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乐清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愛鄉橋誌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大巖頭村民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磨村 乐清 建设

    得无行路之难,畏途之噗,乡人深感方昌富先生与同行诸位先生泽及梓桑之豪举,遂名为「爱乡桥」永志。铭曰:一溪阻险,岁履维艰,诸公仗义,童叟开颜,溪桥坚固,溪水潺潺,胞谊永恒,同此溪山。乐清县大巖头村民委员会

  • 文章民国以来历任乐清县行政首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知事 县长 乐清 名单

    国父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一一年推翻了满清,建立了中华民国,一九一二年称民国元年,形式上已脱离了君主专制政体,但因军阀割据,日寇侵略,国父之民主思想始终无法实现,所以迄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整个变色为止,乐清县历任行政首长仍为官派,这期间历三十八个年头,总共派出三十一位行政首长,其称谓前十一位是「知事」,后二十位则称「县长」。中共机政后因党高于一切,县长之上还有「书记」,四十多年,不知凡几,故从略。兹将历任三十一位县行政首长列名于后,藉供鄕长们之回忆参故:一、知事

  • 文章沐簫禪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蔡希熊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乐清 建筑 腊梅 佛教

    沐萧襌寺,位于乐清县乐成鎭箫台山之麓,为北雁荡支脉,蜿蜒经此而趋西北,衔接中雁。林木葱幽,山水秀丽、相传周灵王太子晋在山顶垒石筑台,吹箫于此,因此而名。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该寺于明嘉靖年间,有邑人赵文韶始建,天启年间及清康熙年间,重修复建。棋盘山屛于后,东首有东塔云烟,西边有西岑松雪,极目全城景色,楼房耸矗,市声喧腾。清乾隆年间,邑令盛应宗曾游该寺,幷题曰山水清音。又有弘一法师题字。寺外有丹枫六株,每届深秋季节,红叶烂漫。中州何士循手书六枫秋艳,刻石

  • 文章故友陳照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5期  作者:倪大淵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乐清 古塔 陈照 悬壶济世

    它母子团聚跟随我们经温州回乐清。陈照很会耍宝,曾有一段时间,留长了脸上一颗痣上的毛毛,和小指头上的指甲,我们都笑称他“妖道”。我和陈照离散几年却又不约而同来到台湾,一九五〇前后,他在高雄水泥厂工作,我入左营海军电工厂混饭,去他宿舍闲聊时,见他床上矮矮薄薄的枕头放在距床头一尺多的位置,据说是为了保持挺胸不突肚的美好身材。接下来的岁月,彼此为国家也为肚皮而劳燕分飞,甚少见面,期中陈照学会针灸,并钻研易理,且移民美国,以易经鍼灸悬壶济世。一九八二我赴美途经洛城

  • 文章樂成的過去與未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乐清 城市规划 地势 建筑

    乐成鎭为乐清县首善之区,县城所在地,我在此出生,所以有特殊的情感,常常梦想如何建设此属于我童年玩游之地。今梦想将成事实,不无感触,特为记。在我的印象里,乐成鎭被一个「葫芦」形的城墙所囿,周围全长近五里。乐清县城墙之多,在全浙首届一指,全县共有九城,我曾足迹四城,除县城外,有后所城、蒲岐城、以及虹桥北面一小山城,忘其地名。今「葫芦城」已成历史名词,据说蒲岐城尙完整无恙,蒲岐今也升格为镇,繁荣当在想像中。乐城三面环山,背山面水,形势天成,犹如一把太师椅。山自

  • 文章樂淸憶念——他郷生白髮,故國憶靑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3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1988-07-27
    关键字: 乐清 大荆区 雁荡山 灵峰 才俊英杰

    自從三十八年離開家鄕—樂淸後,一直不曾囘歸里門。在這漫長的歲月裏,不論是萬紫千紅的春光,或是蕭颯寥落的秋聲,不論是在白天車輛馳逐的街衢,抑或是夜半靜謐的枕畔,故鄕的景象,故鄕親友的音容笑貌,常常在腦際映現。故鄕是緊緊連繫著飄泊遊子的心。一、雄奇的山水每當我在異鄕旅遊時,就不期然想起故鄕的山水風光。我的故鄕是樂淸大荆區,緊鄰雁蕩山,據說此雄奇山峯是水成岩形成,太古時期海水退落,就露出這嵯峨百怪的奇景來。當您看峭天的危峯,疊翠的層巒,在流霞中映采,在雲霧中爭...

  • 文章樂淸民間 歌謠與諺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1期  作者:朱景榮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乐清县 歌谣 谚语 风土习俗

    头题字人倪文亚先生经常在同乡联谊会上说:「乐淸民风纯厚诚实,民俗明礼尙义,民习节俭勤劳,民惯互助合作,民性乐天知足,民情幽默风趣,民智好学好问,民心善良和平。」而且「乐清文风鼎盛,文人辈出。」我想,这和乐清民间歌谣和谚语之普遍流行,其内容之丰富,观念之正确,意义之深远,词句之优美和幽默,人人都会唱几首,哼几声,讲几句,应有很大的关系和影响。因限于篇幅,愼就记忆所及,挑选几首,抛砖引玉,就正于鄕贤、鄕长、鄕前辈,并做后生晚辈敎育儿童小孩子女之参考。乐淸

  • 文章青山綠水依稀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2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乐清县 名胜古迹 观瀑亭 白鹤寺

    我家世代祖居樂淸縣城西門,位處浙南濱海一隅,背山面水,形勢天成,城墻建自明代嘉靖年間,以甃石堆叠,周圍達五里長,形狀如葫蘆,故別稱「葫蘆城」。一個人自小生長的地方,總有無數值得留戀之處,吾邑境內雁蕩山擧世聞名,明人徐宏祖足跡遍天下,曾西行數千里求黃河之源,所著「徐霞客遊記」洛陽紙貴,內「遊雁蕩山日記」二篇,均考據綦詳,用不着拙筆炒冷飯分饗讀者。除雁蕩山外,吾鄉縣東白龍山之九州巖、雙髻峯、窺天甑、鳧湖等無數名勝古蹟;縣西之白石、道士巖、陽八洞等勝景;縣後正...

  • 文章吾愿乐清多圆梦——打造桃花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1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乐清 故乡风貌 厨艺 食材

    可是好山好水好景,怎不打扮打扮,使它更加妩媚亮丽,迎接下个世纪的观光和旅游顾客呢?三、都市竞逐世界经半个世纪未发生大型战争,经过生息,元气恢复,因此「都市竞逐」已悄悄在许多国家都市展开,每个城市急欲寻找下个世纪发展方向,以利民生。打造桃花源,确是最适合故乡的气质和性格。工商经济的演进,都市显新貌,其中都市规划、设计和更新,让一个都市面目一新,具有吸引力,更促发竞争力。故乡「都市竞逐」布局已经凸显。㈠前市长林绍濂先生热爱乐清,任内建设乐清有政绩,并规划一〇四国

  • 文章樂淸興盛的文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孔伯陶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乐清 小邹鲁 文风 科举制度 书塾

    乐清过去曾被称为「小邹鲁」,这个称谓是有渊源的;所谓「小邹鲁」是由「邹鲁」之名而来的,因为孔子鲁人,孟子邹人,两邑地人被孔孟文风所感化,两地便形成文风兴盛之所,且孔孟又是儒家鼻祖,故有「邹鲁」之称,我们乐清古时文风还算不差,为了不与原邹鲁相混淆,应加「小」字用以区别。我们乐清到底有那些事实足以说明文风兴盛的?现就笔者个人见解,可以列各方面推测,或许有合理之处。并以宋、元、明、清四个王朝史料中搜集以资佐证:一是从科举制度里,中举人数统计列表于下:二是古时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