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伏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谒太昊伏羲陵兼谈太极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李祥英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太昊伏羲 太极拳 伏羲 太极

    因为第二次返里省亲,行程与内子瑞贞商定由香港直飞郑州,所以上午九时三十分台北起飞,在香港过境当天下午安抵河南郑州机场,顺利通关后,早有外甥专车等候,提取行李直驶郑州国际饭店休息,翌日专车濬县家鄕,开始扫墓及会晤亲友返鄕活动,一切尙称紧张愉快顺利,以预定行程拜谒,对我中华民族有伟大贡献,上古祖先太昊伏羲陵。伏羲陵位置河南淮阳县(古宛邱、陈蔡、陈州),位于黄河流域、黄淮大平原、河道纵横运输方便,主要河流有黄河、沙河、蔡河、嘉鲁河等,眞是发展渔牧、农业好地方

  • 文章中原书法家简话伏羲一画开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程元龍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三皇 伏羲 文献考证

    无端凿破乾坤秘祸始羲皇一画时㈠ 前三皇:三皇之说有六。一日:天皇、地皇、人皇。二日:天皇、地皇、泰皇。三日:伏羲、神农、女娲。四日:伏羲、神农、祝融。五日:燧人、伏羲、神农。六日:伏羲、神农、黄帝。不论究以何说为是,但凡能指出名氏者,均有伏羲在内。即天皇、地皇、人皇之说,亦云伏羲即「人皇」。淮阳一带即称伏羲为「人皇爷」。现在只有第二说无法肯定内中有无伏羲。故伏羲为三皇之一应无问题。㈡ 伏羲画卦:伏羲画卦一说,见诸易经,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日:「古者包羲氏

  • 文章山東古志略(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楊道平  出版时间:1981-12-20
    关键字: 山东古志略 伏羲 女娲 先祖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深遠,鮮出其右。而有書可紀者蓋自伏犧氏始。伏犧又稱庖犧,宓犧,太昊,皇雄。依照歷史推算,約生於紀元前四千三百六十年左右。出生在山東魯西地方,據太平御覽七十八,引詩含神霧云:「燧人之世,大人跡生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宋均解說:「雷澤地名,華胥伏犧氏母。」水經注瓠子河注,及左氏經都指雷澤北,城陽故城西北十餘里,卽華胥履大人跡處。按雷澤,城陽均在魯西曹州定陶一帶,依上說,應釋爲:伏犧之母華胥,經追隨(履字解)一男子,行跡至雷澤合,而生伏犧...

  • 文章河南是中华文化的揺篮——伏羲是中华民族的鼻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河南 伏羲 中华文化 起源

    自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展开以后,各省热心人士纷起硏编地方文献,如江苏、湖南等文献刋物相继出版。独河南文献名为中原文献,不见冠以河南二字;为什么以中原代替河南?这问题常在脑际盘旋,不意这个谜终于在今日的一刹那间揭底了。笔者民国十一年在开封,参观图书舘内陈列的出土古物时,曾想到殷商时代就有这种精制的铜器,其文化定相当的可观,何以在四书五经中找不到痕迹?或者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文字失传也未可知。但是,现在进步了,在殷商以前有黄帝,黄帝以前有伏羲,这历代的文化都被

  • 文章從龍在中國——淺談「龍及龍的傳人」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8期  作者:邦正楊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氏族图腾 龙文化 民族精神 伏羲

    洞」。及喻英雄遭遇困厄毫无用武之地的「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等等,不一而足,举不胜举。龙代表神圣、尊严、威武、气势及吉祥等等诸多正面而积极的意义,无论在人在事或在地都是最好的一面。唯究竟世间有没有龙,堪值探索。果真有龙,却无人真正看见过。(恐龙除外),若说没有,则流传了五六千年龙的传说,从何而来?我们身为龙的传人岂能不知!原来龙的起源是这样的,相传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太昊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市),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为东夷族的领袖,他

  • 文章伏羲王都于山西阳城昆仑丘考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華潤葵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伏羲王都 昆仑丘 神话传说 历史考证

    太皞伏羲王都在哪里?自春秋《诗·陈风·宛丘》:「宛丘之上兮」,《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太皞之虚也」,汉《尔雅·释丘》:「丘上有丘,为宛丘。陈有宛丘」之后,人们多以为即春秋时陈国,现河南淮阳便是当年伏羲「王天下」时的王都。然而,考古证实河南淮阳最早文化层距今仅为四千五百年,相比伏羲所处「裴李岗文化」后期的公元前六千年晩了约三千五百年左右。表明淮阳不是伏羲王都。那么伏羲王都究在哪?从中国上古、中古文化发展总势看,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主要集中在黄河

  • 文章天水伏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2、73期  作者:邊關雪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天水伏羲庙 庙宇建筑 民间庆典

    沿陇海铁路西行,进入甘肃南部后你会发现一座陇上名城——因「麦积山」而闻名中外的天水。但是,对于龙的子孙而言,中国人关心的却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种种人文胜迹。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中段北侧的伏羲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二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和当地的卦台山,邻近的仇池山都是伏羲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旅游者神往之地。临街而建的伏羲庙坐北朝南,现存六千多平方米,现有建筑

  • 文章羲皇故事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6期  作者:犀牛望月 出版时间:1976-06-01
    关键字: 伏羲 传说故事 上古历史 史料记载

    昊氏,或大皞氏;伏羲氏又常作伏牺氏,或伏希氏;包牺氏又作炮牺氏或包羲氏;部份书写作宓牺氏,或误为密牺氏。庄子人间世中所称的「委蛇」,可能是伏羲氏的别名。山海经里的「延雍」,北山经中的「肥遗」,管子水地篇中的「蟡」,据考证都是羲皇的别称。礼记礼运疏引说伏羲名「苍牙」;武梁祠石刻称伏羲为「苍精」;帝王世系说伏羲「一号黄熊氏」。统观诸说虽异,但所指则一,读「经」论「史」者不可不加以辨正。由于羲皇称号的复杂,传说之多,和在文化上的伟大成就,有人推定「伏羲时代

  • 文章天水伏羲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6期  作者:蘇鑑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天水伏羲庙 名胜古迹 人文景观 灸百病 台湾与大陆关系

    抗战期间在天水的陆军骑兵学校,敎育长江西鄱阳胡竞先将军,文武兼资,曾作「秦州歌」,并配以乐谱,天水军民高唱一时,传为佳话,该歌词中头两句「羲皇故里古秦州,渭绕卦台流」。就是从伏羲皇帝说起的。太昊伏羲,敎民佃渔蓄牧,画八卦,造契书,相传为甘肃天水人,故天水有「羲皇故里」之称。伏羲庙在天水的城内之伏羲城(天水县城分五城),占地万余坪,面积约为伏羲城的四分之一,足见庙宇之大。伏义庙本地人亦叫「人宗庙」(人类宗祖之义),伏义氏又叫「人宗爷」。因为伏羲为上古

  • 文章漫談八卦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八卦 《周易》 伏羲氏 卦象 金木水火土五行

    八卦来自周易,周易乃儒家经典之作。其成书槪在西周初叶,春秋、战国,如以西周(公元前一一一一年)至今已三千一百余年。长期以来,八卦对中国以及亚洲各国之文化影响至深,以南韩国旗之图形—阴阳太极为例,即可见端倪。举凡世界华人社会中,传统之民族文化、生活、民俗、命理、地理风水,均基于对「八卦」信念之根深柢固,其风尙且逐渐感染至世界其他国家之趋势。八卦之由来《周易》是讲八卦的书,八卦相传由伏羲氏创造出来,后又相传周文王重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司马迁在《史记.日者列传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