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书法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章草簡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林猷穆  出版时间:2006-10-3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章草 文字书体

    我國文字書體之演進,自西漢末,由篆變隸,再由隸變章草。章草自漢至西晉五百年間爲獨盛時期,隋唐以後,漸次式微,至宋幾於湮絕,元明之世,稍有復興之勢,有清一代,習者寥寥,今世雖有提倡者,亦已少見。章草之名稱及作者 說法不一:有謂因用於章奏,或謂因漢章帝之愛好,或謂出於急就章,亦有謂係章程書之草體而得名。至其作者,書史多謂漢興有草書(按章草古但稱草或隸草、草隸),莫知誰作;惟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草法始大備,故章草當推史游爲鼻祖,且大行於漢章帝時代。章草爲我...

  • 文章为河南美术出版社「中国书法通鉴」在台出版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田曼詩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通鉴 序言 中国文字 书法

    中国书法敎育,根据文献记载,始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周灵王二十年己酉,西元前四七五—五五二年)。孔子以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作为他七十二位门生的必修科目,这六种科目里,最少有三种「礼、乐、书」是艺术敎育,书法则是美术,这是因为书法不仅是表意的工具,而且也和绘画一样,具有审美的传値感。经过两千五百多年漫长的时间,中国敎育制度每一朝代都稍有差别,只有美术敎育中的书法,是永远不变的。因为书法敎育里包括了审美,也包含了知识学问和人格修养的训练

  • 文章漫談嶺南書法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蘇子 出版时间:1972-03-3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岭南书法家 人物简介

    文字是用以表達意思的,中國文字是非常特出,用毛筆寫出的字,名之爲書法,大衆知道書法是中國美術之一種,白紙,黑字,紅印章,像這樣的美術,唯我中國人才能領略,才會欣賞。許多人一面爲求練習一手好字,一面藉此以修心養性,每日抽出一段時間,展紙揮毫,持之有恆,自然獲有心得,和發生意想不到的功效。過去學子對於讀書和寫字,是無分軒輊的兩門功課,書讀得多,字寫得好,便成爲寫作俱佳的讀書人。因此書法名家多半從讀書人裏產生出來。嶺南書法家,在古代或許不少,可是爲人們所熟知的...

  • 文章中国书法概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朱光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文字渊源 书法演进 字体变化 书法功能

    境界,一面撷取前人之长处,一面想突破前人之藩篱而自创天地,均邃于古而不囿于古,故能陶铸古法,自出机抒,一点一滴,莫不从艰苦中得来。孙虔礼书谱有云:「心不厌精,手不厌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闇于胸中,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孙氏所语,可说明硏究书法,「学养」与「功力」两者不可偏废,「精熟」固然可假以时日,不断磨炼,而「规矩」与「胸襟」却要学养来充实,然后始能「意先笔后」,达到「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之境界。书法功能中国书法,具有眞善美之内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