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共返回9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的高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04-25
    关键字: 中原 高粱 乡土回忆

    高粱又名蜀黍,亦稱蜀秫,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稞高八九尺,葉濶大,長二尺餘,莖十二節,莖稍抽拔生大穗開花,圓錐花序,實多赤褐色,爲穀類之一,收穫量極高,我國北方到處均產,尤以黃河流域的中下游中原地區種植最爲普遍,產量最豐,品質特佳,爲其他地區所罕見。高粱的種類甚多,大別分爲黃羅傘、黎母鷄及米穀朵三種,實色以赤褐爲多,並有赤黃、粉紅、白帶輕微紅暈及淺紅灰白相間的黎色多種。不論實色若何,而其外殼多係赤紅,中原農村諺謎:「一根竹桿十二節;頂上坐個紅關爺。」就是...

  • 文章憶中原話粟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03-25
    关键字: 粟谷 中原 乡土回忆

    時値深秋,正是中原地區粟穀黃熟,農人忙于收割的時候,往常那金黃馨香適口的新穀小米粥飯,不久人們就要大肆飽餐了,使人不禁嚮往!粟穀俗稱穀子,華北地區大都生產,尤以黃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區,黃壤鬆土,氣候適宜,所產最豐,品質特佳,與小麥併稱爲中原夏秋兩大盛產特優農糧,也是當地人們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主食。早已膾炙人口,名聞遐邇了。粟穀禾本科,一年生草本,高可五尺許。葉並行脈,似玉米葉而狹。花小而密集,圓錐花序。實爲黃色小粒,去穀後俗稱小米。簡名曰粟,本草綱目:「...

  • 文章我願相迎與相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秋风 宝岛 好友 乡土

    八月秋風送遊翁,暫別寶島大陸行,親朋好友匆匆會,皆爲鄕土一片情。噪雜鬧市聽音韻,辨得雞鳴畫眉聲,他日再遊睢州地,我願相迎與相送。

  • 文章湖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鄱阳湖 乡土回忆 湖草 农业 乡土文学

    都昌 邵天柱「鄱陽湖的草,南昌佬的寶」,這草指的藜蒿。藜蒿究竟怎麼生、怎麼長的,我慚愧,不很清楚,只知它的嫩莖可以作菜。早春,用來炒臘肉,別有一番風味,入口咯崩脆,且帶一絲芫荽的異香。打小住鄱陽湖邊,卻因家鄕沒吃藜蒿的習慣,對它熟視無睹。及成人後,多次借調省城,方在南昌的餐桌上經常吃到它。初吃亦不大習慣,久而久之,受南昌朋友影響,竟然也喜歡上了。近年,藜蒿被美食家們吹神了,說它有防癌的功效,於是不僅成了省城的名菜,而且躋身於國宴,甚至飄洋過海了。因此,它...

  • 文章關中東南門戸——龍駒寨鄕土瑣聞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龙驹寨 乡土轶闻

    龍駒寨與秦國最後命運龍駒寨地理位置,在陝西東南,是屬於丹江流域商縣的一個鎭,西北距長安約六百華里,原是西周封建的古「商」地。它東臨武關,俯視中州。西出黑龍口,可直扣關中大門。有史以來,卽是三秦進出中原及荆襄的必經之路,地形險要,爲歷代兵家所重視。兩千年前秦末,中原鼎沸,楚漢逐鹿,秦二世胡亥,爲補四關之不足,命其丞相趙高,在此南栅丹江作爲水寨,北鑿大龍山構成山寨,水陸連環高低互成觭角,據爲天險。以其形勢如龍抱駒,乃以龍駒寨稱之。始皇死後,群盜並起,二世掌國...

  • 文章故郷召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召陵 乡土回忆 故乡风貌

    讀中原文獻第八卷第一期王更生老師所寫「五經無雙許叔重」一文,提到召陵二字,我願在此把現在的召陵略說一、二,以供同鄕們對召陵有進一步的瞭解。召陵現在屬於河南省郾城縣之一鄕,在春秋時代卽有召陵此一地名,召陵在經典中可考者是在左傳中「齊桓公伐楚盟屈完」一篇中,「楚子使屈浣如師,師退次於召陵」句,此篇在東萊博議中,篇目爲「齊伐楚」僅議齊桓公伐楚之不是,同是一囘事,東萊博議中未提到召陵,但齊楚二師訂盟之後,楚師次於召陵則是事實,可見召陵此一地名由來久矣。現在的召陵...

  • 文章故郷武聖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武圣庙 乡土民俗 故乡回忆

    三月正是「紅杏枝頭春意濃」的時候。春天畢竟是人嚮往和企盼的季節,雖然充滿了新的希望,但也使人撩起無限的鄕思;撥開塵封的記憶,不禁緬懷廣武縣西我村(油坊)西頭不遠,因靈應異常而聞名遐邇的「武聖關帝廟。」每當晚霞映着歸鳥,掠過天際,廟堂鐘聲盪揚出淸越的音符,跳躍在如畫絳紫的雲靄裡,巍峨的殿堂,肅穆而寧靜的顯得多麽祥泰而安謚;世間的溫馨和着我依戀的情愫,將爲飄渺的鐘聲,依希帶來滌塵空靈之感。這般景色也像一首充滿禪意的小詩,令人渾然忘我。當春雷警鐘似地敲醒了我的...

  • 文章寶藏巖與集應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乡土情怀 台湾寺庙 宝藏寺

    台灣的寺廟,與農田的開發,有密切的關係。先是先民們基於宗敎的需要,建廟以求精神上有所寄託,進而產生克艱履險的信心。繼而寺廟又成爲地方政治、商業、交通,甚至敎化的中心。社會治安得以維持,公益事業得以推展。先民多來自福建的漳、泉,或廣東的潮、惠等州,當他們遠渡重洋時,往往向故鄕寺廟裏求取香火或神像分靈,以求平安,所以台灣的寺廟,無論就建築、或祭拜儀式,大多襲自家鄕的古老傳統,實在是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硏討台灣史蹟,對於寺廟的建立,決不可以「迷信」而一筆抹...

  • 文章回憶中原春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乡土 回忆 春景 春耕 春会

    春爲歲首,是一年的開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大地光輝燦爛,一片明媚,充滿和煦,饒有生趣。春天的美好,富有詩情畫意,備受詩人吟詠歌頌。在四季如春的台灣,草木長年靑綠,粮作一年數熟,瓜果經年不斷,人們對于春的來臨,多感漠然。但在家鄕中原地區,每當春到人間,景物丕變,煥然一新,予人莫大鼓舞與快慰。爰將中原春景略爲介紹。按照我國舊曆,正二三月爲春,自正月立春起,歷雨水、驚蟄、春分、淸明,到穀雨節盡止。(因閏月略有出入)這在四季分明,時令準確,氣溫升降有序,歷年不...

  • 文章滕王閣落成典禮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萬長枬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滕王阁 落成典礼 名胜古迹 乡土特色

    珍贵历史文物和布置古典气氛的礼庞和乐庞,从而突出全阁的主题。第四层,以大型长卷壁画表现江西历史文化名人「俊彩星池」的群像。第五层,分别设置「翰墨庞」、「丹青庞」等,专供文人墨客即兴题书绘画和吟诗作赋场所。第六层,则有古戏台,以供戏曲歌舞表演……。重建的滕王阁不是为左而左,在设计上还充分体现了乡土特色和新城的情趣。那就是人们将可穿过高大的牌坊大门,漫步中国传统式的庭园,那里步步有景,层层有亭,石山池水林木花草,曲径通幽,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自南浦公园

共93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