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耕作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碾子砸壞了磨實打實家鄉耕作數事又一章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齊蔭棟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碾子 耕作

    碾子與磨均爲家鄕製做食物不可缺少之器皿,兩者又均爲石塊鑿刻而成,「石」與「實」諧音,故家鄕人爲表示對人對事誠信無欺,常以「碾子砸了磨實打(對)實」來形容。如:「咱們夜裏後晌(昨天晚上)說的話,可是『碾子砸了磨、「實打實」』!「碾子」,以直徑丈許、厚約寸許圓形之靑石鑿磨而成底盤,中央稍凸,稱磨盤。置放於土坯砌成之土臺上,高出地面約二尺許,中央設有固定軸柱,可掛三角漏斗,與碾掛相連。碾盤上另有一石滾,俗稱「碾子」,長約三尺,直徑二尺許,鑲有木架,扣接中央軸柱...

  • 文章問耕耘話農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农业 四季 耕作

    一幅美丽的春耕图案;上好的农稼乐军。充满熙睦欢乐,饶有生趣!夏是耕耘收藏四事交忙的季节。四月立夏,植秋禾深数尺;夏作分别秀穗结实,端阳前后,麦(小、大)豆(豌、扁)黄熟,忙收后赓种粟、黍、玉米、菉豆、黄豆、豇豆……等晚秋稑作,旬后苗二三寸,即须剔苗初耘;次旬及再旬连续复耘后,稞已罩陇盖地,急遽猛长。暑夏农事特忙,农家多「日未出而作;日入而未息。」起早睡晚,终日辛劳。尤其六月盛暑,在及肩没人的禾田中耕作,上晒下蒸,炎炙若烤,使人汗流如雨,酷热难当!李绅悯农诗

  • 文章從老祖母過端陽説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41期  作者:槐靑  出版时间:1980-06-15
    关键字: 端阳 祖母 粽子 龙船 耕作

    是水仙。至于我们为什么只用前面几种花名来代月的数字而略去后者,这大槪还是与农业社会耕作有关。我们在远古时代,「月令」中就有「杏花生,种百谷」的记载,而腊月的腊,并不代表腊梅,乃是古时阴历年底的祭名。年前我到荣民大理石制品台北门市部去买一个花瓶送友人乔迁,我写给店员刻字用上桃月吉日,他看到很感兴趣,要求我把所知道的全写给了他,作为对顾客刻纪念品之用,以示风雅。每届农历五月初一,祖母一定叫儿孙辈从画桌下面画箱里取出一幅钟进士像,挂在大厅中央,这幅钟馗全是朱砂画

  • 文章最古的食糧——高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高粱 耕作方式 风土习俗 乡音乡情

    我們中華民族,首先種植的食糧,就是高梁。在白眉初的「高梁贊」裏說:「主國以社稷兮,榮其爲最古之食糧。」但怎樣知道牠是最古的食糧呢?這不能不加以考究。高梁就是稷。在我們歷史上,人人都知道「后稷敎民稼穡」,這就是敎老百姓,首先種植高梁,因爲高梁的種植,是在各種穀類之先,所以古時把高梁叫做「百穀之長」,並不因爲牠長得高,而是因爲牠是最古的食糧。試看古時農官叫做稷,穀種叫做稷,就是首先種植高梁的地方,也叫做稷山。我們再爲古時祭土神的場所,叫做社,祭穀種的場所,叫...

  • 文章平遠的農業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平远 农业生产 土地利用与耕作 租佃

    必备者;至于耕牛,耕作面积较多者多有饲养,耕作面积少者,多系以工换牛。三、土地的利用田地目大部分以两季种植稻作,一部分于晩稻收成后,接着种植小麦、蚕豆、荷兰豆、或其他蔬菜。至于旱地(通称地坜),除少部供作菜地使用外,早季种植各种豆类、芝蔴、落花生;晩造都是种植甘薯(通称蕃薯);林地,除天然林外,经人力开垦者,大部分是种植杉木、茶叶、竹类、及各种果类。本县由于气候四季分明,各种农作物均依二十四个季节作为行事历。四、耕作方法㈠土壤改良:本县耕地土壤,大体可以说是

  • 文章梅鄉詩韻——鄢陵歌、鄉間即景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7期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梅乡诗韵 鄢陵歌 乡间即景 耕作 安居 民乐

    城共荣。持续发展,科学引领。平安创建,国内扬名。城乡养老,惠民新政。幸福人民,健康鄢陵。故国琼景,誉满寰中。王河伟选自《梅乡诗韵》鄕间即景一、耕作祖孙世代种庄田,面向黄土背朝天。求祈上苍风雨顺,一年四季不得闲。如今农业现代化,免粮贴费富路宽。半日劳作半日歌,公司农户挣大钱。二、安居少时茅舍煤油灯,夏怕连霪冬怕风。现时小楼绘龙凤,轿车摩托庭院中。鸟语花香沐木风,只羨乡间不羨城。路遥千里当日归,村夫吟出故土情。三、民乐文化大院卫生所,享受低保新农舍。莫愁年高

  • 文章抗战期间家鄕土地之耕作方式及租佃关系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潘震宇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农田耕作 租佃关系 成本分析

    中华民族,原本以农立国,我丰县亦为一农业地区,县境内没有高山峻岭,也没有大河大川,方圆数百里一片平原,土地肥沃,农产品丰盛,出产小麦、高粱、大豆、小米、花生、棉花、芝蔴…等约数十种,境内人民以农为业者,约占百分之八十。日寇侵华,县城沦陷,由于其兵力不足,仅能顾及点线,而我农民在常备部队保护下,大部农田均可作正常的耕作与生产,然由于土地分配不均,富者拥地千亩,贫者无立锥之地者,为数不少,中小农能完全自耕者,恐不及其半,故大部农民均为租地耕作,因而形成了租佃

  • 文章棗陽農作栽培制度的演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4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农作栽培制度 耕作制度 栽培技术 水稻

    复种指数稳定在一八〇%左右,产量不断提高。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推行了栽培新技术;1.改进育苗技术为推行双季稻种植,从一九六四年起,普遍采取薄膜保温和温室育秧。一九七六年吴店中小村两段育秧试验成功。此技术节种者田,可提高复种指数,后随着杂交稻的发展全面推行。一九八五年栽培面积达三〇·〇一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四七%。在此期间,棉花推行营养钵和方块育苗,以移栽和补缺,至今仍沿用。2.地膜覆蓋棉花一九八二年始推行地膜覆蓋棉花新技术,是年种植三五·二亩,亩产多在百斤以上

  • 文章淺談時令節氣

    来源期刊:《同安》 第63期  作者:吳品華  出版时间:1998-03-01
    关键字: 时令节气 农业耕作 生活习俗 仲春 季冬

    西方纪年之历法,采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时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取其整数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将所余四分之一的奇零日数,累积四年,闰成一日。故西历平年二月为二十八日,闰年二月为二十九日。一般称西历为阳历,我国已采用为国历。我国自古以农立国,为适应农业耕作及生活习俗,采用阴历,依照月亮绕地球的周期,亦即以太阴会太阳一次为一月。惟太阴会太阳一次,约为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又三秒(亦有书为二十九日十三时者),准此以推算历法。故阴历之月,或为三十日而大,或为二十九

  • 文章靑伊湖的近代變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楊士采 倪爾敏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青伊湖 今昔变化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农业耕作

    扒大沂河扒坏了!」记者调查几天后,答复他们说:「你们过去富,是刮了外地的油水,现在人家的『肥水不落别人家』了,你们再不改变生产习惯,能不穷么?」老百姓能不能改变旧的耕作习惯,主要看上边的政策是否起著激励作用。一九六六年,沭阳县政府部署全县「旱改水」,大面积栽种水稻,青伊湖自然首当其冲。但是,「大锅饭」的政策依然束住农民的手脚。「旱改水」改了多年,水稻平均亩产老是在四五百斤左右徘徊。老百姓算算账,说:「水稻去糠只有半成粮,种水稻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并不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