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发展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自序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8期  作者:張研田  出版时间:1982-01-25
    关键字: 农业政策 农业发展 土地改革 历史

    农业发展与农政措施,所撰论文比前两时期为多。本集所收论文亦以第三时期所撰者为主。总计农业政策第三时期,连同第一、第二时期所发表的专门性的论文不下五十篇,本集所收论文仅十一篇,约八万言。之所以如此紧缩篇幅,原因是要严守自定的选辑标准。第一、所选论文均为政策性的文章,且各文之间彼此互相配合照顾;分开来看,每一篇自成独立的文章;合起来看,每一篇只是全书的一部分,由部分构成全体,相辅相成。第二、所选论文均具有可读性;不但可供专家学者阅读,且可供执行政策者参考,乃至一般

  • 文章風雨滄桑鬧春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十里荷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闹春耕 农事习俗 农业发展

    在河南省内鄉縣衙“古代縣官職權”展室裏,有縣令“打春親耕”的泥塑場景,這是古代鬧春耕農事習俗的一個眞實的縮影,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刻的社會内涵。在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爲主要特徵的舊時代裏,農業的豐歉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無農不穩,無糧則亂,這是歷代帝王鞏固其統治地位的共識,大都“崇本(農業)抑末(工商業),獎勵耕織”,雖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社會的進步,但其重視農業,固本資治的做法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古諺道:“二月立春雨水前,拉土送糞整田園;打井開渠...

  • 文章寧波家常海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宁波 农业发展 家常海鲜

    家常海鮮難得美味鄕前輩周啓範先生有一篇「寧波的海鮮」登於去年的聯合副刊上,讀後頗有所感,深覺長一輩人在靖平之世,生活裕,地位高,衣食享受亦高人一等,文內所形容之各種「吃場」(甬語味道之意),亦均高一級的享受,與我們一般田舍小民的平時吃食,大不相同。乃也借本刊一角,來談談昔日家鄕家家戶戶隨時準備的家常海鮮,或許平民化一點,但恰是目前市上難得見到的海鮮美味。泥螺沙蟹海蜇頭泥螺在寧波非館子內所備有,純粹家常下飯,目前臺北南貨店內可以找到,一小瓶三兩餘約三百元,...

  • 文章昆明的寶珠梨和大明石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張家豪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昆明特产 宝珠梨 大明石榴 农业发展

    老友田君,日昨自美返國,特地送我六個石榴,外表碩大,亦很中看。但友人走後,我迫不及待的拿一個剝開一看,不但枳實肉為白色,顆粒又小,我摳了四、五粒丟進嘴裡,才一嚼,即酸得我不能忍受而隨口吐掉。這真如「賣柑者言」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由此了見,外國的月亮並不都是「圓」的。但這是老友老遠攜來的禮物,雖難如人意,然其誠可感。想想看,單槍匹馬出國,大包小包,進出機場多煩。老友多年才返國一次,在台的親友至少有十來個,帶這些禮物多難呀!因而,我和内子們衷心感激。就...

  • 文章閒話發展五華農業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作者:魏壽先 出版时间:1994-12-31
    关键字: 地理环境 技术改良 农业发展

    改良家乡农业,可效法台湾农业政策,拿台湾改良技术为范本,先培养农业专门技术人才,奖励在乡有志青年,致力研究生产改良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才有希望改善农村生活,摆脱饥馑,使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农民才能过如意生活,亦可减缓青少年逃离农村拥向都市,追求发展之人潮,缩短城乡发展贫富之差距,效果必能立竿见影,裨益匪浅。惟据胡叔良先生卓见,认为:五华气候土质与台湾相异,农业技术人才之培育,非短期所能克服,値得研究探讨,台湾农业发展,先由农复会任用专门人才,研究如何

  • 文章開放潮湧涇河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0、51期  作者:孫志中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平凉地区发展 资源开发 招商引资 农业发展

    金秋十月,平涼漫山遍野的梯田,宛如一帶帶碧綠盤山而去,綿延不絕。而遍布山川的樹木,分明已染上了生命最絢麗的色彩,黃的如金,紅的似火。這一切使人感覺平涼這塊豐收後的大地上,正孕育和勃發著一種新的生機。能源化工基地成形隴東平涼具有豐富的資源,僅華亭煤礦探明儲量32.7億噸,佔全省煤炭儲量的54%,是我省最大的煤炭基地。此外,境內陶土、坩泥、石灰石、石英沙儲量,也很可觀,潛力巨大。近幾年來,全區以煤炭開發為依托,積極建設平涼能源及煤化工基地,開發步伐,節節攀高。截止...

  • 文章大埔湖寮文明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湖寮文明村 农业发展 文化教育 福利事业 乡亲捐资

    湖寮鎭長教村地處縣城東北部,距城區五公里。地靈人傑,鐘靈毓秀,人文薈萃,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今天,當人們踏進長教村,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山青水綠,路暢橋通,黌宮巍峨,房舍嶄新,林茂糧豐,安居樂業的面貌,該村一九九八年被縣政府評爲文明村。然而,它是怎樣在這二十多年來乘開放的風潮,改變原來貧窮落後面貌,一躍成爲文明村的呢?最近,筆者訪問了長教村組長廖兆開先生作了介紹。長教村三面環山,其中有麒麟獻瑞,鳳凰展翅,天虹落水等名山,驥水閃銀光,省道縱貫村中,交通方...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