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文化共返回4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拔林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拔林寺 佛教文化 民间传说 两岸文化

    新建 唐子安我国佛教,始自汉明帝,永平年间,派遣使臣蔡愔,前往天竺(印度),取得佛教经典,归国后,奏准建佛堂,译经讲道,良以其明心见性,得无上正觉,普度众生禅旨,取得国人共识,信徒日增,皈依者也日众,捐建佛堂,普及各地。台视星期日播映大陆寻奇节目,庙堂佛堂;诵朗经典,顶拜礼仪,与台湾所信奉祭式,各种法制,全部一样,并无差异。嘉义妈祖出巡,两岸交流;极为热烈,其渊源悠久深厚,由来有自也。家鄕与安义交界牛头岭,下坡地方,有一小庙,名曰「拔林寺」,殿堂高悬

  • 文章田家炳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永和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田家炳 人物传略 教育慈善 公益事业 两岸文化

    原載履仁崇義的田家炳一書,共分十八章,本刊分期連載,以饗旅外鄉親續八—編者—

  • 文章两岸交流)阙里朝圣记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華思 出版时间:2006-04-05
    关键字: 世界孔子后裔联合会 京福高速 曲阜朝圣 诗书礼乐厅设宴 孔裔大会 祭孔大典 两岸文化

    大会留下珍贵纪录,并传为佳话。杏坛惜别 感怀良多在离别曲阜前夕,孔子硏究院孔祥林副院长突来访,主要因先前去济南电视台,有关儒学与祭孔礼仪等影卡急需作最后补正,而与参访孔裔代表失之交臂,故特赶来名雅杏坛约定当晚再来餐叙。谈到孔祥林副院长,是十年好友,也是两岸文化交流中山东旅台90万人最早知名的文化使者。笔者日记中清析地记载着:「1995.4.25.孔子博物院院长,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孔祥林,陪同山东文化厅吕常凌厅长来台北举办「孔子故乡四千年文物大展」,展

  • 文章清明返鄉雜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勣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清明返乡 温州 观光文化

    张勣(体福)自两岸交流以还,目今已至沸腾之势,虽然双方仍有一些限制,但人心向汉,犹如浩瀚之太平洋,在波涛澎湃凶涌时刻,人们是无法予以制止的。我曾数度返乡,也曾多次游览大陆风光,目睹大陆各地的进步发展,可喻如雨后春笋,奔放可爱。其情其景,格外给我们这群早年离乡背井的游子,感到无限的欢欣和慰藉。此次我在今年(二〇〇二)三月三十一日与胞弟体寿夫妇回乡扫墓。四月三日上午随着家族百余人口,带着微笑雀跃的心情,在音乐伴奏声中,搭乘多辆巴士,迤逦自三都出发前往黄岙

  • 文章晋台文化经济交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胡海玉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台资项目 两岸交流 文化交流 媒体交流

    人。其中台商来晋交流项目十七项、四百五十二人、山西省人员赴台交流项目五十四项、一百九十三人。在台胞来晋交流方面,组织了重点交流项目「海峡两岸关公文化硏讨会」,两岸专家学者、台湾关帝庙主委等一百多人参加了硏讨交流活动,发表论文二十六篇。通过交流发言和参访关帝庙,两岸学者一致认为,以「忠、义、仁、勇」的精神为核心的关公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运城、临汾、晋城、晋中等市发挥祖根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优势,组织台胞团参访拜谒了炎帝陵

  • 文章鞏義之行永銘在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巩义 海峡两岸 中国文化

    殷盼良久的中原文化重镇之旅,终于在《现代时事杂志社》谢绍愈社长暨本社艺术委员会主席李可梅及台北居仁画会创办人郑翼翔教授,并经李懿道校长、靳荣生、姚民生诸委员、钟德卿秘书等协力洽商河南省巩义市对台办公室、河南鑫旺集团、巩义回郭镇人民政府、河洛书画社、巩义市博物馆等共同举办之「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邀请留台各地书画名家,先征集百数十幅珍藏作品,计有李(可梅)姚(民生)靳(荣生)郑(翼翔)钟(德卿)(概依笔划序次,余数十作品略)一并邮寄到巩义博物馆,以便预作妥善

  • 文章(藝文詩壇)台灣人的根—河南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文化 海峡两岸 巨著 地理

    一九九五年八月廿八日)自从美国黑人作家郝莱(Alex Hary)巨著「根」一书问世后,曾经一度掀起寻根的热潮,最显著的例子如美国前总统黎根之访爱尔兰以追本:菲律宾前总统柯拉蓉赴福建以探源。中国人素有尊敬祖先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到那里,都不会忘记世代所居住生长的地方。台湾与大陆仅一衣带水之隔,无论从地理、历史、文化、血缘……。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台湾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后,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台胞」,前往大陆探寻他们祖先的发源地。笔者于一九四九年以稚龄自

  • 文章學友聚會歡迎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方明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京剧文化 同乡联谊 两岸交往

    編者按:陳岐興鄕長於今年五月間組團返鄕探親,並與幼年同寅方明(原名方文烺)等聚會,會中方明特仿京劇「珠簾寨」唱段,唱出了故鄕童友對旅台返鄕者的歡迎與思念情懷。據陳鄕長指稱,方明對京劇深有硏究,自童年至今,始終未斷,每天早晨都在沭城公園京劇社清唱,此次返鄕聚首,方以仿「珠簾寨」的唱腔代替致「歡迎詞」,由於詞正腔圓,大家深受感動,陳鄕長特將該動人唱詞寄交本刊發表,以饗鄕親讀者,該唱詞曰:西皮導板:盛世相逢重聚首,原板:學友們欣會樂悠悠。當年家鄕來分手,各自揚...

  • 文章两岸中秋节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劉鳳桐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中秋节 两岸交往 传统文化

    我国有三个月圆之夜,即元宵、中元、中秋,各具情趣特色,尤以中秋月圆之夜,各种悽美悱恻的爱情故事及令人遐思绮想的文章诗篇,多可车载斗量,月圆人圆,更突显中国人求全求美的浪漫情怀,和悠美的节气文化。我国地方辽阔,过中秋之习俗,不论方式有何不同,但均有月圆人圆之义,盖一年已过了大半,又到了收获的季节,秋高气爽,在这月色最美、最亮、最圆的夜晚,碧空如洗,极富诗情画意,很自然的便想起在外的家人,盼望能回家团聚,藉拜而赏月,乐享天伦。故鄕海州,过中秋节时,白天

  • 文章兆爽詩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陳兆爽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两岸交往 区域文化 人物回忆

    忆往荏苒韶华白发翁,一生劳碌两淸风;离家半世沧桑变,迄未返里恨无穷。兵荒马乱逃劫难,忍饥挨饿苦不堪;幸有善人供热食,狼呑虎咽饱一餐。思鄕乱世浮生家破碎,白发如霜常垂泪;血压偏高久缠身,人生如此实堪悲。顚沛流离苦难挨,跋涉山川难忘怀;思亲念旧人常情,孤灯夜雨泪满腮。每届夕阳西下时,旅人天涯增遐思;故鄕究竟变何样,车祸腿伤受限制。抒怀立身淡泊无奢望,处世平和求心畅;知足常乐盼健康,粗茶淡饭健胃肠。衰龄名利早无求,蜗居蔬食傲俗流;国事蜩螗人有责,两岸尽早化敌仇

共47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