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保护共返回1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話是漢語的活化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1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温州话 汉语 保护 方言

    是土话:这种行为实有文化歧视之嫌。温州话语音丰富,声调舒促、高低错落,其音韵美感是其其它方言不能比拟的。客家人有一句老话:「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温州人也是一样,不论是远涉重洋的华侨,或是背井离乡的商家,都抱着一个信念,「宁离祖宗乡,不丢祖宗腔。」无论你走到哪里,一句温州闲话,就能把你我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作为中国文化价值最高的语言之一,温州话有存活、发扬的必要,温州话急需加以发掘、继承和保护

  • 文章無情沙 滾滾而來 莫高窟 岌岌可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莫高窟 风沙侵害 保护措施

    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麓的敦煌莫高窟,不但是中国的国宝,而且是世界闻名的古代文化宝库;然而,长期以来,莫高窟一直饱受风沙侵蚀,且有被风沙吞噬的危险!目前中共已在莫高窟建起永久性的保护措施——三百六十四个石窟新装了铝合金门窗、九十四个对外开放的石窟装上了壁画玻璃屛风,冀能减低敦煌石窟日益严重的「风害」!敦煌莫高窟经年风沙不断,其中尤以春、秋两季强风所带来的风沙最多,有时一天就有十几立方公尺,一年即高达几千立方公尺之多。目前,整个的莫高窟已被无情的风沙包围,而

  • 文章西安城的今昔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2、8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 西安 历史 文物保护

    西安是一座有十一个朝代建都历史的名城,曾经战乱破坏城墙几经修复,又屡遭破坏,如今已经修复,是今天中国大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名城,绕城而流的护城河多十四点六公里长。今天的西安城墙,为明代所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朝开国者朱元璋攻占徽州后,『弃官隐石门』的朱升吿诉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意是要朱元璋巩固地盘、积蓄力量、不求冒进。这个意见,很受朱元璋的赏识。所谓『高筑墙』,就是大筑其

  • 文章故園新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汪大華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白鳍豚保护区 考古

    背鳍的中部,在空中划一道弧,尔后缓缓滑入江波……它们尖嘴中的牙齿、银白色体躯,都淸晰可见。目击者说:它们同电视中播放白鳍豚长相一模一样,大的长约二公尺,小的也有一公尺。(元月九日香港大公报消息)(中国大陆月刊第21.卷第⒋期)二、长江三峡建立白鳍豚保护区武汉三月二十七日消息:湖北省「环境保护局」最近宣布,在长江三峡口以下一百三十五公里的江段上,已建立第一个白鳍豚保护区。这个江段从螺山至新滩口,位于湖北省洪湖市境内。这里河道迂回曲折,河床中沉积著大量的泥沙

  • 文章施琅墓園修復揭幕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施琅陵园 名胜古迹保护

    【泉州同鄕會訊】施琅將軍墓園位於惠安縣黃塘虎窟村西北的鶴頂山南麓,年久失修,頻臨荒廢,經施姓宗親會倡議修復,獲得旅居菲律賓、新加坡、日本、台灣、香港、澳門等地施氏宗親之響應,慷慨解囊,修茸完成,已於七月廿三日舉行揭幕典禮,海內外參加人士一仟餘人。

  • 文章悠悠師生情——憶夏承燾敎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馮堅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夏承焘 旧居 文物保护

    的旧居,作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二〇〇〇年四月二日在夏教授旧居外竖立了两块石碑,碑上所刻的简介称:夏承焘(一九〇〇—一九八六),字瞿禅,当代词学大师。历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校、杭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文学研究》编委、《词学》主编。有《夏承焘集》八巨册传世,词学专著近三十种。其中《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等最负盛名。

  • 文章維護浙閩邊界千年古跡升高分水關舊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高速公路 分水 保护古迹

    位於浙閩邊界的分水關,是福建省福鼎市與浙江省蒼南縣的分界線城牆,建於唐末五代。由於同三線高速公路(由黑龍江之同江市至海南省之三亞市)溫州段之交流道工程,正好碰到分水關古城牆,因爲地貌複雜迴避這古跡困難,經設計人員現場堪測和專家返復論證,決定實施「公路下穿,古城牆在原址上適當抬高」方案。屆時,將遷建與高速公路交叉的五十米古城。根據設計,將順著古牆走向,建一個橫跨高速公路的橋,把拆下的城牆石頭塊按規定編號,照原樣重建,形成一個古城牆跨現代高速公路上的特殊景觀。

  • 文章六百年古剎——最勝寺重現輝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甌頌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名胜古迹 最胜寺 文物保护 古刹

    风声所播,广大群众为此感到震惊。然而拆迁指挥部的拆迁期限非常迫促,不容拖延。在此紧急时刻,居士林管理人员和有关人士多方奔走呼吁,请求保留文物古蹟。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宗教局、台办、侨办等主要领导,特别是钱兴中市长,都曾在此期间,先后亲临最胜寺,倾听群众意见,一致认为保留最胜寺古蹟,既可为郭公山公园增添一处人文景观,对建设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市政协副主席马允伦,还在三月二十八日投书《温州日报》,提出保护最胜寺古刹的紧急呼吁,在社会上

  • 文章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千年古樟濒临死亡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衡之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千年樟树 保护 落实

    文城县黄坦镇稽垟村有棵千年樟树,现在它的树干都枯掉了,濒临死亡。」这棵樟树位于稽垟村小学旁。钉在树上的古树名牌表明,它的树龄有一〇〇〇年,保护等级为国家一级。樟树主干已经空掉,根部有小虫。它顶部的四根大枝干都已干枯,这几根枝干平均有水桶般粗细。「这棵樟树要十个人才能将它合围。几年前还树叶葱翠,现在的叶子已是稀稀落落。」村民朱先生说,五年前,它的一根主要枝干开始干枯,几年下来,陆续扩展枯萎。文城县林业局负责人接受访问时称,这棵千年樟树存在的问题,他们已接

  • 文章【湖北之光】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0期  作者:吳漢仁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麋鹿简介 自然保护区概况

    文◎吴汉仁《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注:石首麋鹿园界碑)(注:石首保护区的大门)「麋」是中国原生动物,在中华古文明中,麋始终被当成一种灵兽与吉祥动物看待,因为麋具有温柔敦厚的特质与旺盛的生命力,国字中「庆」、「丽」以鹿为部首,都与麋有相当的渊源。楚辞《九歌·湘君》:「麋何为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注:「麋,兽名,似鹿而大,当在山林。」白话的意思:屈原认为「麋不应该只是在庭中(独处)的动物」,可见距今两千四百年以前,荆楚大地就有麋这种

共117条记录 1/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