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风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杭州歳時習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張玲慧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杭州 岁时旧俗 传统风俗

    杭州舊俗,歲時令節,率有樂事,以爲文飾。緣情寄興,禮寓其間。千百年來,蒸爲習尙。故今雖改行國曆,而民間積習相沿,每逢舊曆歲時,仍循舊俗。無害於政,有懌乎民,餼羊不去,庸亦何傷。茲故擇其今尙循行之擧,一依舊曆歲時,爲敍次之。正月元旦 一歲之首,家家放爆竹慶賀,大門一律換新聯,或貼門神。內室亦貼各種圖象,或吉祥聯語。凡有門處又各貼以彩符,曰紅錢。自元旦起,親友互拜新年。客至,款以龍井茶,並獻果盒,或更獻元寳蛋。客有賫於卑幼,謂之答賀,有犒於僮僕,謂之恭賀包。...

  • 文章民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8-06-06
    关键字: 民歌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一爬山豆,爬山娘,爬去爬來去望娘。半夜聽得河水流,我娘一去不囘頭。二艷山紅,朶朶開,爹爹接倜老奶奶,脚又大,嘴又歪,梳個毛纂往前栽。三么妹乖,嫁秀才,轎轎去,馬馬來。白綢衫,緞子鞋,莫得么妹那裡來。四三月裡,桃花紅,桃子開花李子紅,李子樹上掛燈籠,風吹燈籠團團旋,火燒燈籠滿天紅。五瀋老鼠,夜夜來,鍋裡熟的角角米,灶裡燒的把把柴,又鄺骰子又打牌。六大老爺,上任來,要請客,要請梂子客,張秀才,王秀才。吃不奶胎濶七麻雀麻雀打筋斗,一打打在孃孃後門口。我問孃孃那...

  • 文章嘉興連四蕩的網船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浙江嘉兴 莲泗荡 网船会 传统风俗

    嘉興的東北境有個連四蕩,距城三十里。所謂連四蕩是數個湖蕩相連而成,廣達五千四百餘畝,爲嘉興最大之湖泊。縣屬王江泙鎭在其西,相距祇三里之遙。蕩之西邊有間劉王庙,只知是:「上天王劉」可能是劉猛將。惟大家只稱爲連四蕩「大老爺」。庙雖不大,香火之盛,亦江南所僅見。有如台灣之有媽祖,燒香客大都爲船幫中人。每年淸明節,爲劉王賽會之期,前去膜拜的善男信女,大半是水上客,而尤以捉魚的網船最多,所以稱之爲「網船會」。東至上海浦東,北至蘇錫一帶,水上作業的船幫,都要來進香朝...

  • 文章民間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8-10-06
    关键字: 民间故事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東坡生平,幾次受過王荆公的愚弄,一日荆公對東坡說道:『巫山三峽的水,有上峽,中峽,下峽不同,我要你去取中峽水一瓶,趕取囘來復命』,當時荆公當朝,聲氣赫奕,東坡怕他威嚴,不敢不行,由四川買舟順流直下,舟抵某處,遠見兩岸峭壁嶙峋,懸崖萬仞,而水流湍急,一瀉千里,詢之舟人,卽巫山三峽之上峽也,東坡此時,身在舟中,觸景興懷,忽憶及唐人詩高聲吟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按此詩卽李白早發白帝城)剛吟罷這四句詩,問舟人道『到...

  • 文章長樂鎭陽明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7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78-07-06
    关键字: 长乐镇 阳明庙 传统风俗

    長樂鎭百分之九十係錢姓子弟居住,全鎭有十庵十廟十祠堂,只有陽明廟位置在長樂鎭東北約五百公尺的郊外,這座廟於民國十多年時算最新式的廟宇,而且規模也不小,屋頂有雕刻的龍鳳人像,大廟前面,嵊長公路未通車以前(卽嵊縣至長樂必經的大路),門前有貞節石坊多座,這座廟的沿革史,因筆者離家太早,不十分淸楚,只有兩側房塑有一至十殿閻羅王,並有活無常,死無常,右手皆拿着繩索鐵鍊,據民間傳說,入將死的時候,靈魂會被無常吊走,在人世間如若做了壞事,死後到陰間就要經過一至十殿閻羅...

  • 文章中華民族的根——家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家谱 传统风俗 中国族谱

    塡寫家譜一事,曾經羅香林先生等學者提倡過,但近年來,似乎又被淡忘了。使人感覺到非常遺憾!去(69)年十二月八日,忽然發見聯合報第二版有一條消息,標題是「學者專家倡議塡寫家譜活動」。這一消息,很使人感到興奮。塡寫家譜,可以使人產生一種愼終追遠的感情,和喚起民族團結的意識,而與中華民族的傳遞,有極爲密切的關係。謹節錄羅香林先生所著「中國族譜硏究」的「緖言」如次,以供參證。「族譜爲中國史籍之一類,與中國民族及文化之維繫,關係甚鉅,顧近五十年來中國歷史學界,則多已...

  • 文章名人植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顏立水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名人种树 传统风俗 历史故事 古树简介

    (注:同安蓮花鎮溪村明代葉文吉公手植「海紅豆樹」樹齡逾五百年。)(注:同安塘洪鎮郭山村唐代郭子儀之孫郭鎔所植,「樟樹」逾一千二百年。)(注:同安五顯鎮後龍村明代「楓公」樹齡逾五百年。)(注:同安南門橋外南宋賈似道手植的「重陽木」,樹齡逾七百年。)植樹與美化環境,調理身心,健康長壽,增進友誼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古往今來,名人植樹,已成傳統。泰山岱廟,有相傳漢武帝手植的漢柏;曲阜孔府有「先師手植檜」,蘇州拙政園有文徵明手植紫藤,廬山白鹿洞有朱熹手植的丹桂...

  • 文章棗陽風物雜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风物杂记 传统风俗 宗教信仰 菜肴

    一、引言作者一九四六年初中畢業,考取湖北省立襄陽師範學校,離開家鄉,負笈襄陽,輾轉到台灣和美國,最後定居新加坡,四十一年後,一九八七年第一次從新加坡返鄉探親,發現年少時的棗陽,跟現在的棗陽很不一樣,一些舊有的事物,已成歷史,現在沒有了。棗陽文史資料委員會,一九八九年開始,出版《棗陽文史資料》多輯,收集棗陽資料,極有價值;棗陽風物,多彩多姿,具有地方特色,為吾鄉歷史寶礦,蘊藏仍富,值得開採。作者根據個人當年所見及相關文獻,綴輯二十條,拋磚引玉,希望鄉親,各...

  • 文章新疆風物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柏容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新疆 少数民族 牧区生活 传统风俗 丧葬礼仪

    我來自新疆。每當我說出這兩個字時,人們的表情却相差無幾:先是驚訝,後是讚嘆。他們認爲新疆是一個又神秘又遙遠的另一個世界;他們認爲新疆是一個「謎」。這種表情和心情,我十分理解。因爲當初,我是懷著這種心情去認識她的。可是,一去就是三十年。我不但認識了她,我更熱愛她。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近兩年的統計,發現有四十七個民族。維吾爾族是這個地區的主體民族,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别克、滿、達斡爾、塔塔爾、俄羅斯等十二個民族在新疆居...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