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金凤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柳金凤女士 不幸车祸丧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9期  出版时间:1983-11-20
    关键字:金凤 车祸丧生 讣告

    秦锡玉鄕长夫人柳金凤女士,系吾邑北鄕人,不幸于本(十一)月九日,在台北市罹车祸丧生,享年五十六岁,于本月十七日在本市辛亥路市立第二殡仪馆设奠大殓,随即发引安葬于无锡公墓。

  • 文章欢宴大陆莅合名导演石磊先生名艺人马金凤女士致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吳鳳翔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金凤 豫剧演出 欢送会致词

    国光剧团豫剧队,为开拓表演领域,提升剧艺水准,特邀请大陆名导演石磊先生,马金凤女士来台,导演豫剧新戏「貍猫换太子」马金凤母女则配合演出,该队经数月之严格排练,辛勤耕耘,在本年三月六日至八日于国家剧院公演时,先声夺人,场场爆满,嘉评潮涌,造成轰动。该队凯旋之日,亦正是石导演等任务圆满赋归之期,本人担任飞马豫剧队顾问团领导人有年,为表示欢送大陆乡亲艺人,并庆祝该队演出之成功,特于三月十五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假高雄市金园大饭店设筵欢送石导演、马金凤母女,该队队长

  • 文章名伶马金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金凤 河南豫剧 戏曲艺术

    豫剧唱腔高吭洪亮,表演粗犷豪迈,雄浑奔放,词句简练典雅,音乐优美而动听,互为搭配相得益彰之妙,为国民生活之写照,为古今历史之缩影,寓教于乐,更反映了,文者伦理,即仁、义、礼、智、信谓五常。武者道德,即智、信、仁、勇、严谓五德。启人心扉,沁润肺腑,移风易俗,敦品立德,淋漓尽致。豫剧又称河南梆子,风行于全国各省,经统计竟有三百余剧团,而业余者尚不计其内,而今已形成艺坛上,各具特色的五大流别,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马金凤、常香玉、陈素贞、閰立品、崔兰田等,以创始人马金凤

  • 文章豫剧名伶马金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蔣頑名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金凤 独创风格 豫剧表演

    豫剧名令马金凤,系山东省曹县人士,因她幼年酷好戏曲,崇尚自然,追求戏曲艺术之美,更重视戏曲的创造,为兴趣喜爱豫剧艺术美,不畏艰辛而大胆的致力于苦心研究,并撷众人之长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因此她的演艺成绩斐然,技巧精湛,音韵和谐优美清晰流畅,起岩叠荡,情节逼真而高超,她最出色的就是:「穆桂英挂帅,这出戏关目紧凑,结构严谨,情节张弛有力等诸多特色。她的艺事成就,今经考証主要条件有四:一、她是意匠经营能打破旧有体制,独创自己的规范与风格,使剧情主线突出,结构紧凑

  • 文章陆文寳、卢金凤喜结连理

    来源期刊:《浦東》 第67期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陆文宝 金凤 结婚典礼 同乡会

    陆海祥鄕长四公子文宝先生与卢澄麟先生次女金凤小姐于元月十六日在地方法院公证结婚,同日在富贵楼邀请双方亲友吃喜酒,佳宾满座,陆鄕长夫妇穿梭在贺客之间殷殷劝飮,欢愉万分。

  • 文章尋人啟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8-12-10
    关键字: 寻人启事 金凤 徐来宝 陈娟芬

  • 文章大同百花烧麦及金凤卧雪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鄧和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百花烧麦 金凤卧雪 饮食文化 慈禧

    深感惊讶。从此,凤临阁的百花烧麦便名扬国内,远播海外。如今,烧麦的制法已不断改进并普及全国,不但城鎭的一般饭店、酒楼都有出售,民间待客、婚丧嫁娶,餐桌上也少不了烧麦。「金凤卧雪」原名凤爬窝,是大同地区的一道名菜,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那么,凤爬窝为何又叫「金凤卧雪」呢?原来这和慈禧太后来大同有关。据传说当年慈禧太后为躱「庚子之乱」而逃到大同,当地官员为讨好慈禧专门制作了「凤爬窝」这道名菜,其时正赶上下大雪,为了使慈禧太后喜欢,于是将菜名改为「金凤卧雪」。此菜以

  • 文章上海的遊藝場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7期  作者:盧大方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劝业场 金凤 大世界 上海游艺场 乾坤大剧场

    惶庙内,本名劝业场,志在振兴城内市面,比起楼外楼自然更具规模,有影戏场,也有髦儿戏班,那时仙霓社的昆曲班,已经结业,因无适当场子去唱,便假劝业场二楼一角经常演出,祇有一般吸旱烟的老先生常到那里听曲捧场,由于曲高和寡,观众很少,迫得宣告结束,仙霓社子弟也从此风流云散。笔者那时还在学龄时代,年纪很轻,对于劝业场并无特殊印象,唯一値得记忆的是:早年四大坤旦之一琴雪芳,即出身于劝业场的髦儿戏班中,她的名字叫马金凤。那时的髦儿戏班,范围很小,戏台更是小得可怜,笔者

  • 文章駱成骧小傳及其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6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骆成骧 尊经书院 诗词精选 金凤 蒙山 王闿运

    举行文官考试,礼聘任主考官,自成都迎至雅安,仪卫甚备,一时传为佳话,遂游蒙山而还。未几卒,年六十二。骆成骧诗登蒙山饮茶丙寅四月,西康屯垦使刘禹九约主文官考试,蒲江知事刘敻,名山知事杨利宾为襄校员,名山胡礼之为提调。试毕,刘公饯送于蒙山麓之金凤寺,因登蒙顶,游永兴寺至天盖寺,观蒙茶,遂由名山,蒲江归成都。谁将海底珊瑚树,种向蒙山老烟雾;五峯撮指擎向天,七株正在掌心处。我生好古兼好奇,壮游每尽通天路;五岳归来已倦游,恋恋鄕山心所慕。少壮徧陟岷峨峯,东望蓬莱小邱墓

  • 文章怀旧难忘马金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4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金凤 豫剧艺术家 河南乡贤 河南文化

    这两条巷都是秦楼楚馆的所在。路北再西去,则是大华戏院,是当地认为最兴盛名的薛兰芳(旦),刘美英(生),常期驻唱的地方。光明戏院,往常以曲子戏为主,如向称迷死人的杨白菜,小洋人,浪折腰(全是乾旦)等人轮流演唱。自他们分别移往南阳、叶县,驻马店等地之后,继由颇具知名度的周海水、马金凤接档上场,真所谓不鸣则已,演唱果然不同凡响。卅二、三年之间,河南正值大饥荒,蝗虫为祸,真可说是饿殍遍野,百业不振,但由于马金凤的名气和声势,票房大致仍可维持。因为近水楼台,正好两相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