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主要功绩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代州孫傳庭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田歲成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孙传庭 生平简介 主要功绩

    孫傳庭,字百雅,山西代州振武衛人。乃與明朝共存亡之一代偉人。明史說他「儀表頎碩,沈毅多籌略。」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崇禎元年,流寇初萌於秦,延於晉。十年間,蔓於豫楚蜀江北。糜爛天下,破城屠邑,國勢岌岌可危。崇禎十年,乃起用孫傳庭,巡撫陝西,資以辦賊。傳庭受命於危難之際,毅然任之。出奇定謀,剿匪屢勝。崇禎十六年,積功兼督河南、四川軍務。尋進兵部尙書,改稱督帥。加督山西、湖、廣、貴州及長江南北軍務,賜劍,可謂繫天下安危於一身。時諸賊老營在唐縣,僞將吏屯寶豐,闖賊...

  • 文章玉虛尊者轉世的狀元馮京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3期  作者:劉昌孝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冯京 人物生平 主要功绩

    一、引言湖北文獻第一三六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日)刊載拙稿「天馬行空話咸寧」,筆者簡介咸寧建縣小史與山川古蹟,其中述及金城鄉相山有宋代狀元馮京讀書台與紀念祠,是對我縣先哲留有印象。近日閱讀明代著家凌濛初的拍案驚奇(大陸人民文學出版印行)上卷廿八編:「金光洞主談舊跡,玉虛尊者悟前身」的故事,記述馮京乃是西方摩訶池邊玉虛洞天靜修無上菩提的一位尊者(按:梵語:阿黎耶,義譯為尊者、羅漢之尊稱),立意到人間作一番事業,普渡眾生。他對鄰居金光洞天尊者說道:「吾們...

  • 文章石瑛:不尙空談,只重力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作者:陳寒寒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石瑛 人物生平 主要功绩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陳寒寒,為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傳播學院中國政黨與政治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教授:李良明、蔡麗。

  • 文章民國時期的「湖北三怪」與湖北建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王乃婧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湖北三怪 人物简介 主要功绩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王乃婧,為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傳播學院,中國政黨與政治專業,碩士研究生二年級。指導教授:蔡麗、謝從高。

  • 文章五帝簡述(史記之以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為五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上古五帝 人物生平 主要功绩

    壹、黃帝軒轅氏,姬姓名軒轅,在位一百年,西元前二六九八年為元年,即帝位。黃帝者少典之子(少典爲國名,非人名),姓公孫名軒轅,(姓公孫,長於姬水,又姓姬。)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徇,通也,齊速也。)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世衰,諸侯咸來賓從、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黃帝克炎帝之後)三戰然後得志。(阪泉在涿鹿城東一里處)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諸侯感尊軒轅爲天子,代神農氏,是爲黃帝。披山通道,東至于海,登丸山(在今...

  • 文章夏威將軍事蹟紀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夏威 生平简介 主要功绩

    生平簡介白健公對夏將軍的簡評:夏威容縣人,與我自陸小起到保定三期,均爲同班同學,也一起在廣西陸軍模範營當排長,後來升連長。參與廣西統一、北伐、抗戰、剿匪諸役,歷任團長、旅長、師長、軍長、集團軍總司令。在統一廣西時,十分出力;北伐期間,李德鄰把第七軍交給他。龍潭之役,他率第七軍苦戰,戰果輝煌。他沉默寡言,爲人恬淡。大陸撤退時,我們退到海南島,我先到臺灣;把隊伍及指揮機構交給他。他沒有就任,搭機轉往香港去了。白、夏情誼彌深據夏表示:白時時關注着他,又不時鼓勵...

  • 文章振興中華攜一腔熱血忠貞愛國鑄歷史豐碑——愛國志士高振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1期  作者:張博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爱国志士 高振霄 人物生平 主要功绩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張博,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傳播學院中國政黨與政治專業一年級。指導教授:李良明、蔡麗

  • 文章趙戴文評傳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趙乃仁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赵戴文 生平简介 主要功绩 阎锡山 《赵戴文评传》

    趙戴文,字次隴,晩號清涼山人。公元一八六七年(清同治六年十一月初三)生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冶鎭。適値帝國主義入侵,迫使中國逐漸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清王朝已步入全面崩潰的邊緣。公元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一),卒於山西省吉縣克難坡,享年七十六歲。此時,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全面勝利的前夜。趙戴文幼年熟讀孔孟經典,稍長又深諳程、朱、陸、王學說,爲其一生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宏圖大志和繼承弘揚民族文化遺產奠定堅實的基礎。特別對華盛頓領導...

  • 文章祁縣同盟會會員金應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徐鳴皋 王晉源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金应豫 主要功绩 生平简介 山西革命

    一九〇五年八月,孫中山先生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當時在日本留學的山西學生中引起強烈的反響,許多對國家民族抱有強烈憂患意識的熱血青年,紛紛加入同盟會,並成立了以谷思愼爲總幹事的山西同盟會分會。金應豫先生也加入同盟會。金應豫先生,字烈侯,一八六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生於太原市傳統文化氣息十分濃厚的知識分子回族家庭,其父親曾任《晉陽日報》編輯。《晉陽日報》是一九〇七年同盟會山西分會留學生回國後在太原創辦的機關...

  • 文章「飛將軍」 李廣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岳南永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飞将军李广 生平介绍 主要功绩 历史评介

    后来,李广经常随从文帝出行,无论是冲阵夺关,还是格鬪猛兽,都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勇力。文帝曾对他说:「可惜你生不逢时,假使你生在高帝打天下的那个时候,就是做个万户侯,也当不在话下。」等到景帝继位,李广为陇西都尉[2],后又徙为骑郞将[3]。汉景帝三年(前一五四年)吴王刘濞勾结楚、赵、胶东、胶西、菑川、济南等封国的诸侯王起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李广为骁骑都尉[4],随从太尉周亚夫往击,在梁国的昌邑城(故城在今山东金鄕县西北四十里)下,斩将夺旗,大显身手。但是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