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述评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賀君山先生七秩壽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成惕軒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贺衷寒 祝寿贺文 人物述评

    洞庭波靜。見八百里之淵泓。衡嶽雲開。瞻七二峯之雄峻。芳菲載歌乎沅芷。楨榦端仗乎楚材。眷此名區。篤生瓌傑,才優蔚琬。贊王業於蜀都。學懋潘京。擅譚宗於晉代。下逮近世。曾胡昭靖亂之烈。黃蔡隆開國之勳。炳炳麟麟。夐乎尙矣。北伐以還。南風復競。奇英輩出。盛業相輝。若行政院今政務委員岳陽賀君山先生。卽其選已。 先生幼而駿逸。長益鴻騫。於佩觿課讀之年。抱攬㘘澄淸之志。嘗謂非經武無以定國。非革故無以新民。故於畢業黃埔軍校第一期後。復赴蘇俄考察。並入莫斯科福朗嗣陸軍大學深...

  • 文章「劉秀興漢」劇情介紹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刘秀兴汉 戏剧 王莽 刘秀 人物述评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禮賢下士時,若使當年身便死,千古忠侫有誰知。一、前言西漢末年,王莽工於心計,矯情處世,博得民心,但暗中卻包含政治陰謀與野心,在掌握權勢後,為鞏固地位搞得天下大亂,人民才看清楚王莽的真面目。漢皇室後裔劉秀,替天行道,揭竿而起,恢復漢室,為天下人討得公理正義。二、劇情簡介漢皇室後裔劉秀,奉兄劉縯之命到長安留學,一日在街上巧遇王莽之子王獲。王獲因細故誤殺一名奴僕,安漢公王莽竟「大義滅親」,當眾在長安市上逼王獲自盡償命,因而贏得大公無私,執法...

  • 文章近代革命慧星譚嗣同的民主思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黃公偉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谭嗣同 民族思想 人物述评 思想传略

    黃公偉字毅民,別署東雨軒主,河北定縣人。(一九〇八—)現年六十五歲。北平燕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敎授、輔仁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硏究所敎授。著作等身,茲特舉其重要著作十二種四百萬言如次:㈠中國哲學史(二版)、㈡中國文學史、㈢哲學槪論(二版)、㈣比較敎育哲學(以上帕米爾書店)、㈤人生哲學通義(二版)、㈥中國倫理學通詮、㈦佛學原理通釋—以上現代出版社印行、㈧宋明淸理學體系論史—幼獅書店、㈨中國文化槪論—致理商專出版、㈩中國佛敎思想傳統史—松山寺出...

  • 文章為憲政而犧牲的兩個湖南典型人物——談譚嗣同和宋教仁——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陳敬之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谭嗣同 宋教仁 宪政革命 思想学术 人物述评

    提起了譚嗣同(一八六五——一八九八)和宋教仁(一八八二——一九一三),凡是對中國近代史有所瞭解的人們,誰都會知道他們是中國為了實施憲政體制而先後流血的兩個湖南典型人物。

  • 文章湘鄉曾師浩如約農校長八十壽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曾宝荪 祝寿贺文 艺芳女校 人物述评

    民國第二壬子曾正月之吉,恭逢湘鄕曾師浩如校長八十生辰。 師爲 文正公長孫 重伯先生之長女,於民國七年自英國倫敦大學學成歸,就長沙 文正公祠堂創辦藝芳女校。世稱藝芳老人者,爲 文正公次子諱紀鴻公之配,系出蘄水郭氏,博通羣籍,有藝芳館詩集,嘗顏讀書之所曰藝芳館。老人爲 師之祖母,女校襲館名,蓋寓有景念之意。迄民國三十八年止,三十年中,由於兵塵戰亂,學校三度停辦,計時共約十年。其餘二十年中,在校諸生,得親炙 敎誨者爲數累百、猶憶 諄誨,恆昭三義,一曰篤守固有文化而能具...

  • 文章羅光其人其學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梁楝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罗光 人物述评 哲学思想 生平著述

    羅光總主敎字焯炤,湖南衡陽南鄕人,生於一九一一年正月一日衡陽南鄕馬波町羅姓,自淸中葉,信仰天主敎。羅光出生後卽受洗,幼承庭訓,信敎虔誠,其家世爲農家,其父經商,開設荸薺行,少肄業於南鄕毓德高級小學,十三歲畢業於衡陽市仁愛高級小學,入衡陽聖心修院,獻身敎會,六年後,高中畢業,赴羅馬,留學於傳信大學,攻讀哲學,考取哲學博士學位。續攻神學,於一九三六年卒業,受司鐸(神父)職,被留於母校任敎,敎授中國宗敎及哲學思想史,同時赴羅馬辣德朗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律,考取法學...

  • 文章船山著述目錄簡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6、7期  作者:鄧顯鶴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王夫之 著作简述 人物述评 治学经历

    周易內傳十二卷發例一卷 周易大象解一卷 周易稗疏二卷舊本四庫 三卷本四卷 周易考異一卷 原附稗疏後 周易外傳七卷 書經稗疏四卷 尙書考異有目未見書 尙書引義六卷 詩經稗疏五卷舊本二卷四庫本四卷 詩經考異一卷附叶韻辨 詩廣傳五卷 禮記章句四十九卷 春秋稗疏二卷 春秋家說七卷 春秋世論五卷舊本二卷 續春秋左氏傳博議二卷 四書訓義三十八卷又名授諸生講義 四書稗疏二卷舊本一卷 四書考異一卷 讀四書大全說十卷 四書詳解未見 說文廣義三卷凡經類二十二部。已見二十部,都一百六十四卷,未見二...

  • 文章紀念黃公克强先生並論辛亥革命(績完)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薛君度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黄兴 人物追忆 辛亥革命 人物述评

    附註:作者薛君度博士,為黃克強先生的女婿,現在美國任教授。本文原發表于美國「匯流雜誌」。

  • 文章王忠嗣(西元七〇三年——七四八年)——唐代名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王忠嗣 人物简介 史料记载 人物述评

    虏不敢犯塞。再进河东节度使,封淸源县公。[2]忠嗣年少时,以勇敢自负,及为将领,沉毅持重,以安边为要务。尝曰:「国家升平之际,为将者,在抚训部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之力,以徼功名焉。」忠嗣勤练士马,缺则缮补,充实战力。有强弓百五十斤,常贮之袋中,示无所用。军中皆日夜思战,忠嗣则多纵间谍,伺虏之隙,遇机出奇兵袭敌,所向皆克,故士乐为用。每出军,召属长付以兵器,使授士卒,虽一弓一箭,必志姓名于其上以记之,军还、遗弓亡矢,则依法治罪。以是部众兵将,人人自勉,器甲

  • 文章裴行儉(西元六一九——六八二年)——唐初文武全才的名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裴行俭 人物简介 历史记载 人物述评

    有政声,时号称:「裴、马」之名。[2]上元三年(六七六年)吐蕃叛、行俭出任洮川道左二军总督。仪风二年(六七七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诱蕃民部落欲扰安西[3],以与吐蕃勾结,朝廷欲讨之。行俭奏议曰:「吐蕃叛乱方炽,敬玄失利,审礼丧土,安可更为西域生事?今波斯王死,其子泥湼师在京为质,有如遣使立之,即命路经西域,宣谕蕃众,可不劳师而有功也。」帝因诏行俭册送波斯王子归国,且为安抚大食使。行经莫贺延碛,风砾昼冥,鄕导为之迷途,将士饥乏。行俭止营祭天,吿众曰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