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共返回46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横岗纪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14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橫崗山 大別山

    在大别南丽,有一座雄伟的高,像一条巨龙,横跨蕲春、武穴两县市,延伸湖北、安徽两省,达黄梅岳西宿松等五县,它就是素称「鄂东屛障」的横岗。据《蕲州志》记载:「横岗在州东北一百一十里,之阳属广济,之阴属蕲州。上有天柱峰、舍身崖诸迹。」因呈东西走向,高峻挺拔,峰峦连绵,岗阜横立而得名。主峰天柱峰,海拔高八一五米。横岗方圆约十五平方公里,有二十多座大小峰,素有「吴有匡庐,楚有横岗」之说。与蕲北之仙人台,西之三角,合称为蕲春三大名。一、佛道胜迹

  • 文章苍霞温泉乌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作者:林幹如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嵩山 九仙山 码头

    福州是福建省会,与马祖祗一水之隔,那里多种榕树因称「榕树」。当地谚语:「二藏,三现,三看不见。」「藏」的是「冶」、「嵩「玉尺」「现」、「九仙」、「乌石」、「樾王」。「看不见的」。见的「是是「芝」、「罗」和「钟」。通过跨越闽江的万寿大桥,至中洲之仓前,即是福州最繁华街道,南台的台江汎、苍霞洲、洲边、中亭街及上下杭街。大桥的南边有许多码头和仓库,无数船只多由马尾、闽安、长乐、罗源、连江等地往来,在那儿停泊或是装卸货,因此,台江汎

  • 文章阳明山中山楼简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曉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中山路 阳明山 草山

    阳明山中山楼,位于台湾省北部,属台北市管理,阳明原名草多温泉、樱花、杜鹃,及各类花卉植物,尤其自辟划为阳明公园后,满遍野一片花海,以每年三月花季期间,花开最为茂盛,游人蜂涌前往观赏,道路为人潮拥塞,为每年盛事之一,上交通四通八达,台北、淡水、金等公路均经过此,中楼即建于阳明麓。古早的台湾地块,只是中国大陆东南边海底下的沉积岩层;约在四〇〇万年以前,「菲律宾板块」自东南而西北漂移,撞上了「欧亚大陆板块」,沉积岩层,在两大板块的推挤下,渐渐

  • 文章普陀记游(六首)

    来源期刊:《同安》 第66期  作者:朱振仲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普陀山 普济寺 佛顶 洛迦

    不肯去观音观音不肯渡东洋,爱我中华意味长。香火普陀千古事,莲花依旧溢芬芳。普济寺佛堂巧妙夺天工,菩萨新装展笑容。鼓响钟鸣逢盛世,百年古树翠荫浓。心字石普陀一绝世难寻,笔扫千军书此心。字硕宽容百人立,临斯顿悟豁胸襟。登佛顶佛顶登临放眼宽,依稀身处白云间。崭岩惜卧当高枕,人到无求心自闲。重上洛迦叠叠流云步步阶,洛迦登上拂尘埃。好好水颇幽静,又引闲人几度来。梵音洞横容石洞半天辟,吞吐海潮响巨声。最是令人迷惑处,灵光恍惚幻观音。

  • 文章有素

    来源期刊:《連聲》 第7期  作者:黄冰玉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爬山 山道 凉亭 青山

    、代表雄伟壮大,象征坚毅不拔的志节,这世界如果没有,就变得枯燥乏味。水、代表宁静和平,象征安祥广濶的胸襟,缺了水,一切动物便无法生存下去;我爱水,但是更与有极密切的情感。生长在福建多的「闽西」,便是我的故鄕,三十多年来,身在台北,每逢假日,我和老伴经常跟爱的朋友们,去台北近郊,或远达外县市有的地方走走,看看风景,跟对语,一切尘念便消除了。烦杂的心境,也因此洗涤洁净,了无尘染。人生在世,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我太喜欢您了,在坎坷的人

  • 文章

    来源期刊:《闽聲》 第4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66-10-01
    关键字: 榕城 罗山 龙山 闽山

    」的由来,不仅是狭义的三座,它应该包含广义三组的三座。所谓「三藏、三现、三看不见」也。三藏:罗,冶(泉),闽(玉尺)。三现:乌石(道),于(九仙),屛(越王)。三看不见:灵(龙,在龙巷某氏庭园。)芝(在开元头),钟(在达明里,都为高楼大厦所遮蔽。)福州本有「榕城」之称,又因是省垣,故文称「榕垣」。但出外的同鄕都喜欢用「三」这个别称。国内各省的福州会馆和海外同鄕组织,多称「三会馆」。台北有一个慈善

  • 文章故乡拾穗(七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6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故乡 山川 介绍 黄山 嘉山

    吾北鄕有两座,一名黄,一名嘉,黄之东为东绿鄕,黄之西为孟城鎭,黄之南为龙亭鄕,黄之北为北鄕。黄东起东绿鄕,西迄孟河城止,蜿蜒起伏约二十里,势虽不甚高,但亦颇觉雄伟。名「黄」之由来有二:其一,因是主峯之阳,半上有旃檀禅寺一座,相传楚春申君黄歇公子曾在此处结庐读书,后人将其读书处改建为寺,寺名旃檀,于是亦称是为黄;其二,因黄之土皆是黄色砾土,性不黏稠,入水松散,一遇天雨,涧流下之水有若黄泥浆般,故以「黄」名之。黄之阳(南面

  • 文章雁荡蛙斗蕲蛇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恆源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雁荡山 山蛙

    雁荡,久以风景优美闻名于世,而蛙斗蕲蛇的奇观,却鲜为人知。蛙与蕲袉,共栖在雁荡区的碧潭边,涧里,巖隙中,一般来说,有蛙的地方便有蛇。它们既是邻居,又是死对头。每逢夏天,蕲蛇经常偷偷守在蛙出没处当蛙专心捕食毫无准备时,就猛扑上去,一口咬住,当作美食。到了秋日养得体强力壮的蛙,敢与蕲蛇搏斗,并战而胜之。其战斗之剧烈,场面之壮观,令人惊骇。一只蛙在涧边发现了一条蕲蛇,就大叫一声。蕲蛇一见蛙,就循声扑去。蛙机敏地双腿一蹬,扑通一声潜入

  • 文章非陪尾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0-01-01
    关键字: 陪尾山 光山 学者论述

    尙书禹贡云:「淮出桐柏,经陪尾。」本刋第九期有王保德先生写「禹贡陪尾在那里」一文,从旁征博引中,依辞海注,指淮水所经之,就是有很多名称的光。换句话说,古代的陪尾即现代的光;这样解释,在下认为还有研究的余地;谨将拙见录后,以请敎于高明!第一:先将淮水流出桐柏后,经过地方予以说明;淮水自桐柏县起,经信阳县西南部、罗县北部、息县南部、潢川县北部、固始县北部而东入安徽境。第二:再就光县的位置予以说明;光县在河南省东南角上,东与商城为邻,南与经扶为

  • 文章回鄕偶吟

    来源期刊:《連聲》 第10期  作者:李恆生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青山 碧水 村民 冠豸山

    恒不老,碧水永长流;庭前丛草乱,后古松休;(注)[1]亲旧情意重,村民共田畴;温饱堪度日,惜落码头舟。远眺冠豸连城胜景冠豸,气势磅礴顶摩天;三峰并立齐一望,一线中分成四巓;世代騒人留诗句,昔时僧效老禅;历经风霜仍不老,象征连邑亿万年。注:一线—指一线天。三台令(咏木桥)木桥 木桥互通两岸多好,往昔时光已过,七十河道没落,没落,没落,黄石田村一度。注:朋口到下车七十华里河道,在昔共有木桥十五座,现在仅存黄石田村一座;孤零零的,眞杀风景。[1

共4633条记录 1/46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