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事共返回9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三苏祠 匾额 陈益廷

    七四、陈益廷培修眉山三苏祠蜀中山水甲天下,嘉阳而外,以眉山为最秀,老泉父子,生长其间,文章气节,冠绝今古,不独彪炳当时,抑且声施后世已。眉山旧有三苏祠,为当地名胜,年久失修,过者惋叹;民国七年戊午季秋,益廷陈公驻军是邑,下令动工培修,次年仲春,始吿竣。祠内结构情形与此次培修始末,见八年仲夏所刋「培修眉山三苏祠记」一文,其中一段云:「是役也,经始于消寒馆,蒇于喜贤堂。由堂而东,有抱月亭,有水竹轩,有东坡楼一楹。楼俯临东垣,修竹亭亭,绿阴如梦,渭川千亩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7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陈汉傅 碑帖 妙文

    七八、陳漢傳碑帖並重榮昌陳漢傳鐵如,早歲留學東瀛,旋加入國民黨,志節凛然,爲同鄕先進黃復生氏所重。民國廿七年于役陪都,暫寓林森路濱江第一樓,常擎茗椀俯瞰大江,翛然意遠。時黃氏在渝,晚年足疾,不良於行,居恆閉戶,漢傳時往存問,風義足多。漢傳長於文學,工詩善書,於書主碑帖並重,嘗謂:「大字宜碑,小字宜帖。」益以碑帖用筆有方圓剛柔之異,必所書字體大小得宜,始克各盡其美;言簡意賅,信臨池有得者也。偶爲詩,不輕示人,其「行路」一首云:行路栖栖若有求,一官元不務身謀...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三国故事 曹介坡

    八〇 曹介坡论三国史三国故,流传民间。曩在成都求学时,尝聆老辈纵谈当时分合兴亡,多具灼见,而以川东曹介坡先生论孙权用吕蒙计袭取荆州,破坏鼎足均势,为一重大失策,予余印象最深。曹氏为前淸擧人,少年任侠慷慨,有鲍叔风,晚岁生涯萧瑟,课徒自给。以下为所言之大略:诸葛孔明北伐未成,千古惜之。蜀汉国势不振,系于两大战役,一为关羽襄樊之战,一为先生虢亭之败。经此二役,先机已失,形势改观,故孔明虽六出祁山,终无所成。孔明在隆中时曾吿先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说梦 诗集 旅游 望江楼

    垒块,」集句之工者庶乎近之。作者盖蜀人,或先君所识者,身世已无可考,湮没不彰,殊觉可惜,爰就所能记忆者录之,以俟同好:旅游十年世渐多更(高启),满镜新霜老可惊(陆游)。雅志未成空自叹(苏轼),故园虽在有谁耕(温庭筠)?靑山自绕孤城去(陆游),春水遥连古岸平(韩偓)。此日霑襟念歧路(赵嘏),逢人更问向前程(张籍)。暮春即敍怀怅望春衿郁未开(崔涂),年华忧共水相催(李商隐)。偶逢佳节牵诗兴(徐铉),却忆前欢似梦回(李中)。云影断来峯影出(卢纶),桃花净尽菜花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蒲元梦 蜀汉史事诗 程澣 诗联

    七二、蒲元梦咏蜀汉史诗吾川昔曾为蜀汉基地,三国鼎立,蜀得人和,如刘先主之知人善任,诸葛亮之公忠体国,以及关、张、赵、马诸将之功勋彪炳,莫不脍炙人口。虽汉室兴复未成,而后世惋惜者多,疵议者少,所谓公理自在人心,不宜以成败论也。綦江蒲元梦君,吾师仲山先生裔也,诗法得先生指授,尝从先生周览蜀中名胜古蹟,颇多题咏;曾于东游三峡时,经白帝城,探瞿塘灔滪之胜,有感于先主征吴故,得诗若干首,民国三十年客成都时为余诵之。诸作皆慷慨悲歌,令人击节,诚无异阮嗣宗之亲临广

  • 文章憶吾故鄉「獲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劉峙同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获嘉 家乡往事 历史沿革 家乡特产

    吾乃豫人也;民国八年,生于获嘉县中和镇小官庄村。现虽年臻耄耋,然对儿时故乡之情景,犹历历在目。县名为汉武帝所定,历史悠久;当时南越宰相吕嘉造反,武帝巡幸至本县时闻胜获嘉,因而命名。县西邻修武,北为辉县,东为新,南接黄河,昔称古殷州。境内方圆百里,一派平原,未有山川;因而,春季之麦浪,一望无垠,诚为不可多得之美景。村西十余里,有香山寺及石佛庙,幼时屡随祖母前往烧香,知之甚详,据传说,香山寺是三皇姑出家之地,皇姑是妙庄王之女,父病曾割肉疗疾,因而成神。另有

  • 文章睡前我看老照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元首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老照片 家乡 往事 回忆

    妙哉犹如进入仙境,让人心旷神怡。看现在秋种,是施肥、耕翻整地、治虫、下种、震轧一遍成。想那时秋种之繁杂、艰辛,眞乃是一个三十年的千年飞跃啊!想着,想着,不知啥时进入了甜蜜的梦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2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宁波俗话 来源注释 家乡轶事

    卖买行为。养女虽或有被虐待情,养大后决无逼良为娼,多数是给人作养媳妇。童养媳妇自小至大当然有一段可怜伤心的痛苦日子,洗衣煮饭等工作都落在养媳妇身上,工作又忙又累。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遭受婆母的虐待。这不过顺便提一提,使年轻一辈同鄕多了解些鄕情罢了。领养童媳妇的人家也非富有之家。有男人工作可负担一家生活而已。领一个童养媳妇仅供给淡饭残羹。至于穿的不过是旧的补补缝缝修修改改。可多一个帮手,养大了还可省一笔聘金和结婚时许多开支。结婚家鄕话叫「好日」,童养媳妇长大

  • 文章回憶家鄕與台灣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6期  作者:蕭樹民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回忆家乡 台湾生活 往事回忆

    是租用日据时代里民大会堂充当工厂,在门前广场右方还有一座庙叫做「碧华寺」。不久为了扩大工厂规模,又租用工厂后方一大片土地加盖竹子厂房;由于当地社会不安定,于一九七〇年六月迁到林口,痛苦的结束在台湾二十年的业基础,从人工木机到电动马达的发展过程。后来得知该里民大会堂工厂改建为三重市警察局慈福派出所,而竹子厂房改建为三重市布市街,现在是三重市政府规划的布市博物馆。这就是我回忆家与台湾的往,在此愿世界和平,两岸和平直航。欢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领队带团护送熊猫

  • 文章雑写南口往

    来源期刊:《臺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溫德文  出版时间:1989-02-12
    关键字: 南口乡 往事回忆 乡情乡音 集市

    相助,好在其主要顾客几乎都是本村人士,自然容易应付,说起「致兴泰」,它不但是本村人士赴墟落脚的地方,也是本村人士当手头不便之时,赊欠油盐杂货的商店,更是本村人士早年对外通讯的地址,村人所有外来信件,几乎都经由「致兴泰」转交,且从未听说有过「付诸洪乔」之发生,其对本村人士的服务与贡献,绝不是被其所赚的蝇头微利所能相抵的,尤其「服务到家」的精神,更是値得敬佩与怀念!从安仁中学围墙对面的另一边走,便是「大西街」,本村人士温克威先生在此购有一间连地下共三层的楼房店

共95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