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第二泉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下第二泉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惠人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惠泉山 第二 假日

    无锡惠山三茅峰下,竹炉山房前,有大厅一所,内有匾额一方为漪澜堂三字,厅前有平台一座,台下四面除假山花木外,中间为五、六丈见方之池塘一渠,水淸见底,中蓄红白鲤鱼,大者可三、四尺,池内四周,为靑石驳岸,上面并围以金山石栏枰,其右边约五十公尺外,即为天下第二泉。每当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时节,游人多在漪澜堂前啜茗观鱼,同时啖大孙巷之热四角菱及娘娘堂前的桂花嫩生栗子,这都是惠山附近的名产,在阴历八、九月间,有小贩在此茶座间持筐叫卖。邑中士女及公敎人员,尤以在星期

  • 文章惠山——兼释梦窗辞(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6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惠山泉 题咏 天下第二泉 桂花栗子

    古人游惠山而题咏的很多,酌列苏东坡一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廻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风万壑传。」(按小龙团系茶叶名,形圆,故称之为小团月。)明万历年间,公安袁中郞宏道,在吴地任官,居无锡,据其自称:「余不嗜酒而有茶癖,居江鄕,日与泥汁渗潢为偶(意思是指水质都不好),吏吴以来,每好事者设茶供,未尝不自笑,然务烦心懒,十未得一,及居锡城,往来惠山,始得专力于此,一日,携天池斗品(好茶

  • 文章简介「天下第二泉」——源失而复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4期  作者:錫人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 源头活水 泉水 绿化

    无锡「惠山」。水质甘美,唐人陆羽称此为「天下第二泉」。此位于惠山第一峯向白坞下,有上、中、下三池。上池形圆味甘,中池形方味涩,下池在漪烂堂前,石壁上嵌有赵孟頫所书「天下第二泉」五个大字。又中池的上方,建有亭,是宋高宗时所建,后来经重修,仍留有「源头活水」一匾,御诗碑则植于亭中。游人多把钱币投入池中许愿,而附近居民则多以此沏茶或酿酒,称惠酒,颇清冽,为远近驰名。惟「天下第二泉」,曾在一九五、六十年代遭遇过源枯竭的重大危机。盖原来蓄贮都是自然

  • 文章号称「天下第二泉」的——惠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期  作者:石炎  出版时间:1970-01-26
    关键字: 惠山泉 史料记载 风景名胜 天下第二泉

    呢?只因它有着明澈如朝露般的淸—天下第二泉。所谓天下第二泉,为唐代陆羽所品定,亭傍的石壁上镌有元代赵孟頫书「天下第二泉」五个四五尺见方的擘窠大字,到了淸朝乾隆巡游江南,又写了「天下第二泉」五个大字,把它刻石嵌在亭后面的壁上。以惠泉山泉水淸冽醇厚程度来说,应该称为「天下第一」的。或许后人因为不平,所以又造出这样一段古事来,聊以自慰,古事是:「只因当年淸乾隆巡行江南,先到鎭江,将「天下第一」的荣衔给了鎭江,乾隆梦想不到无锡惠山的水,不知胜过鎭江

  • 文章名重江南第二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1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96-07-20
    关键字: 天下第二泉 若冰洞 华淑二记略 竹炉山房 宝翰阁

    无锡市区狭窄,但到了郊区,则别有天地,惠山在市西约五里处,旧说高二百丈,上有九峰,下有九坞,周围约四十华里。山麓有惠山寺,行人打从古华山门进入,行半里许,左转即为第二泉在第一峰白石坞下,系唐大历年间,无锡县令敬澄开凿。经唐人陆羽品定,置天下水之第二,这才称为天下第二泉,又名陆子。唐李德裕在中书时,酷爱此一水,于是置水递饷转不绝,水以是驰名天下。宋王禹称题陆子诗道:「甃石封台百尺深,试茶尝味少知音。惟余半夜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天下第二泉

  • 文章「天下第二泉」干枯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7期  作者:兪仁溥  出版时间:1989-07-20
    关键字: 无锡 惠山寺 天下第二泉 童年回忆 五里街 棉花巷

    那个「天下第二泉」的水竟干枯了。那是个闻名全国的。是除了江苏鎭江的「天下第一」外,是唯一的「天下第二泉」。今日,它竟干枯了。是我亲自瞧见的。五十年的离别,一旦我囘到该地,原本是我生长的地方,而且也是我自小常去游玩的所在。今日竟目睹它的滴水无存,虽说是名称依然,元朝大书家赵孟頫写的那五个大字「天下第二泉」,仍然刻划在它身旁的墙壁上,然而它的水呢?是否给人们喝完了?不,不,是断了头了!那个是座落在无锡惠山寺内,筑有庭院,造有圆池、方池各一。方池内养

  • 文章(壹、滄海憶往)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概況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李先開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临沂市罗庄区 区政变革 县级行政区 季风气候 属新华厦系第二隆起带 双月湖 工农业合理

    境内以平原、丘陵两种类型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东部是沂河冲积平原,西部多为丘陵,坐落于西部边境的寨山为全区最高峰,海拔272.4米。境内地质构造比较古老,处于沂沐断裂带西侧,其构造体系大部分属新华厦系第二隆起带。境内山脉均起自蒙山,共有大小山岭48座,海拔55米至272.4米,相对高差217.4米,寨山最高,海拔272.4米坐落于罗西街道办事处西部过界的寨山、大红山、小红山、薛山、昊平山、狼虎山、北铺腾山、驴脖子山、架子山九座山头,从空中俯瞰,险峻多姿,松柏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