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拾穗(四)农业槪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3-12-15
    关键字: 农业 小麦 大麦 元麦

    之播种时间,除荞麦外,不问小麦元大麦,均需于农历九、十月间播种完毕,期能于播种后一星期内便发出芽来。如果气候许可,在寒冬前尙来得及翻一次土——除一次草。否则大陆之气候,有时因西伯利亚之寒流提早来袭,在农历十一月间,便可能降雪。即使不降雪,如雨季早临,早晚也将遍地皆冰,不要说是以人力锄泥翻土无能为力,即以牛力也无法翻土了。就算是勉强能播种下去,在年内由于气湿奇冷,天寒地冻,亦难能发芽,在北雁南飞时,田内未发芽之麦种籽便将成为寒雁之果腹佳粮。滩里及沙洲之

  • 文章故乡拾穗(三)农业槪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2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3-11-15
    关键字: 小麦 元麦 大麦

    农谚「春畊、夏耘、秋收、冬藏,」之说,似乎仅指稻、两种而言,实则吾家鄕之农产品不仅于此。滩里及沙洲之主产品是与稻,但上鄕之主产品除稻外,尙有豆类一种,至于副产品,上下鄕大致相同而种类繁多。玆依农历一年四季之收成顺序,不惮其烦,将主产品之播种,畊耘、收割,及其用途等等分别列述,藉以有助我们下一代对故鄕之认识与了解。:根据「农源」所载;「重要之农田植物也,我国北方遍种之,叶细长,有平行脉,茎有节,夏月开花结实,小麦之实,大多无芒,子多粉,以制切面

  • 文章故乡拾穗(四)农业槪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4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4-01-15
    关键字: 农业 播种 割麦

    从农历九月间将播种下田,须至翌年之四月间才能收割,所以农民们均谓农产品以之寿命为最长,他的生命长达八个月之久,也有说怕热不怕冷,一到农历四月,春天已过,初夏来临,天气由和暖而转炎热,因怕热,便枯黄老死。当然这都是农村俚语,然亦不无道理;盖之不怕冷却是事实,牠能在数九寒天,朔风怒号,冰天雪地里,仍能蛰伏于田中,熬过漫长的寒冬,的确不是其他农作物所能相比的。麦种下田后,除气候许可,在年内尙可除一次草翻一次士外,农民祇要把田埂之缺口挖好,使田内之水

  • 文章江蘇的農業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吳寧海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江苏 农业 稻米 大豆

    多属零星小块矣。盐质冲积土多植棉,其利用历史稍久者,冬季种麦。含钙冲积土及无钙冲积土,其利用甚少区别,大抵有水灌漑种稻,无水灌漑种植大豆、玉米等旱作物。灰棕壤之黏磐壤,大抵土壤保水力强,不易漏失,有水种稻,无水种植旱作物。本省气候,大底一月份平均温度2C左右,七月份平均温度26-28C左右,夏季气温较高,但不酷热,惟冬季西伯利亚寒流南侵,有时延及长江下游,则气温骤降,尤以苏北一带,寒流来临,可以滴水成冰。斯时冬及蚕豆掩埋雪中,春暖再行发育。长江两岸,雨量

  • 文章端陽貼符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期  作者:周道  出版时间:1971-05-20
    关键字: 故乡习俗 道符 贴符

    担,向各户收「符」了,每户至少一升,商店和不种田的人家折钱代。这虽是故鄕的传统习俗,也可说是道士同和尙的一种歛钱方法。

  • 文章漫谈拾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拾麦 丰收 往事回忆 乡野趣闻

    盖放好,一切安顿好,则专候拾与「放门」。按「放门」:凡是有地主之村庄,每块田地,多则八、九十亩;少则四、五十亩,(每亩约合台湾二百多坪)中间是车路约二丈宽长;一直通至庄内打麦场,两边田地掘有五尺深五尺宽之深沟,皆与闸河相连,以备泄放雨水。每块田地,有的两、三佃户共种;有的祇一户,收时较多户要慢些,而拾多愿赶往多户种之田。在全块麦苗砍倒后,方将牛车拉入,这时全体铁叉将麦子挑上牛车。坐在田埂旁庄主用的司事先生,将一面三角小红旗拿起,揷在田埂上,散在各处

  • 文章走出去前面是片天记天水市秦剧团《积圣歌》剧组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82、83期  作者:梅子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秦腔表演 天水秦剧团 积圣歌》

    积圣歌》。《积圣歌》的成功演出,重新把人们对天水秦剧团陌生以久的眼神拉了过来,近日记者来到该团排练现场,演员们投入排练的热情场面,着实让人感受到了该团焕发的热情场面,着实让人感受到了该团焕发出的生机,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唱腔和一次次汗流浃背的排练,把本来凸显陈旧的剧院烘托的热火朝天,从剧组演员一个个不辞劳苦、不厌其烦的重复著同一个动作招式和追求精准的态度不难看出,他们是为了同一个让剧团重沐曙光的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

  • 文章古豐美食雜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閻旭揚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烧羊肉 年糕 蒲菜

    幼年曾睡过蒲棒做的蒲绒枕头,故而一见便知。二、膏(土音叫「沫哥」)我县县城内北关东家后,名中医邵世芬家附近,有个买「沫哥」的,天冷后,每天下午一、两点钟,才挑出来沿街叫卖。看来极似台湾的「米膏梅」,西安市的莲子稀饭,仅其中的加添物略有不同而已。我们家鄕的「沫哥」,似较外地更为美味,内有:「碎红枣」,「栗子片」,「莲子」,「白果仁」,「百合」,「红豆」,「白江豆」等物,用红糖糯米煮成。民国廿年前后,每碗仅铜元五枚(一分),可谓物美价廉。三、年糕、糖糕北门内路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蕭鴻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拾麦 麦穗 农作物 收麦子 割麦

    五月,在中国大陆的中原地带,正是收割麦子的时候,麦子有大麦和小麦两种,为北方人的主食;和稻最大的不同,是麦子能耐干旱,不需雨水灌漑也能成长。割麦的季节正当初夏,也就是南风初起时,金黄色的麦浪,展现着成熟的丰姿,大男人们手挥镰刀,成排成排的麦杆倒了下去;跟在这些割麦人后面的,是一些妇女与小孩,他们抢着拾起割麦后留下的麦穗,放在小萝筐里,割麦的速度很快,遗下的麦穗也不少,拾的人一步一趋,紧跟在割麦人的身后。记得有这么一首唐诗:「一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

  • 文章老上海吃大菜

    来源期刊:《浦東》 第85期  作者:浦東客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老上海 西餐厅 红房子 招牌美食

    花木,气氛高雅,抗日战争期间,上海部份地区被日本人控制,日军占用理查饭店作为军部,日本军阀为了震慑人心,在走廊中的花架上,全部摆上了人头,好好一座建筑物,变成了凶宅。前面所谈的三家饭馆名气大,但菜郤不尽出色,而懂得吃的老上海人,都知道「瑞」与「康悌浮弟」的大菜才是真好吃。「瑞」位于南京路,老板是犹太人,他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店名。整个店座位并不多,但厅堂布置得极为雅致,装潢采欧式设计,壁上多悬挂名画及水晶明镜,而造成交光互影,氤氲交织的美妙气氛。瑞的菜每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