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复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太平寺重新開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1期  作者:徐中業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太平寺 温州鹿城 旧址修复

    余人,规制日臻完善,后因地处军事关卡,时局不稳定,屡为兵营侵占。清康熙初为抵御耿精忠据闽入侵,开始驻军;抗战期间,国民军卅三师及一九四九年后温州均分区部队也都据此驻军,而佛音久绝!随着改革开放,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人民生活提高,社会各界动议修复千年古刹,得到国家,政府宗教政策落实批复,同意在旧址修复。自二〇〇三年二月吉日奠基起经历三年余,迄今全部落成。全寺占地二九三三五平米;建筑面积八〇〇〇平米,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配殿、僧舍、讲堂、斋堂

  • 文章唐陶俑「復活」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蔡文怡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唐陶俑 陶俑修复 史物馆

    一箱支离破碎的瓦砾,经专家细心修补之后,使我们能够重睹造形美妙的唐代乐舞俑。有人说:「这项工作是从废物中寻宝。」这批陶俑共计十八个,最高的四十八公分,最矮的也有三十二公分,其中有六个乐俑,十二个舞俑,修复之后,个个亭亭玉立,姿容秀媚,目前陈列在历史博物舘一楼,吸引了无数参观者。(注:唐代乐陶俑破损及修复后的情形。)陶俑是唐代时人的殉葬品,用以炫耀路人;殉葬的陶俑均摆置在墓穴内甬道两旁,所以出土的陶甬也都是成双成对。在这六个乐俑里,其中两个左手挟鼓、右手拍

  • 文章修复「女娲皇陵」工程破土开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劉北鎖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女娲皇陵 开工修复 呼吁捐款

    修复「女娲皇陵」的工程,十月初一在「中华之母——女娲」的长眠之地——山西省洪同县赵城鎭侯村正式破土开工。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话历史人物。她在远古时期「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断鳌立极」、「烟灰止水」、「制作笙簧」、「刨造婚姻」,是包括「炎、黄二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硏究员孟繁仁多年来考察发现:山西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等地有众多的女娲活动遗迹,证明女娲的主要活动舞台在黄土高原山西;山西省赵城鎭侯村是这位伟大母亲的长眠

  • 文章整治詒穀堂記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诒谷堂 整治过程 宗亲捐资 修复重建

    公元二〇〇二年五月一日傍晚,天气睛好,诒谷堂中厅南片扛梁以北至墙垣、走廊与屛门之间的天面却突然下塌。查其原因,是北片扛梁的榫头被白蚁蛀蚀殆尽所致。事发后,立即引起合屋宗亲的极大关注,一致认为老祖屋乃上祖艰苦创业的遗产,应及时、尽可能依原式样修复。旅居台湾的淼材宗亲来函表示:「修复费用,众家兄弟叔姪每人出一点,我的年纪大,多出,包尾就是」。在淼材宗亲的感召下,大家纷纷献资,计共一万二仟余元。整个工程连同大门坪铺水泥费用约六万元。为加强修复工作,特成立了整修

  • 文章古城再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耿開新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修复沭阳 古城再现 历史演变

    沭阳,昔无城,自明正德六年流寇入境,七年,知县易瓒始筑土城以御寇。万历二十年,知县徐可达议修砖城,工未半而沭河决口,未果。万历四十四年,知县杜从心始成砖城。周八百四十丈,高一丈七尺三寸,东门曰承晖,西门曰宣义,南门曰迎薰,东数十步有小南门曰聚奎,无北门,城如船形。一九三七年,为了便于抗日战争,沭城全部拆除。一九三九年农历正月初九日,沭城沦陷,日军修复。一九四五年秋,日寇投降,沭城为我军民拆除。一九四七年春,国民党政府修复城垣,外加树枝圩。一九四八年春

  • 文章清代黄鶴樓的銅頂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1期  作者:徐明庭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黄鹤楼铜顶修建 铜顶损毁 铜顶修复

    的小头,用钢锯条从细腰那里锯下盗走,砸成碎块,当废铜卖了分赃。后三犯虽被捕获,但这个历史文物毕竟还是损毁了。一九八四年秋天,重建黄鹤楼办公室力图恢复这个铜顶的原貌。根据有关的历史文献和照片经过硏究考证与测算,绘制了复原图,制订了计划,重新铸造球状形的小头,使其与荷叶形托盘上的大头以及第一次被敲掉的顶尖相结合。一一六年前,周天顺铸造这样的楼顶堪称史无前例;一一六年后,修复这样的楼顶同样是缺乏前例可循,难度太大了!谁敢揭榜呢?武汉不愧为藏龙卧虎之地。这一年的十二月

  • 文章江心寺東塔將再現風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唐仁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江心寺 东塔 修复 保护 文物管理

    省考古研究所听取修古塔的情况后,已同意承担东塔修复施工设计任务,并严格按照北宋年代东塔的原状,绘出东塔复原图市文物管理处正在积极筹集资金。(唐仁)(注:上为省考古研究所绘出的江心屿东塔复原图。)

  • 文章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温州文天祥纪念馆修复开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文天祥 纪念馆 修复开放

    本刊温州通讯)始建于1482年的江心屿宋文信国公祠(文天祥纪念馆),经重新修复、充实展品并已于新年正月初一起向游人开放。文天祥系宋朝爱国名将,曾被授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并于1276年历经艰险渡海来温,在江心屿留居一个月,期间题写了《北归宿中川寺》诗,以表达复兴社稷的决心。1278年在广东潮州五坡岭抗敌,兵败被俘,于1282年慷慨就义。为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配合爱国主义敎育,市文管处、市博物馆于去年投资修复了文天祥纪念馆内的塑像、壁画、楹联、匾额、碑刻

  • 文章開發中的洪洞歷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李學智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洪洞历山 风景介绍 修复古迹 发展旅游

    編者註:一九三八年胡春霖編「山西名賢輯要」中有「虞舜」一篇,可併參考。

  • 文章新建县修复汪山土库、再现江南豪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方南萍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汪山土库 新建县 程天放故居 修复重建

    决定修复汪山土库,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汪山土库修复工程预计投资四五〇〇万人民币,修复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这一工程也引起了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领导们对我县修复汪山土库、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远景表示乐观。在夏季炎热的日子里,省政协主席钟起煌率提案委员会的同志在市、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冒着烈日酷暑视察幷了解了汪山土库的修复进展及资金运作等情况,对我县及时挖掘、抢修、保护汪山土库这一历史人文景观大加赞许,并表示为将汪山土库的修复工程列入政协委员议案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