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原则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遂以彊」的商君思想研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柳雲  出版时间:1977-10-15
    关键字: 商鞅变法 准绳 曉諭原則 功效原則

    有上也;然则天下之乐有上也,将以为治也,今有主而无法,其害与无主同;有法不胜其乱,与不法同。天下不安无君,而乐胜其法,则擧世以为惑也。夫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所谓「辟以止辟,刑期于无刑」,(书经君陈)亦古代立法之旨,未可以严刑峻法苛责商君也。2平等原则商君曰:「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

  • 文章鄭和爲何賜姓「鄭」而不姓「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郑和 赐姓原则 郑和赐姓研究

    问:近读郑和传,知郑和原来姓马,因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请问:古时天子赐姓,有无原则?为何赐姓「郑」而不赐姓「朱」?(台中·戴礼)师大历史系教授王家俭答:一、古时天子赐姓,有无原则?天子(或诸侯)赐姓之事,我国史籍很早即有记载,翻阅「左传」,即知不乏其例。赐姓原因大体多由帝王对臣下的喜爱,或为酬报其功劳而起。在上者既因此而示恩宠;在下者亦由之而倍感荣耀。于是日后遂相沿成习。非仅行之于君臣之间,甚至朝廷还将之扩大,作为笼络外族的手段。如同唐之赐姓于沙

  • 文章清初詞曲理論家—李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傑—  出版时间:1969-10-31
    关键字: 笠翁其人 填词原则 戏剧理论

    定的二十二个原则。我们如将这些原则加以归纳,可得出下面几个要点:㈠他把诗、词、曲三者,作一简明的区别。这三者的区别,在表面上看来,好像并不太难,因为这本是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是,事实上如专就体裁来作为区别的准绳,显然是不够的,有时且很容易发生困难。譬如词中的「生查子」(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靑衫袖。」——宋、朱淑贞),在体裁上便很像唐人诗中的两首五言绝句;而元代散曲中的「天净沙

  • 文章老子修養身心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老子 修养身心 道德内涵 修心原则

    瑞金 杨远岷一个人想要立脚社会,除应具备谋生知识外;更需有高尙的道德,约束行为,方足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取所需,各供所求。和谐生活其中,生长茁壮,成就事业。故身为人类的我们,不但要吸收知识,同时要注意本身的道德修养。一般人都认为老子主张弃圣绝学,反对礼教,藐视道德。其实,这是就其表面的观察(道德经中甚多愤世嫉俗之言),若深一层加以硏究,他不但注重道德,并且提出了许多修身的道德项目。另外,他不仅注意修身,更创言修心,揭示了不少修心的原则,以安心神,裨益

  • 文章川康整軍會議開幕致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8期  作者:劉湘 出版时间:1965-10-01
    关键字: 川康整军会议 整军原则 善后问题 编余官兵 刘湘

    今天是川康整军会议开始的第一天,所有关于整军的问题和办法,业经何部长训示明白,个人本来没有话再讲。不过川康整军非常重要,所以本人在今天开会的时候,有几点简单的意思,向各位报吿一下:㈠川康整军原则,早已由中央规定,川康各级将领一致复电敬谨接受;本人虽因病体初愈,恐中途不胜跋涉之劳,但因整军会议的重要,必得亲自到重庆来参加,使个人对于整军之顺利进行,稍有裨益。我觉得这次川康整军一事,是国家必然的要求;同时就:我们国家的观点上看来,觉得国内种种力量都不能增进

  • 文章谭延闿论为政做人处事三原则——规劝唐逆生智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戴重遠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谭延闿 处事原则 唐生智 人物书信

    民十五,我读中学时,长沙报纸登载谭祖安先生规诫唐逆孟潇(生智)的一封书信,迄今四十余年,未尝或忘。一方面固由于该函文字之典雅,另一方面则由谭公所提示之从政、做人、处事三原则,均属至理名言。如从政方面:「得人以付之,竭诚以莅之,自当有效。」做人方面:「赤心以忧国事,小心以事友生。」处事方面:「天下事本难尽如人意,人之意亦各有不同,惟大智慧人乃能深观其通,务其大远者而不屑于目前。」不朽之言,永难忘怀。玆以该函有关世道人心和革命故实,爰录如次,以供读者,惟凭

  • 文章蔣院長革新行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07-30
    关键字: 蒋经国 革新行政 十点原则

    行政院长蒋经国,于六月八日上午在院会中提示十点原则,要求各级行政人员切实遵守:①为节省国家财力,用之于各项必要建设,各级政府除已正式列入预算者外,均应停止建筑办公房舍。②各种公共工程之开工与完工,可以公吿方式行之,不必擧行任何典礼仪式。③各级政府机关,派员出国考察,或参加国际性会议,事前须有周详之计划,其所派人员,以具有各类专长,精通外文为主要要求。④各级机关,应不作不必要之视察,如确有必要,则视察人员到达视察地区,不得接受任何招待,被视察之机关、学校

  • 文章編修族譜面面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陳湧濤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族谱 编修事项 概念简介 衡量原则

    含其他各姓,昭穆是辈序,表示长幼,通常一个字来代表辈份,合乎简单原则,例如大埔三河镇陈姓昭穆「……任,贤,圣,才,以,光,尚,志……」。旅居香港年高德劭之陈凤翔先生名贤,贤字便是昭穆,在台已故之前侨联秘书长陈以令先生,以字便是陈先生的辈字。再如大埔桃源镇陈姓昭穆为「世,弘,其,元,有,选,儒,珍,文,章,华,国……」在台已故国中校长陈华聪先生,华字便是辈字,此一沿袭已久办法值得保留。五、人物事功:族谱通常记载子孙繁衍,人口分布支房别为主,对人物事功之记载则

  • 文章百忍樓與百忍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百忍楼 百忍歌 历史建筑 处世原则 民间传说

    除在田间耕作外,还以肩挑为生。一次在往高陂挑担时,在吊梨坳凉亭拾到一支二尺长的精致烟筒,遂在凉亭等候失主。后果有一人来寻问他有无捡到一支精致的铜烟筒。协强公答道:「铜的没检到,金的倒检到一支。」当失主说明未敢直说的原因后,协强公当即予以奉还。失主原是一富商,见他忠厚老实,遂资助协强公开办油行,后又办烟厂。发家致富后,遂在百侯建「百忍楼」、「积庆楼」及「德星堂」。协强公之所以会用「百忍」为楼名,是因为自己处于弱房,根据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原则,希望儿孙要谦躬

  • 文章方哲卿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方哲卿 政商往事 行事原则

    「登山送日,开户瞻云,体天道之融融,何物我之相分」。其契许之深,可谓至矣。虽然如此,但先生并非消极遗世,淸净无为,晚年病风,曾以左手撰「方家的故事」一书,略两万余言,复手写钢板油印一厚册,分与儿女,内容坦率诚挚晶莹,处处发人深省,实为最佳义方之敎,玆录其「做人做事所注意的原则」八条,以见先生思想涵养之一斑。「学问为济世之本」,凡于我有益的书籍,应尽量阅读,尤其是四书,孝经,我们应该必读、熟读、体验、力行。凡与社会人类有益的事,我们应尽能力去做,切勿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