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孝经》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顏之推的期待——以勉學篇爲範疇探其義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孝经 《古今字诂》 勤勉治学

    丧珠,失皮而露质[5],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6]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己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尙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颜氏身在黄门,所见自不虚假。就是因其所见为眞人实事,是以感怀特深。而「黄金满籝」,不如「敎子一经」之念,时刻萦其脑际,所以他深深体会到富贵显达的不足恃,眞才实学的不择地而为人所

  • 文章泛論孝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5期  作者:李子堯  出版时间:1985-05-10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孝道 孝经

    。这都是以孝道为本,作为待人处世的主要原则。扩而言,我国立国之道,自来皆以孝为本。所以孝道即成为中国传统之美德。因此欲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必须行孝。则百行孝为先,众善孝为源,然后再谈其他行谊。孝经曰:「先王以孝治天下」。「夫孝,始于事亲,扩于报国,终于立身」。「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敎之所由生也」。都旨在说明立身成事,皆应以孝为出发点。孝原是家庭的伦理道德,但广义而言,可解为与一切美德有关,如礼记祭义篇:「居处不庄,不孝也。事君

  • 文章蜀籍與千頃堂書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周易 礼乐 春秋 孝经 杨慎

    中,四川资县人。(补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十六卷纲领一卷:铉翁北迁时,居河间所作,因答问以述己意。纲领凡六类,首原春秋记始,次原夏正,次明五始,次明三传,次明伯,次明凡例,共十篇。王申子春秋类传。句龙传春秋三传分国纪事本末:字明甫,嘉定州人,后溪刘光祖为之序,称其嗜古尊经,确乎自信云。孝经类晏铎增注孝经:字振之,四川人,御史。经解类周洪谟经书疑辨录三卷:成化十五年,洪谟为礼部尙书时进呈,多辨朱子解经沿习诸儒之误。(补元)牟应龙五经音考:牟巇子。小学类姜玉洁

  • 文章吳氏族譜重刊序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吳本公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吴氏族谱 重刊序言 《周礼》 孔子 孝经

    让」,没有超过吴姓宗族者,所以太伯庙有一联云:「让国亦称王,从此荆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敎草昧启文明」,庙前的石牌坊上就有「至德名邦」四个大字。至德二字,出自「孝经」:先王有至德要道,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周礼」地官篇:一曰至德,以为道本,至德中和之德也。至德者,犹言最上之德也。以通俗的解释:至者,极也,到也,大也,得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便可证明「至」在「大学」之位也。德者,德润身,德必有邻,德言容功,德制不祥,德洋恩普

  • 文章研读孝经感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劉仙根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孝经 人生准则 传统文化 社会风气

    小引宋儒王应麟著三字经,言为学次第,有「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之句。中国传统文化,恒言:「百善孝为先」,论语首篇即提示「孝弟为仁之本」。孔孟之书,虽称博大精深,然纲举目张,率由诚正修齐之道,进而成治国平天下之业,史载「齐主(萧道成)问为政于参军刘献。」对曰:「政在孝经。」时值「宋齐继、梁陈承」的混乱时代,南北分裂,社会失序,刘献之言乃感时而进,亦拨乱返治的不二法门。此仙根兄之所感而作也。—编者一、孝经渊源我国的古籍经典,有「五经」、「九经」等

  • 文章蜀賢舊著撮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3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周易集解 五代史 成都氏族谱 孝经正义 许氏说文

    溯自文翁兴学、启迪吾蜀以还,文风蔚起,代有才人。汉世扬、马之赋,唐代陈、李之诗,两宋三苏之文章,元、明虞、杨之词翰,巨㠸鸿篇,千秋相望,固无论矣。其间发愤好学,矢志撰述,终而或存或佚者,又何可胜道哉。近读张氏之志,志中蜀贤著作,有非习见者,有仅藉钞本流传者,均足珍视。撮记于此,幷申敬慕之意。经部周易集解十卷(校宋本)唐李鼎祚撰。鼎祚资州人,唐著作郞、祕阁学士,官至右拾遗。是书集子夏、孟喜、京房……凡三十余家,附以九家易,干凿度凡十七篇。孝经正义九卷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