民国十七年的暑假,又招收一年级

  • 文章创建平阳县立医院的洪天遂院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方浦仁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洪天遂 平阳县立医院 医疗 历史沿革

    平阳县人民医院前身平阳县立医院创建于一九三九年,至今已有七十年历史。医院始设城南塔下宫,文明书院旧址设住院部。住院部有普通病房一间,病床十二张,甲等、特等病房各一间,专作官僚、豪绅之用。医院有医务人员十二名,勤杂人员四名。同年,在江南宜山设分院,在北港水头设分诊所。次年改名平阳县卫生院。一九四三年,在城北设门诊部。一九四五年,迁南门天主堂。抗日胜利后迁西门居士林,再迁东门蔡宅洋房(即今疾病控制中心)。当时有医务人员十七人,其中外内科主任医师各一人,医师

  • 文章楡中县立中学及兴隆山简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7期  作者:沈雪瑩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榆中县立中学 兴隆山 故乡山川

    楡中县立中学简介楡中中学创校于民国三十年夏,校址设城隍庙内,与文昌庙内之文成中心小学,及龙王庙内之栖云女子中心小学,鼎足而三。创校者鄕贤薛达字尙之先生,淸水鎭人,热心公益,每遇新县长或粮官上任,必踵府往访,询以县政粮政新计划,大有「可以利吾县」之慨!而彼等皆对之畏惧三分。尙之鄕贤为先父恩师,吾姊妹兄弟就学县中,又为吾等校长,恒以「师爷」称之,薪火相传,继起有人,先父亦急公好义、热心公益,水梓乡贤曾书以「功在桑梓」鄕人制成匾额赠之。家鄕沦陷之初,尙之先生与

  • 文章秦毓鈞先生(1873~1942)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4期  作者:沈映冬  出版时间:1997-08-20
    关键字: 秦毓钧 无锡县立图书馆 大自鸣钟

    锡邑县立图书馆刱办人之一秦毓钧,于草创时即规画有一「钟楼」,其后『大自鸣钟』巍峨矗立于馆之顶层,俨然为无锡一邑之「地标」,而且钟鸣当当,依时『报时』,声闻城厢内外(见图),邑人作息有时,受益无穷。「钟楼」自民国四年建成,迄今逾八十二岁月,沧桑屡经,『大自鸣钟』依然存在;不过时移势迁,图书馆本身已迁往新市区金匮路,独留「钟楼」不拆。秦毓钧字平甫,两度任县立图书馆馆长。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锡金师范及高等学堂;旋又转入新闻界,先后在申报、时报、亚洲日报任

  • 文章無錫的孔聖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8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78-10-20
    关键字: 无锡 孔圣庙 县立初级中学 乐器

    的迷信传言。不过,同一式样,一长条的许多石柱,很容易点错是眞的。无锡的孔庙,在光复后,民国初年,即将右面的明伦堂大殿,及县学的全部房屋空地,划出创办无锡县立初级中学校,后门直至北禅寺巷止,左面的文昌阁等房屋,划拨给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办国学专修馆,培育国学人才。唐文治先生的道德文章,是举国知名的,毋用笔者多作赘言,他老先生有件始终如一终生不懈的尊孔事件,现在提出来谈谈,在孔庙的辕门边,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不论军民人等,至此一律下轿下马」的字样,在帝王时代,对

  • 文章故新兴县立中学校长吴公树勲墓志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曾霽虹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新兴县立中学 吴树勋 墓志铭

    卓然成家,并授以经世致用之学,至是慨然有兼济之怀。既卒业,历任新兴县敎育局长,及军政机关科长秘书等职,非其志也。民国二十年,徇邑人请,转长新兴县立中学校长,因感校舍隘陋,不足容多士,另于城西郊区,廓大其制,躬自规画,缔构一新,更严立课程,充实敎学,亲授文史,于是四方俊秀子弟,趋集其门,成材綦众,方学校之营建也,有蓝某经纪其事,获利颇厚,私馈巨金为公寿,公晓以义峻却之,使转致力于所业。吴氏故有尝田供祖祀,惟硗恒不收,公每独力拮据其费用,俾岁时伏腊无阙礼焉。其生

  • 文章政府褒揚川籍人士明令彙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9期  作者:蜀俠輯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川籍人士 徐炯 饶国华 国民政府令 华阳县立中学

    七,褒扬耆儒徐炯——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一日国民政府令耆儒徐烱,潜心经史,志行纯笃。曩在成都讲学,对于民族大义,颇多阐述。近年创办学校,振导士风,翼世匡俗,功效昭著。兹闻溘逝,惋惜良深,允宜特予褒扬,以示政府厚崇耆硕之至意,此令。注:徐烱,华阳县人,淸光緖癸已科举人。淸末曾任成都通省师范监督,幷创办华阳县立中学,私立大成初级中学等学校,培育甚多,士林推重。八、褒扬陆军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国民政府令陆军第一百四十五师师长饶国华,夙娴

  • 文章风雨万里忆故园(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1969-10-02
    关键字: 怀念故乡 莲花县 莲花县立中学 思乡

    沿本县南端边地之年陂至栅田,与沪桂干线啣接,全长仅八公里,该道路由于仅沿本县边沿而过,对本县之交通,无多大帮助。然而,尽管本县是一个偏僻的山城,但继承江西文章节义之余荫遗泽,使本县虽地处山城,交通阻塞,但仍文风鼎盛,德业隆旺。无论从学从政从商,不乏出类拔萃之士。抗战末期,由于赣湘边缘之界化垅,成为大后方之交通枢纽,各种民需军用物资,必先汇集于此,然后转运各地,各种机构,应运而设,进而促成莲花的畸形发展与繁荣,学校如雨后春笋,,除县立莲花中学(含高中,初任

  • 文章黄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创立的始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拙夫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黄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创办缘起 创办经过 教育贡献

    鹏飞先生之鼎力支持与关注,随即开始筹设「黄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注:黄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师生于校门前合影)二、立案经过以教育设施体制称谓「县立」,则须透过县政机关的核准手续,黄县流亡县政府亦在靑岛市,县长为诸城籍周毓瑞先生,经与周县长洽商,其乐见于成,遂完成立案。惟经费缺乏,对学生生活所需必先筹谋,是以又向山东省党部请函行政院救济总署鲁靑分署拨给救济物资,以相解决。三、成立校务委员会学校设立虽由县党部为主导,余为扩大地方人士参与之层面,则成立了校务委员会

  • 文章九十憶往(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王立哉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九十忆往 诸城枳沟小學 齐鲁书社 济南学生会 诸城县立中学

    王祯字式周(已故)、杨准字端甫、李仁藩字者安、王衢字幼眉、徐智民字子明(已故)、王泰岫字云屛(已故)、王泰岷字蜀屛(已故)。虽经数十年离乱,且各为生活奔忙,仍不时前来舍间看望,亲如家人。此等尊师重道精神,使余老年之忧寂生活,慰籍殊多。民国七年,小儿铭降生,使此辛勤淸苦家庭,凭添不少喜气。内人上顺公婆,下育子女,克尽妇道,余可专心校务,倍感劳而无怨。⒌诸城县立高等小学:党务中心时値欧战方罢,日本乘机占我靑岛及胶济铁路。北洋政府昏瞆愚私,内政外交,一筹莫展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