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家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泉漳二州之神話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齋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山川 白莲寺 浮雕 考古

    历时二十载始竣,高耸云霄,徳国考古家称之为「世界第一塔」。因顺及之。

  • 文章景德镇皇瓷厂挖出珍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景德镇 皇家瓷厂 考古发现

    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元明清三代的「皇瓷厂」景德鎭官窑遗址的挖掘工作,日前有了重大进展,这一中共建政以来首次由中共国文物局主动性发掘,出土一批从未见诸传世的珍贵孤品。新华社报导,一九八二年冬,景德鎭市政管理处铺设地下电缆,途经珠山路御厂遗址时,发现大量明官窑遗物,景德鎭考古所随之进行抢救性的清理与发掘。不过,由于都是抢救性发掘,不能系统、完整地把景德鎭数百年的瓷器生产历史完整呈现给世人。二〇〇二年六月,中共国文物局批准成立由景德鎭市陶瓷考古硏究

  • 文章鄕訊六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本刋  出版时间:1989-05-01
    关键字: 家乡报道 大陆政情 考古发现

    吨电解铝的陕西铝厂,以及其他国重点项目为主体的工业区等。报导说,该开发区实行的是党、政、经一体的统一管理方式,在计画、税收和审批海内外投资者在区内投资的生产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征用土地的权限等方面享有一特权。陕西考古发现我国最早铁器【民生报载中央社台北讯】陕西省陇县边庄发现了一件我国最早使用的铁器。据中共「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天报导,最近在边庄出土的一把铜柄铁质短剑,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铁器,这使中国人用铁的历史至少提前了一个世纪(从西元前两千五百

  • 文章考古及历史学卫聚贤(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郭汾陽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卫聚贤 家庭背景 求学经历 考古成就

    一、悲惨身世卫聚贤(一八九九—一九八九),字怀彬,号助臣、耀德、卫大法师等,又曾化名鲁智深、韦大痴子等,山西万泉(今万荣)北吴村人。卫聚贤是民国著名学者,亦堪为其时学界之一怪,他拔起于逆境,以自学出身,终有志者事竟成,考入清华国学硏究院,得王国维等国学大师之亲炙,后成为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卫聚贤一生的著述颇为丰富,堪称著作等身。其活动能力也不同寻常,中国现代史学和考古界的许多著名活动,他都是其中的一名组织者和活跃分子,可惜大槪是由于他的许多论点

  • 文章侯馬盟書的硏究及價値意義(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降大任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侯马盟书 考古发现 三家分晋

    侯马盟书」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项重大考古成果之一,已成为国宝级的文物。这批文物对硏究中国先秦时期春秋战国之交的历史,特别是晋国末期的历史增添了新鲜材料,具有重要的价値和意义。侯马盟书是在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于一九六五~一九六六年发掘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即晋都新田)时发现的。这个遗址包括有古城、墓葬、铸铜、陶范等,后又发现有春秋末晋国的一处盟誓地址。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盟誓遗址分甲、乙两区,甲区集中于遗址的西北部,盟书即出土于此,一称「埋书区」;乙区面积

  • 文章懷董作賓老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2期  作者:田倩君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考古学家 悼念 恩师

    此这般照办,去敎大学。」说到这里老师有点赧然。顾先生了解他学有根柢,才鼓励他去敎学,老师虽然没拿到大学文凭,确实受过大学敎育。一位甲骨文兼考古家,别人以为是一个老古板,其实不然,他老人轻松风趣说话略带幽默,擧个例子,有一次硏究室有点事,我到老师府上,他正在书房写字,听见我来便说:「你先在客厅坐一会儿,我写完就来。我和师母在谈话,收音机播放出「敎我如何不想她」。「这歌虽然浅显,却是百听不厌。」我自言自语。师母顺口说:「这是语言学赵元任先生写的。」我说:「他不敢

  • 文章父親你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董玉京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父亲 悼念 追忆 甲骨文 考古学家

    硏究甲骨文,便不得不进而硏究天文、历法、历史、文字、金石及考古学等。人说你爸爸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天文学、民俗学、金石学、甲骨文学、文字学、文学和艺术,说穿了,应该是不得不『顺理成章』的去『逐类旁通』与『精益求精』,否则怎能进达于『豁然贯通』之至境!」你说起来好像是那麽简单和那麽容易,在别人却可能是空费了毕生心力,也悟不出个道理,到头来还是糊涂一辈子!你「能思、能言、能行」,你有卓绝的精神与过人的精力,在抗日战争那样动乱的大时代里,你还能

  • 文章汉故里专诗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恆心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蒋志舜 考古专家 刘邦 汉皇故里 诗词释义

    一九八三年秋天,考古蒋志舜先生来到刘邦故里丰县赵庄鎭金刘砦村考察有关刘邦材料,当知名老人刘万邦先生给他讲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出生到起的一些传说故事后,引起了专的极大兴趣,并即席赋诗,以做留念:癸亥秋,访汉皇故里,并兼谢刘老先生,蒋志舜金风拂柳柳似山,贤者口碑汉祖先。龙生凤养谢土水,蛛网蹄迹遮尘天。靑锋东斩白帝子,赤旗西卷二世迁。娄、樊、周、曹皆英物,大风一起浩如烟。解释:第一、二句「金风拂柳柳似山,贤者口碑汉祖先」是说作者于丰收之金秋,来金村考察

  • 文章中央硏究院院士董作賓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董作宾 人物传记 甲骨学家 考古 学术研究

    而获此殊荣也。其自序有曰:「此书虽名殷历谱,实则应用断代研究更进一步之方法,试作甲骨文字分期分类分派研究之书也。余之目的,一为籍卜辞中有关天文历法之纪录,以解决殷周年代之问题;一为揭示用新法研究甲骨文字之结果,以供治斯学者之参考。」然先生之才艺,不仅考古证史而已,甲骨书法之美,印章篆刻之高,卓然自成一。朋辈求索,从无吝色。自少至老,澹然以著述自娱,盛暑严寒,写作不辍。处世接物,平易近人,善善恶恶皆出于至诚。人有一善一长,道之不已;及门请益,诲之不倦。平生

  • 文章懷董作賓老師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0期  作者:田倩君 出版时间:1984-02-02
    关键字: 董作宾 人物怀念 甲骨文研究 考古学家

    此这般照办,去敎大学。」说到这裏老师有点赧然。顾先生了解他学有根柢,才鼓励他去敎学,老师虽然没拿到大学文凭,确实受过大学敎育。一位甲骨文兼考古家,别人以为是一个老古板,其实不然,他老人轻松风趣说话略带幽默,擧个例子,有一次硏究室有点事,我到老师府上,他正在书房写字,听见我来便说:「你先在客厅坐一会儿,我写完就来。」我和师母在谈话,收音机播放出「敎我如何不想她」。「这歌虽然浅显,却是百听不厌。」我自言自语。师母顺口说:「这是语言学赵元任先生写的。」我说:「他不敢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