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文化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儒家對於戰爭的看法及其所採用的致勝戰略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8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儒家文化 战争看法 致胜战略

    一、前言先秦時代,諸子勃興,有所謂儒、道、墨、法、陰陽、名、雜、農、縱橫、小說等十家九流。在此諸子百家當中,以儒家思想最能切合人心之需要,因能成爲我國傳統思想的主流。然則何謂儒家?簡言之,凡是崇尙孔、孟學說、注重性理之學,並且身體力行之者,即爲儒家。儒家實際上就是敎育家,亦有稱爲樹人的工程專家,其所實施之敎育,乃是以禮、樂、射、御、書、數爲內容,其中有道德、有知識、有技能,使接受敎育者能達到文武合一、德智兼修,亦即使其成爲兼具智、仁、勇三達德之人才。儒家...

  • 文章曲阜儒家文化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4期  作者:高知田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曲阜 儒家文化 “三孔” 名胜古迹

    山东曲阜,是二千五百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孔子的故乡,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经典博大精深、震古铄今的著作很多出自这里。这些著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一,现代研究孔子学说的学院,已遍布世界各地。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圣人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相媲美的。孔府、孔庙、孔林合称“三孔”。建筑气势博大恢宏,与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孔府在曲阜城中。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后裔居住府第,称“圣府

  • 文章儒家文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譚舯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文化 历史演进 台湾 主要内容

    在辉煌璀璨、蔚为大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处于主体和核心位置的当属儒家文化。自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算起,儒家文化已绵延发展达两千五百余年。儒家文化以其精湛厚重的思想内涵和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始终占据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主导,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对中华文化特质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迁,儒家文化也历经文化和曲折。从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

  • 文章孔孟之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孔子 儒家文化 易经

    一、前言中國的一切學問,都是以易經爲根源,是極高深的。易經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聖人的集體創作,是闡明宇宙及萬物生存進化的動變原理之巨著。其應用首先從天文、氣象、曆法、季節等方面開始,降及孔子在贊易中,始將天道與人道貫通起來,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前句爲天道,後句爲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說:「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來。儒家的思想,即根據易經的道理加以闡揚,與人生日常生活關係密切,是知易行,...

  • 文章薛宝钗与儒家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薛宝钗 儒家文化 封建传统

    学识渊博来看,林黛玉比薛宝钗要稍逊一筹。因为宝钗文化功底之厚实、文化敎养之完善、广阔,无论是林黛玉、史湘云还是薛宝琴,是没有能赶上和超过她的。不管是风流还是文彩,在那「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情于女儿的时代,这朵「艳冠群芳」的牡丹,是当之无愧的花王。薛宝钗自小受过高深的文化敎养和儒家文化的薰沐,她对子集百家、诗词歌赋、书画琴棋、禅学医理,是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也无所不精的。她就是以自己的博学精通和才艺,才能摘取这块「艳冠群芳」的金牌。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时

  • 文章零星的回憶(續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破音字 儒家文化 幼年回忆

    (三十二)破音字童年讀私塾老師敎「論語」。至「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特別提示「『孝弟』之『弟』,當讀如『替』()。」並在「弟」字右上角,用硃筆畫箇半圓形。而且說:「這叫做『發唸』」。接着在「鮮」字左上角,也畫半圓。「這箇『鮮』字,當讀如『選』(),也是『發唸』」。後來到省立第八師範讀書。國文課本,選有「論語」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章老師說:「『風乎舞雩』之『風』,當讀如『諷您。()這叫做…」我以爲機會來了!連...

  • 文章總統祭孔的時代意義

    来源期刊:《武進鄕訊》 第478期  出版时间:2009-10-05
    关键字: 孔子诞辰纪念日 祭孔 孔庙 儒家文化

    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今年馬英九總統到台南孔廟擔任祭孔大典主祭,弘揚儒家文化精神。國家元首祭孔在正史上早有所見,公元前一九五年,漢高祖劉邦以太牢之禮祭孔子墓,並封孔子九世孫爲奉祀君,代表國家祭祀孔子,開創歷代皇帝祭孔的先例。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歷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讀經。唐、宋時代都有祭孔大典,用八佾舞,明清定制,每歲仲春二月及仲秋八月上旬之丁日,恉拂曉祭孔。馬英九以國家元首祭孔,沒有違背歷史上祭孔的儀禮,而且每一個朝代可以有自己的作法,不一...

  • 文章試談劉邦對漢文化的貢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孫艷玲 劉恒心 杜朝斌 張道華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刘邦 汉文化 关中文化 楚文化 儒家文化 民族关系政策

    兩千多年前,東方的漢帝國和西方的羅馬帝國被稱爲世界兩座文明的燈塔,中國的漢文化和羅馬文化也被譽爲照耀世界文明燦爛的明珠。這一偉大漢帝國和漢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出生在今江蘇省豐縣的漢高祖劉邦。所以歷代史學家稱劉邦爲「漢祖」,或「漢之始祖」。(豐縣金劉寨村的漢皇祖陵園內仍保留著古代兩塊殘碑,一碑刻「西漢高祖,豐邑西北隅離城十二里力村疃」,一碑刻「漢之故里何爲有菩薩祠之建也」的字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撰寫的《沛上原廟碑銘》文中稱劉邦「天復堯緒,鐘鼓于劉,赫矣漢祖,...

  • 文章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與世界大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傅亢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民生主义 大同理想 社会问题 儒家文化

    中華文化道統綿亘五千年,源遠流長,經過兩次集其大成。孔子稟承聖聖相傳的道統思想、贊周易、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吾道一以貫之」,以道統思想。貫注於六經,永為天下法。所以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文化道統的重要性可知。二千五百年以後,國父孫中山先生又集其大成。繼承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列聖道統思想而有三民主義的發明,以創建中華民國,以促進世界大同。國父親書「禮運大同篇」的墨寶是人類社會最崇高的境界,也是中國古代政治哲學最高原理。在禮記禮...

  • 文章清徐走筆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王進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清徐古城 自然文化 儒家文化 佛教文化 吏治文化

    秀丽的自然文化;深山蕴奇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和刚正清廉的吏治文化。清徐西部诸山,风景各异。仁山奇幽,朝夕生雾,变化万端;中隐山,四周高峰,其山中隐,碧涧萦绕,水中纹石可数,古有中隐寺;凤山中峰高峙,双抱如翼;狐突山,有晋大夫狐突庙,为县之镇山也,古时产青铁,宋因以置监,又名马鞍山,其旁有童子庙,隋《图经》云:「北齐天保七年,有童子数人放牧,见山上巨石,遂发心建佛像,高一百一十尺。」白石山,有水,自峪中出,合平泉,曲流十里入汾河。「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