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身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项城王将军修身上海抗日光荣胜利之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王丕儒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修身 将军 抗日战争 战火

    一、民国廿六年九月十五日淸晨正五时:陆军第卅二师师长王修身亲率爱国勇士进入上海第一线,左自新开河,火烧场,大朱宅、小朱宅区;右至国际无线电台之线的既设阵地。该师属陈诚兵团,归王东原指挥,左翼为罗卓英军,右翼是胡宗南部,我当前之大敌,为日寇第一第三两师团之主力。二、同年九月十六日淸晨正五时:我时旅、高旅两旅长来报吿:日本军阀,步砲联合之敌,约五千余,砲廿余门,已向我时旅、高旅展开猛烈之攻击。王师长即令两旅长对敌人迎头痛击,并令砲兵营长王祥龄,以密集炮火支援

  • 文章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談「慎獨」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4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孟子 养性修身 孔子 《大学》 《中庸》

    完整的「理」。孟子揭示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知道从这四种善端扩大充实,「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就如同火一开始燃烧,自然愈烧愈旺;如同泉水开始流出,自然不停地畅流。能从这四种善端确实扩大充实,足以保全天下;不能扩大充实的人,连事奉父母的能力也不够。这四端都是人的良知良能,孔、孟引导人养性修身,就是引导人要从这不待思虑,自然而然而且持续不断的良知良能,去体会、去修学、去发挥、去扩充,是眞正无为而无不为的修道法门。一、临深履薄的「战战兢兢

  • 文章編「金家傳家家範」述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金谷園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历史 传家家范 修身 治家 事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吾国古训,治国应由修身做起,朱子家训?治家格言,古时为每个家庭奉为圭臬,至家齐国强。如今时代变迁,功利主义嚣张,社会风气败坏,因家庭观念淡薄,使家敎失去尊严,由于个人心理健康发生问题,进而使家庭敎养无从发扬。吾人应以培养个人心理健康作起,家敎才能振兴,家庭为社会的一个群体,社会风气之能改善,端赖家庭道德重整,个人为家庭的一份子,个人致力修身,家庭贯彻整饬,社会风气则可扭转矣。笔者于岁次乙丑年间,逢甲子生辰之日,孩子们要求我将全家

  • 文章朱玖瑩習字與讀書養氣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朱玖莹 习字读书 修身养性 书法之道

    要,不但自己修身养性,还能造福周围的人。书展结束后,朱老先生预定以一定时间,伏案挥洒,提供楹联一千幅,捐献史博馆,再分赠我驻外机构、侨校侨团及爱好我国书法的国际间博物馆、美术馆及学术机构等,作为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之用,朱老先生盼望大家提供楹联文字的内容,共同开展国运。(注:朱玖莹先生行书条幅)

  • 文章我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凌承緖 出版时间:1973-10-02
    关键字: 哲学思想 修身治国 学者观点 历史资料

    穷理求成之程序。「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最有系统之政治哲学。唯仁为德本,故明德必基于仁义,所以文王发政重在施仁,孟子对梁惠王曰「惟有仁义而已矣。」孔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

  • 文章總理孫中山先生的道德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符滌泉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孙中山 道德观 传统道德 仁爱 修身齐家

    符滌泉先生,益陽人,曾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局長、行政院副秘書長等職,現任行政院顧問、中央日報主筆,為嚴前總統曁孫院長文告講稿執筆人·編者·

  • 文章古典氣功與雲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云台 彭祖 《搜神记》 刷灰桥 研习气功 修身养性

    朝阳气功学习班所学的天地功,就是其中的一支。古代的读书人,他们也硏究气功,人们把它称做「儒家气功」。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孔孟学说,以《易经》为指导,强调专心致志,意志专一,呼吸细长。认为如此,「耳之不闻,心亦能觉」,主张绵长呼吸,修身养性,袪病延年。道、佛、儒三家气功,均属静功。此外还有动功,人们称它为「武术家」气功。他们强调「内炼一口气」,以气发力,以力壮筋骨,「太极拳」、「八卦掌」、「潭腿」都属于这一种。气功,不论动、静,云台地区代有传人,山上的高僧名道,自不必说

  • 文章「其介如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6期  作者:蔣經國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日月潭 治学修身 伟大人格 悲痛缅怀 道德实践 其介如石

    总要指示治学修身之道。记得六年前,父亲在此为我讲解大学和中庸,认为大学一书不仅是「初学入德之门」,是一种方法论,而且是一种做人做事成功立业的大道理大学问,所以「敎人治人的人,无论就知识范围的敎育方法,或就道德范围的政治哲学来说,都不可不懂这大学之道」。而中庸阐发的道理,可说是一种本体论,大学与中庸两者要融会贯通,因为这两本书「乃是一部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参证,不仅是心物并重内外一贯,而且是知行一致的最完备的敎本」,所以要称之为「科学的学庸」。父亲要我领悟这些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