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德传统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道德勇气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唐宜俊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哲理艺文 道德勇气 道德传统 工商社会 法理公平

    所谓「道德」,这两个字人人常说抽象而又难行;但简单地说:它就是人类营群居社会生活除法律之外,大家所约定俗成的伦理观念及合于理法的行为。如「四维八德」等是。虽然,它不像成文法典那么具体而微,对作奸犯科者能有强而有力的制裁力量;但它却深蕴于人类思想观念之中,形成一种自制与制人的无形力量,以辅助法律之不足;有时甚至还胜过法律,随时随地影响看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小至生活言行,大至文化传统以及国家民族之盛衰。因此,一个国家民族只要有良好

  • 文章总理孙中山先生的道德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符滌泉 出版时间:1984-01-15
    关键字: 孙中山 道德观 传统道德 仁爱 修身齐家

    符滌泉先生,益陽人,曾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局長、行政院副秘書長等職,現任行政院顧問、中央日報主筆,為嚴前總統曁孫院長文告講稿執筆人·編者·

  • 文章為孔孟之道正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劉子增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孔孟之道 传统道德 《论语》 民主思想

    萍乡 刘子增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儒文化占著最重要的位置。孔孟之道的基本内容主要属于民主性的精华,它至今蕴含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强大凝集力的重要因素。但是,自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一些少正卯式的政客枭雄,对孔孟之道顺非而泽,恶毒攻击,言伪而辨,饰邪营众,把世世代代哺育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孔孟之道,说成是人肉筵席、封建糟粕、万恶之源,顚倒黑白,混淆是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人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坎上回顾二十世纪的峥嵘岁月时

  • 文章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11期  作者:毛榮耀 出版时间:2015-11-10
    关键字: 孝道 传统道德 父母 孝道教育

    去年重阳节前夕,县老年大学陈老师在上古诗词时,当讲到孔子思想,提到孝道问题,一位学员问到:到底什么是我国的孝道文化?引起了一场孝道问题的议论。孝与感恩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就是孔子说的「孝敬父母,忠君爱国」。感恩,狭义就是感激父母,广义说就是感激自然,感缴社会,感激祖国,感缴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

  • 文章中華倫理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传统教育 伦理歌 国民道德

    伦理者,人伦之理也。中华伦理者,乃中华民族固有之道德也。孔子敎育,首为人伦。孟子释五敎之义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 国父提倡八德, 蒋公重视四维,盖我国以伦理敎育为国民敎育之根本也。蒋公阐释三民主义之本质,为伦理、民主、科学。更以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伦理建设等五大建设,作为三民主义理论实践之建国方略。其要旨,谓伦理建设:以心理建设为前提,以社会建设为张本,以物质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动力。至

  • 文章說孝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0期  作者:一叟  出版时间:1988-12-20
    关键字: 孝道 中华文化 传统道德

    中国社会是孝道的社会,中国文化是孝道的文化,在社会型态急剧变迁,生活方式快速的转换下的今天,整个文化传统所受到的冲击,孝道也是站在最前锋,而日见衰退,是以我们要复兴中华文化,必先要重整孝道。提起孝道,大家免不了有一误解,以为孝道是一套客观存在的道德敎条,是不容怀疑的绝对权威,是束缚人性而又阻碍进步的顽固古董。尤其谈到「道」,有的人说得太玄虚了,叫人敬而远之,有的人说得太迂腐了,也叫人厌弃受不了。其实,道就是人走的路,在人生道上,好的路叫正路,人人能走的路

  • 文章孔子之道 見於星馬碑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費廣生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孔子之道 南洋 华侨 中国传统道德

    作者按:孔子之道遠被東西南北,無在而無徵;然如此俯拾皆是之證據,彙集成書,雖罄南山之竹,不足以具載,是以嚴於選擇,勢不得不爾。孔子之澤被於星馬者,竊以爲 國父所揭之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最爲確切,而饒宗頤先生實地調查,所得星馬華文碑刻,最足徵信!爰取其材料,撰成斯篇。

  • 文章中國家族制度與倫理思想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楊亮功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家族制度 伦理道德 思想文化 传统观念

    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盖自尧始,吾国伦理思想,即以家族为基础。由「亲九族」推而至于「平章百姓,协和万邦。」至于舜,史记称:「舜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敎,在宽。」五品五敎,乃谓于社会间,因伦理类别,而各有其适当之道德,是谓五伦之敎。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至是,吾国伦理思想始有其具体基础。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就是说

  • 文章果真誰也不能相信大陸出現人心冷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彭宇案 传统道德 社会心态 信任危机

    中新网电】看到一位老人跌倒在身边,扶还是不扶?如今这个问题让不少国人陷入纠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陷入一种莫名的尴尬。近期,多起见义勇为反遭人诬陷讹诈的事件被曝光,网民大呼「好人做不得」;而以于此相映的另一面则是一批「最美」草根人物救人于困厄,广受舆论追捧。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国社会道德生态遭遇「双重门」。早在二〇〇六年,南京小伙彭宇在公交站台搀扶起跌倒在地的徐老太,反被其指认撞人。南京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彭宇给付徐老太

  • 文章宏揚孝道,踐履孝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孝道 中华文化 伦理道德 民族传统

    吉安 胡荣祥我国固有文化有重孝道,所谓「父母至尊胜金银,饮水思源头」,百善孝为先,孝经上说:「天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乃一切道德之根。自古以来,孝道不仅是社会秩序的安定力量,更是延续了民族命脉,所以说,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的社会。「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乎孝。」足见人之百行之先莫大乎孝,故道德之基本的核心和原动力即以孝为其根本,而扩充发展而成。所以「孝为德之本说」。近数十年来,由于西风东渐,社会型态丕变,工商业突飞猛进,民生富裕。人民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