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哲学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阎锡山「中」的哲学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武尚仁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抗日政策 相识经历 中庸哲学

    一面,上绣《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一语,见者称为得体。阎为什么后凋?这确不是偶然的。主要是他有一套讲来实效的处世哲学和处事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中的哲学」。「中」即儒学的「中庸」之「中」,朱熹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阎的「中的哲学」不外是中庸思想的阐发与运用。阎幼年读的是四书五经。辛亥革命以后又敦请所谓饱学之士为他讲解经史及其他经世之学,其中以赵戴文对他的影响为最大。从阎的日常言论、日记及「感想录」中可以看到他的政治理念、处世哲学和处事方法

  • 文章总统哲学思想的蠡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期  作者:•吳經熊• 出版时间:1966-10-31
    关键字: 蒋介石 哲学思想 中庸 行的哲学 贺寿

    表的重要演讲、专著、和书信从头至尾温习一遍,我深深觉得祗有中庸里的三句话足以形容这个哲学,那就是『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总统继着我国数千年的道统,承受了国父的心传,吸收了耶稣十字架的精神,及神的灵感,加以恒久不断的好学和日新又新的身体力行,自然他的言论,充满了眞知灼见,而形成一个世界上奇峯特起的哲学。其实他的言论,篇篇都是哲学,令人不知从何谈起。现在且以上引中庸三句为提纲,依次论列,用证总统的哲学思想,确实合乎古人的理想。一、尊

  • 文章中庸「其次致曲」语意之探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中庸 其次致曲 语意探讨 哲学思想研究

    孟子曰:「理义之悦我心,如刍豢之悦我口。」我辈读书人,对于书籍,都有自己特别的爱好。在儒家的典籍中,个人最为欣赏「中庸」。中庸一书,虽非煌煌巨著,但却是儒家哲学思想比较有系统的典籍,其中包括天道、人道、治道,有原理、有方法,易于心领神会,实践力行。中庸的中心思想,是「中和」,中和是均衡和谐的状态,无过无不及,一切恰恰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日月代明,四时有序。比之社会,则是人人互敬互爱,济急扶倾,守望相助,各遂其生。也就是中庸所说「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