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事教育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公百歳冥誕紀念文近代軍事教育家——萬耀煌先生(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万耀煌 军事教育 纪念

    民國七十九年農曆二月四日國曆二月二十八日,適為本文獻前發行人萬耀煌(武公)將軍百齡冥誕。上海潘光建將軍,特撰本文,用申紀念;由於潘將軍曾隨侍武公有年,且文學植基深厚,故本文對武公的生平事蹟,敍述如行雲流水,詳盡平實,不獨是修史者的重要參考資料,且可作小説讀,故特分期刊出以饗讀者,並彰武公潛德。 ·編者謹誌·

  • 文章辛酸憶往(十二)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王盛濤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军事教育 婚姻 家庭成员 往事回忆

    考入歩兵學校民國三十一年春四月間,我到廣西全水考入步兵學校受訓;本來軍訓部的命令,規定五十三軍報考人員,到遵義本校報到(當時步兵分三處受訓;共收五隊學員,一、二兩隊在遵義本校,三、四隊在全水西南分校,五隊在西北分校。)不曉得從那裡弄錯,軍部指定我們到西南分校報到。事先我們也不知道,等我們到分校報到時才知道。後由分校主任吳錫祺先生向本校請示,這樣才准我們在西南分校報到。本軍共去四個人,除我以外尙有郭振華、李皓亮和高尙志。我們在三月中旬參加考試,於四月十八日...

  • 文章三寓政策——二十四年三月四日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白崇禧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三寓政策 寓兵于团 寓将于学 寓徵于募 军事教育

    各位同志:「三寓政策」,就是寓兵於團,寓將於學,寓徵於募的一個統一的名稱。關於三自政策,自衛屬於民族主義,自治屬於民權主義,自給屬於民生主義,範圍包括得很廣。而現在所講的三寓政策是專以軍事爲出發點的。我國古時,原是以武功立國,所以歷代對於軍制都很講究。唐虞以來,書缺有間,已不可考,不去說它。至於三代以後,都是寓兵於農,行井田制度,就周制說:方里爲井,井九百畝;八家分耕,中爲公田凡兵車田賦,悉出其中。農民無事則爲農,有事則爲兵,兵農不分。這種制度,就等於現...

  • 文章國父器重李宗黃先生始於護國伐交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李宗黄 军事教育 云南护国起义 故人往事

    李宗黃先生曾受過完全的軍事敎育,而有傳奇式的殊遇。光緖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二月正式入雲南陸軍小學堂,至宣統元年(一九〇九)三月畢業,名列優等。同年四月由昆明出發至湖北武昌,入陸軍第三中學,宣統三年(一九一一)畢業,又隨陸軍第三中學學生三百二十人整隊出發,入保定軍校第一期,武昌起義消息傳至,先生與楊發春、董鉅、尙忠、劉應福等,於九月八日至天津加入同盟會,乘船南下,九月二十六日到漢陽,適値反攻漢口,先生奉派爲督戰參謀,參與反攻序列。漢陽失守,乃順流而下,以督...

  • 文章記龔孟希老將軍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龚浩 人物简传 军事教育 革命抗战经历

    余於龔孟希老將軍浩,久聞其名,綠慳一面。民國六十八年余因探究唐生智一生行事,知孟老與唐幼同學且同事,乃登門拜謁,蒙親切接待,其時孟老已年高九十有二,然精神健朗,氣度謙和,對唐之爲人行事,娓娓詳談,數小時不倦。其後又晉見多次,略知孟老求學,革命、北伐,抗戰各階段事蹟。最近送呈拙著杏園雜綴一册請其指正,閱後邀我長談,深蒙嘉許,數度起辭,始允道別,不料當晚竟成永訣,老成凋殘,令人哀悼,謹將所聞略記於後。一、軍事敎育 孟老將軍爲我國軍官中接受完整正規軍事敎育之極...

  • 文章鶴慶李將軍忍濤傳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李忍涛 军事教育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 印缅边区

    李忍濤將軍,世居雲南省鶴慶縣域內南大街,民前八年八月十五日生,封翁若虛公與季父眞公,乃淸末革命志士,有聲於時,將軍昆季三人,居長,禀賦穎異,家學淵源,幼受革命思想之薰陶,鑒於國步維艱,毅然加入中國國民黨。淸華大學卒業後,繼續留學美國,進維金尼亞軍官學校及其步兵專科學校,研習軍事,以身許國。並在美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任研究員,嗣又轉赴德國參謀本部研習參謀業務及聯合兵種之指揮與戰鬪二年,誠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者也。不僅精研兵學,而對中西哲學與科學造詣亦深,融會...

  • 文章「埔光六十號演習」觀禮後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健元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埔光六十号演习 观礼记 军事教育 黄埔军校

    筆者於民國六十年八月奉令自軍中退伍時,由於戎馬半生,整個青春年華及壯年歲月,都已奉獻給國家;且長久以來,在部隊和軍事單位的大家庭中,已養成一種根深蒂固比較單純與規律性的生活。一旦驟然離開這個大家庭而投身於五花八門錯綜複雜的社會裏,在茫茫的人海中,正像無根的浮萍,毫無憑藉;一時間頗覺手足無措,難於適應!雖然明知這是人事上新陳代謝的措施與國家長遠的政策,但自己的心裏,似乎仍有一些被國家「遺棄」的感覺!因此,心情甚爲懶散,凡事均未採取積極態度。十數年來,除每日...

  • 文章三十六縱隊抗戰史略稿(二)教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三十六纵队 军事教育 教导队 实施情况 抗日战争

    一、前言(一)军事教育的意义「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战斗」。总合这两句话的精义「军事教育即战斗生活」。因为际此动荡的世局,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能永远适存于世界,必须以军事教育的力量来改造全民的生活方式,使其能适合于战斗的要求。这一道理,蒋百里先生也曾说过:「人民生活与战斗生活一致者强,相离者弱,相反者亡。」由此吾人可也知道军事教育是可能适合当时的战斗要求为基准,所以说「军事教育即战斗生活」。(二)军事教育的重要战争的胜利,几全基于军事教育的成功;而非取决于

  • 文章廣東陸軍小學堂之創立及第一期槪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鄧剛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广东陆军小学堂 创立历史 第一期概况 军事教育

    我國自甲午以後,强隣環伺,國勢阽危。爲救亡圖存,整軍經武,於是創辦陸軍各級學堂,以期培育將校人才,蔚爲國用。學制分爲小學、中學、軍官學堂三級。首先在各行省擧辦小學一所,又預定設置中學四所,分駐直隸、陜西、湖北、江寗,並於保定設立軍官學堂,由小學而中學依次遞升,迨至軍官學堂畢業,然後分發到各部隊任職。茲將廣東陸軍小學堂第一期槪況略述如後:㈠第一期由光緖三十一年(公元一九〇五年)九月開辦,堂址設在番禺縣黃捕。㈡是年六月公吿招生,並指示報名地點與及考試日期:考...

  • 文章海軍少將施治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施治 生平事迹 军事教育 人物贡献 追思悼文

    施治將軍雲南省大理縣人氏,生於中華民國十六年六月九日。將軍父汝霖公與母楊太夫人,均爲鄕里望族,清白傳家,敦鄰睦族,仁風遐被,育有子女三人,將軍居中,胞兄、胞妹各一人,均學有專長,事業有成。將軍自幼稟賦聰慧,勤奮好學,事親至孝。民國三十三年先以優異成績考入武昌遷滇華中大學物理系,後因敎育部保送而入國立雲南大學土木工程系就讀。民國三十四年,時値抗日戰爭勝利,百廢待舉,將軍懍於國家重建國防之迫切需要,乃毅然投筆從戎,考入海軍官校三十九年班,四年畢業後任官少尉,...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