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性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谈故乡人性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魏壽先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故乡人性 乡情乡音 艺文选粹

    回憶睽離四十多年的故鄉—五華老家,向以農耕為主,雖貧窮落後,生活困難,但民風淳樸,人情濃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以耕作,儉以持家,各個村莊,多係一姓,宗族親人,世代聚居一地,輩份高而長者,即如同族長,族中任何事情,族長一言九鼎,無不聽從,彼此和睦相處,互相尊敬,行為處事,彬彬有禮,絕無猜忌、仇視、嫉妒、鬥毆、自私自利之惡習,青年到外地創業,同鄉視同親人,多能互相照應,彼此策勉,和樂融融,共圖發展,無論客觀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如一,不會因時空而改變。開創事...

  • 文章聖賢與禽獸——曾國藩的兩種哲學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亦耕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曾国藩 哲学思想 圣贤禽兽论 人性论 进德修业

    面对太多的人生选择而迷失了自我,最好的得不到,求其次,其次得不到,再求其次,一再降格以求的结果,便是人性堕落的开始。人性如水之就下,是很容易堕落的,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史记礼书上说:子夏入闻夫子之道而说(悦),出见纷华盛丽而乐;二者心战,不能自决。连圣门高弟的子夏都有抵抗不了花花世界诱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持不住,意志开始发生动摇,此时应该唸起曾国藩两极哲学的紧箍咒;也许我们不见得想当什么圣贤,但我们绝对不想当禽兽,由于不想当禽兽,我们只好极力克制自己,不做

  • 文章我所知道的繆斌秘辛(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0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9-10-20
    关键字: 缪斌 秘辛 人性 “兽性” 后大椿

    后大椿也非善类,后来随李士羣投入汪伪政权,当起什么「田粮处长」、「粮食局长」,却又以贪汚不法,而被敌伪处决,缪闻讯后,幸灾乐祸,逢人吿诉,表示庆忻。这亦证明缪斌的修养不够,因为,人总是人,照说,人活到世界上来就是要为社会造福,互相创造,则社会就能振兴起来。但人的本性中,仍存有「兽」性的潜在因子,以「人性」的学问道德来约制克服住「兽性」的意念,则就不会做出非份越规的事情来了,假使「人性」无法克服「兽性」意念,则一切贪汚、犯法、淫欲、贩毒,……见不得人的行为

  • 文章從地理環境發掘湖北人的本性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2期  作者:張心泉  出版时间:1972-01-10
    关键字: 地理环境 风土人情 湖北 人性

    的大山和深邃曲密的聚水,垢无所藏,汚无所纳。其反映于人生上顽强不拔和含蓄不露的阴恶天赋亦皆嫌不足。很难产生「成王败寇」大奸大恶的野心人物。有之,则为坦直干练,竭智尽虑的忠贞辅弼。是为人性的大致趋向。其显于地与人者,大冶的铁鑛,并未使省县的繁富增加,更谈不上产生「巨子」。汉阳兵工厂亦不曾出过占厂为雄的军阀,只是正面的播植着尙武的意识,而开革命之先声。此外,飮食方面的「湖北菜」,与乎戏剧方面的「楚剧」「汉剧」虽无推展全国,广被群伦的风貌,然而曾向世界进军的「平剧

  • 文章談人的生老病死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梁光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世间人性 人生哲学 老年感悟 处世哲学 顾怀祖

    的荣华富贵、众星拱月的生活,不要老是怀念过去的辉煌与门庭若市的盛况,怨叹什么人情冷暖、什么社会炎凉啊!其实,人生数十寒暑,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返璞归眞才是人生至性啊!老年应该有两颗心,一颗是信心,一颗是爱心。信心要思想年轻,要不断求知,要赶上时代,要勇敢迎接新潮流,坚持理念,继续奉献社会,继续贡献家庭。爱心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有了爱心才有高贵的情操、高尙的品德,也会有高贵的灵魂。过去旧观念是养儿防老,积谷防荒,很多老人遭遇子女不孝弃养于街头,流浪栖身于废墟地道

  • 文章譚嗣同先生的哲學思想槪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周世輔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谭嗣同 哲学思想 人性论 知行论 人物思想概述

    谭嗣同先生著仁学,包含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兹篇祗论其人性论,人生观及知行论。壹、人性论中国的人性论,计有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李翺及邵康节的性善情恶说(如说性公而明,情偏而暗),朱子的天地之性有善无恶,气质之性才有善恶说,……嗣同先生对于人性论的见解,有易释者,有不易释者,这里只谈到反性善情恶及反理善欲恶说。(甲)反对性善情恶说——王安石曾提倡性情合一论,以反对李翺及邵康节等的性善情恶说,大意谓「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

  • 文章五華浮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五华山 地势物产 政区县制 交通教育 人性人物

    境内多山,到处崇山峻岭,丘陵绵亘,不但东南西三面以插天高峯与邻县为天然界线,境内亦到处布列崇山,诸如登云嶂、天堂山、甘畬嶂、天柱山、插天嶂、大眉山、文峯山、葵头嶂、胜峯嶂、鹤子峯、南塘嶂、五华山,物其著者。在群山之间,日丽天高,风雨晦暝,气象万千,更渗以风水之说,此或多或少影响于人性及生活。水能滋润土地,生长植物,为民生资源之所寄,如人身之血液然。故河流沿岸,必为民众之所聚居,成为无数村落,其中心点则成墟巿。本县穿行于群山之间的河流,号称琴江、潭江为两大

  • 文章現代教育問題與孔孟思想

    来源期刊:《同安》 第93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现代教育问题 孔孟思想 人性阐释 存天理正人欲导向 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优化社会风气

    孟于人「性」已作完整的说明,并作正确的引导,惟后儒对「性」的释述,并未据以完整发挥,有的甚至完全背离孔、孟的原意,致「实」不符「名」,对教育的影响最大。人性是从「欲」表现出来的,孔子在《论语》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启示人具味色声臭安佚的本性;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启示人具仁义礼智的本性。说「『欲』而不贪」,是「五美」之一,要「『欲』仁而得仁」(尧白),启示涵养以「存天理,正人欲」为主的导向,从纯善的仁义之端来扩充

  • 文章泛論中國神話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鄒郎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神话之论 神源人思 神权政治 山海经 九歌天问 人性神明 普性神话 源流神话 三千书神 日本研究 儒孔神化 寓意体会

    优越之明证。如此,所占的篇幅极大,而本文以及我正在着手编写的「中国神话」一书,旨在倡导重整中国古代神话并予以再创作,借此为江河日下的今日人心人性试修一条回头栈道,所以只好把这些涉及更广的硏究比较文字,留待他日自己的知识更为充实之后再说。前述中、西神话及神话故事的演变,也就槪略到此为止。三、神话的世界普遍性硏究神话的学者和接受神话的读者,同样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甚么希腊神话里有名叫「混沌」的神和夜女神开天辟地的故事,中国也有盘古氏开天辟地和女娲氏补天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