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著书立说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會員動態

    来源期刊:《同安》 第61期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中秋佳 节 著书立说 王秀南

    一、中秋佳节本会每届中秋佳节依例举行月饼抡元盛会,今年亦不例外,且提早于十三日举行,参加者多至十六人、月饼有三会,先提二会分两组进行游戏、待每组月饼状元得主分晓结束游戏后,再进行第三组游戏,除已抡得状元者不得再参加游戏外均得加入游戏。三次抡元游戏,状元分别由陈庆衍、陈守诚、陈士心三位乡长抡得,可谓陈氏一门三状元,实属空前盛事。二、著书立说本会名誉理事长王秀南乡贤,一生献身教育,历任大专院校教授校长,桃李遍国内及东南亚,现届九十有五高龄尚不懈于写作,近已完

  • 文章敬悼梁漱溟校長——永遠以鄕村建設爲榮以辦學爲樂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莫炳權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梁漱溟 悼文 乡村建设 办学教育 著书立说

    之旅,著书立说抗战军兴,梁校长回到桂林,著书立说,广为发行者,有⑴梁潄溟先生敎育论文集,三十四年在桂林自选出版,包括我抄过笔记的两篇:「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详见上述,另一篇是「抱歉——苦痛——一件有兴味的事」其中有一段话,见解精辟。他说:「我到广东来,自己抱着一点意思,是想试着去作我的鄕治的主张。所谓鄕治者,是我认为我们民族前途的唯一出路;因为构成中国社会的一些农村。大家每以为先要国家好,才得农村好;这实在是种顚倒见解。其实是要农村兴盛,全个社会才能兴盛

  • 文章謝康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谢康 著书立说 追思悼念 人物事迹

    先生諱康字永年,廣西柳城縣頭塘鄕人,民國紀元前十二年十二月七日生。令祖莘農公,前淸舉人,長柳江書院、龍城書院。尊翁滋谷公,年十五,中秀才,廣州師範學堂畢業,回鄕擔任勸學所總董(相當於縣教育局長),主編柳城縣志,書香門第,望重鄕里。母陳太夫人,生先生及妹文靑、弟暢如三人。先生幼承家學,早讀私塾,八歲始入縣立小學高級班,聰穎好學成績優異。民國元年,柳城初創縣立中學,先生首屆入學,翌年因經費無著停辦,乃揷班考入省立柳州中學,景仰先賢河東先生,有志古文學家。民國...

  • 文章我對閰伯川先生的感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貟貞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生平简介 著书立说 追思缅怀

    前言閻錫山(字伯川)先生兼進山中學的校長,因爲進山中學是他在大陸一手創辦的學校。我曾就讀進山中學,我對閻伯川先生的人格、品德、學識、思想、膽識、細心、務實、偉大的精神及功勳,早就欽佩不已,感念不已。歷年來,各界人士對他的豐功偉績,和立言、立德、立功,以及他的著作等,多有爲文感念和加以讚揚者。但我卻不敢作如此想,因爲我是他的學生,年齡相差很多,接觸又少,一來爲自己校長吹噓,怕引人誤會,二來接觸不夠深入,怕說錯了話。月來讀《閻伯川先生要電錄》《閻伯川先生感想...

  • 文章于凌波六度當選好人好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陳卓君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于凌波 好人好事 创建医院 著书立说

    創建了台灣第一所佛教醫院「台中菩提醫院」,當選過六次好人好事代表的于凌波,他說:「如果說,我現在還有一份執著心,那就是對法義的追求,希望在此生,能夠盡形壽,獻生命,專硏在佛教的義理中。」為了這個使命,于凌波將繼續埋首筆耕,一直寫下去。民國十六年誕生於烽火中的洛陽。中日戰爭期間,為了能讀書,于凌波成為軍醫學校的學生,也自此開始了大半生的軍醫生活,讓他見識了許多血淚交織的故事,這些在心中激盪糾纏的人、事,都化成了一篇篇感人的文章,讓他嬴得「軍醫作家」的美譽。...

  • 文章大師禮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3期  作者:王心均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萧继宗 黎东方 人物生平 著书立说

    蕭繼宗先生,字幹侯,自號信天翁,湖南湘鄉人。三湘自古多才子,蕭先生正是有名的才人,他曾任報社社長、上海法學院教授、新聞處長、國民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執教東海大學達二十年之久,著作等身,撰有《如此我云》、《獨往集》、《實用詞譜》、《澹夢集》、《友紅軒詞》、《孟浩然詩說》、《湘鄉方言》、《七三回憶》、《興懷集》等。編著有《先秦文學選註》、《中國民族詩歌》、《花間集》等十餘種,譯著有《李賀詩引得》(A concordance to the Poem Li Ho)、《艾文博》(Robertt L Irick...

  • 文章周年憶負翁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2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杜负翁 人物生平 抗战胜利 战后建设 著书立说

    客歲今日,先生以九三高齡返歸道山,流光易逝,瞬已周年,每憶故人,能不愴悼。不佞與先生相契三十餘年,知先生生平事跡較詳,茲値先生辭世期年之日,因述其二三事公之於世,並爲後世法。先生早歲習舉子業,飽讀詩書,舊文學根基極深,故精於寫作。但涉世未久,卽從事於體育及童子軍工作,蓋本強國必自強身入手也。先生民初由江都縣公署保送江蘇省敎育會倡設之體育傳習所專攻體育,旣學成,回縣在公共體育場供職。未幾,當局推行童子軍敎育,童子軍創始於英人貝登堡,爲倡導少年野外生活所組織...

  • 文章陈故委员宗经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4-04
    关键字: 陈宗经 生平简介 求学经历 著书立说

    先生諱宗經,字子畬,江西永新澧田鎭田味村人。其遠祖曾爲明季御史,自明經二公,連枝秀出,始卜居永新之雙溪,世代禮書傳家,鄕里欽仰。曾祖觀光公,曾祖妣尹氏,祖從典公,祖妣沈氏,顯考如心公秉賦穎異,四歲失怙,九歲失恃,賴祖妣鞠養,年十五祖妣又歿,先世雖薄有資財,而倍遭覬覦,家業日削,外祖蕭公文圃爲名孝廉,哀其焭獨,以扶以敎,及長,以無意科名,精硏歧黃,仁術濟世,卹孤週貧,熱心公益,鄕里稱之,敎育子女寓嚴寓慈,以民國廿一年逝世。顯妣蕭太夫人,年二十歸如心先生,育...

  • 文章怪傑傳奇—鄕長李先庚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王立志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李先庚 人物生平 从军报国 教育事业 著书立说

    学成后居住中永和、桃园龙岗一带,成家立业。云南同鄕子弟应牢记缅泰边区忧患岁月,「桑梓载歌兮其人不朽,泽隆后世兮景仰高贤」。六、著书立说庚老曾四度出国,参访欧、美、东南亚、东北亚,实地考察文物制度,参访名胜古蹟,视野辽阔,见多识广,退休后埋首著作,出版作品数十余种,凡数百万言,其荦萦大者:奋战一生、李先庚敎授言论选集、国防后勤、工厂管理、管理会计、工业会计、商业会计、财务管理、预算管制、从军行诗集正续集、闲话古大理国及其民族成长、财经管理模式之探讨、八十诗文

  • 文章县城文化应产出与积累并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胡榮彬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县城文化 地方文献 《九江县志》 著书立说

    价值而又濒临灭绝的地方特色民歌,记录、整理、手工刻印成册的,其中山歌《新打脚车四步头》,经他们记录整理、改编,曾多次在北京高层重要会议和汇演时演唱(或放唱片),并被歌唱家罗德成等带到亚、非、欧等国重要演唱会上演唱。像这种价值高,印数少,二十年后保存者少而又少的珍品(又如《中国戏曲志·九江县分卷》,一九八六年刻印十册),如不尽快乘这次全国大规模开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机及时抢救翻印,仍会较快地灭绝。五、著书潜力有待挖掘著书立说,不仅要有较好的理论、技术或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