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船山嘉言錄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通鉴论》 嘉言 语录

    朱子曰:敬以持之。學者亦求之此而已矣。凡此均以見其學有所本,博而能約,辨其大義,以立修己治人之體;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余閱讀通鑑論,輒有會心,茲節錄於後,用資修省:一、有其始之,則已之也難,是以君子愼乎其始之也。能早决以潔其身者,是謂大智,不揣其終,而相沿以往,變故日深,而弗能自拔。二、屈其道而與天下靡,利在而害亦伏,以其道而與天下亢,身危而道亦不競,君子之道,儲天下之用,而不求用於天下,知者知之,不知者以爲無用而已矣。三、易之爲敎立本矣,抑必...

  • 文章漫談學習英語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謹語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英语学习

    本文作者為臺灣出生的第二代湘鄉青年,在英文方面有相當造詣,現任教於中部一流學府,刻正準備赴美深造。·編者·

  • 文章凑趣亦谈白字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4期  作者:盛輔良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白字 方言 趣闻

    尙记得曾经读到过一段趣文道:「有口也唸和,无口也唸禾,去了禾边口,添斗便是科。有木也唸桥,无木也唸乔,去了桥旁木,添女便成娇。」可以代表说明我国方块文字由形声会意组构成字有力的借用例范。因而有人干脆就:有边边,无边唸中间。省了多此一擧去查辞问典麻烦。而国字中偏又多的是如:提手傍借用了一个足字当音符就是捉拿的捉字、三点水傍置一个张或朝作音符,既提示读音,也明字义,不胜擧例。据载传,仓颉造字;可是先哲也留有错疑处:为什么用二山复叠要我们「出」不「重

  • 文章温州话中的文与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3期  作者:沈克成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文读 白读 方言

    一般来说,汉字的读书音与说话音是相同的,即一字一音,一字两音在普通话里较少见,即使有两音,其字义也不同。但是,在方言中,一字既有读书音又有说话音,却是较为普遍和常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与白。温州话中文、白读音丰富多样,变化复杂,使方言词语更加丰富。但多数词的文白读音是相对固定,不能任意变的。比如「大人」一词,用文da表示敬称,如父亲大人,白du则指成年人,相对于「细儿」(小孩)。而普通话则一律为daren。文白读音运用不同,使含意也不相同

  • 文章湖心泛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胡玢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守望无期 人生抒怀

    一、雨在心中。雨丝纤细纤细的,仿佛情侣耳语式的纠缠。于是,便有一种细微至极的感觉慢慢浸润全身;于是,便有一种轻风吹皱水面般的梦境缓缓渗入心床。从此,我那颗枯萎了许久的心不再干涸;从此,所有命运的渴盼不再焦炙!雨,如一部美妙绝伦的交响曲,快板的奏鸣之后,是缠绵的抒情,还是激越的高亢?雨,如一首清新的小诗,细品短短数行之余,是温润的怀念,还是绯红的心跳?雨,如一部经典的钜著,掀开扉页的背后,是主人公快乐的咏叹,还是深沉的独白?雨,如我发潮的心事

  • 文章白字趣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2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白字 错字 往事回忆 趣闻

    宁波同鄕月刊曾登过几篇有关读错字的大文,记忆犹新,四月十三日某电视台夜间新闻,首先女记者把澳洲首府墨而钵的钵读成「本」,继而男记者在介绍实况时则播出了正确的「拨」音,播音记者把这个钵字读成「本」的事,常常发生,大概是未注意佛敎僧侣「托钵化缘」的说法。抗战时负笈沪滨,因为与商界接近,知道上海商人字常一半,如「措施」读成「昔施」,「秘书」说成「闭书」,与钵字一般的半个字。本年二月廿六、七两日中副连载丁慰慈先生「错别字辨正述疑」大文,指出商务印书馆这本

  • 文章獎學金得主之六 獎學金讓我更完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顏克翰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感激奖学金 把书 更加用功

    祖籍棗陽吳家店顏家崗。現就讀中國科技大學國際商務系二年級,個性溫和,彬彬有禮、明理懂事,是優秀的棗陽後起之秀

  • 文章福建长汀客话的文白异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2期  作者:曹培基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长汀方言 文白异读 语音演变 外来语音 韵母异读 区别古今词 三种组词

    文白异是各地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认为文指读书音,白指口语。但也有认为文和白都发生在口语中的。本文讨论的文白异是属于后者的,就是在日常普通人口语中,同一个字、意义、词性也相同,但语音不同,则称谓文白异。例如在长汀方言(以城关为代表,下同)说:“飞机飞走勒”一句中,前一个“飞”字说“fi①”是文,后一“飞”说“pe①”是白,若后一个“飞”也说成“fi①”则不算长汀方言,而是半洋半土话。方言中原来没有的字,如“文娱活动”的“娱

  • 文章陈颙庵先生岭南人诗绝句拾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余祖明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陈融 岭南人诗绝句及拾遗》 遗稿整理

    前未编目。又潘博丘逢甲二家,虽已入集,在此编内,更拾遗三首。因依原稿顺序迻录刋出。延津剑合,喜何如耶。中华民国六十二年癸丑暮春门人余祖明谨识于香港。君吟祭后山诗。换骨玄功颇自期。勿误枯寒同面目。支持晚世楚风悲。闲愁怫郁一诗开。必有千头万绪来。负手花前栏欲尽。嫌他九曲未行廻。陆离尘世一惊心。寒雨凄风以力任。士行文章有商榷。题诗难得最知音。(胡展堂题蒹葭楼诗:风节重文章。国维征士类。南北仕隐间。略知所取弃。又云:慷慨仅存诗。我闻罪世意。却耶晚廻车。攘夷早树帜

  • 文章懷念知友王以磐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怀念好友 回忆往事 同窗共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之間吾友王以磐先生逝世五個年頭了!回想以往聚首的日子,除了多一些傷感,多一些激動;越發感到人生的虛無渺小,尤其在今天這個人情冷暖世道險惡的社會,能有以磐這樣推心置腹的朋友,實在不很容易。以磐是我在舟山群島流亡時認識的朋友,那時我們都是十七、八歲「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同在一個無線電台上混飯吃,穿著軍服卻是老百姓一個,生活極其自由自在,每天幾件公文辦完,便可到處遊蕩,走遍定海的大街小巷。當時京滬戰事吃緊,浙江、江蘇兩個省府員眷撤來舟山,...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