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私塾教育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十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09-15
    关键字: 私塾教育 早课 理书 授书

    憶述私塾時期之地方敎育芳茂山與芙蓉圩,位處武進之東南角,東連江陰,南接無錫,離城均約四五十華里,一切地方行政、敎育文化,由於政府鞭長莫及,地方自治未入軌道,因此敎育問題,影響頗鉅,敎孝敎忠,更爲轉移地方善良風氣之重要關鍵。曾記抗戰前,芳茂山區與芙蓉圩四週,僅芳茂山東麓之焦溪,西麓之橫山,北麓之新安,以及芙蓉圩之楊田埧設四所縣立國民小學,其餘均賴私塾維持地方敎育,保存固有文化,鄕民因就敎忠敎孝之影響,地方善良風氣,得以發揚光大,可謂功不可沒。玆就私塾之設立...

  • 文章啓蒙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呂茵 出版时间:1977-06-30
    关键字: 启蒙教育 故乡风俗 私塾教育

    幼而學、壯而行,古往今來同一例。只是我們上一代的孩童初入學時的形式有些不同而已。那時的適齡學童,大多經過一次頗爲隆重的開學式——啓蒙。現在的小朋友們,到了三四歲,便可送進設備新頴的幼稚園,從幼稚園循序漸進踏入國民小學,而後步步高陞邁進新制國中。在輕鬆活潑的環境裡,按部就班地接受敎育薰陶;較之我們數十年前的求學方式,眞是不可同日而語 那時終日裡戰戰兢兢,害怕背不出千家詩、百家姓或是子曰、之乎也者等書篇時便給塾師拿板子迎頭痛擊!啓蒙,形式上雖然各地俗例或有不...

  • 文章小時了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三字经》 私塾教育 故乡风土 幼时回忆

    「人之初」,是民國之前六百餘年間,吾粵(他省是否如此,不敢臆斷。)民間「啓蒙」敎育三本紅皮書之中的第一本。(其餘兩本爲「幼學詩」、「千字文」。)因爲這本書第一句是「人之初」,所以一般人叫它做「人之初」,它的眞正書名是「訓蒙三字經」。因爲書內每句都是三個字,故定名爲「三字經」。這書是宋朝末年廣東人區適子著作,後來又經明朝廣東人黎貞爲之增廣經文。近代章炳麟再于「十八傳、南北混」兩句之下,增加元、明、淸三朝的沿革,可是,並不流行,民間仍然相皆成風,沿用舊本。民...

  • 文章記經學家朱起鳳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经学家 朱起凤 《辞通》 私塾教育 百龄纪念

    辭通的作者朱起鳳先生已於三十八年三月七日逝世。享年七十有五。同年四月中旬卜葬於硤石東山,與詩人徐志摩墓相近。朱先生對於經史造詣頗深,除了讀書正詁已出版一部分外,其他尙沒有出版的著作,約有一百多萬字。晚年致力於易經,尤多發明。他雖然是我的老師,但對於他一生的學問,我却不敢下任何批評,因爲我對經和史都沒有硏究過。況且在這裡,我不想論及他著作上的事情,祗想記一點關於他的軼事,聊供談助云爾。辭通初名蠡測篇,引漢書「以蠡測海」之意;民國初年他還在小學裡敎書,見其書...

  • 文章題杜負翁紀念集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2期  作者:丁治磐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杜负翁 私塾教育 教育方法 科举考试 周年纪念

    徐文長自著年譜。述其六歲入小學。八歲稍解經義。能爲時文。爲塾師所嘉許。師且云。常人十歲善屬文。文長之才異。十歲已能舉業文字兩年矣。其制藝題:「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其中一股有曰。「天下言而星之共之。非天諄諄然以命之共也」。其對股曰。「星亦不言。而衆星共之。非衆星諄諄然以約之共也」。此在曩昔塾中弟子修習文字之事例。吾與老友杜負翁恒所引述者也。曩昔塾師對六歲至十歲之平常兒童。通常能使其文字貫通。其敎學方法。吾竊以「三開」區分之。初爲「開蒙」。敎以伸紙硏墨。把手...

  • 文章多年名塾 毀於一旦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茅慶和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茅咏瞻 私塾教育 人物贡献 日军暴行

    「養正私塾」是我叔祖父茅咏瞻開設的,這是當年阜寧縣教學成績最佳的私塾之一。咏瞻公名恩岵(1882-1944),祖籍鎭江丹徒,生於詩書世家。但他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出生後九日,父親茅達齋因病去世,家境非常清貧,由寡母徐氏一手撫養成人。幼時曾從東坎名儒李鶴樵攻讀經書,鑽研古代文學,造詣頗深。二十世紀初,正値國事衰頹、民族危亡之秋,年方二十的他,立志爲振興教育,爲國家培植人才,乃創設「養正私塾」。他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精通詩文,擅長國畫、金石,並喜愛武術。他培養的品學兼優...

  • 文章先父生平事蹟記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張文長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张殿鉴 私塾教育 地方武装 化解恩怨 商人

    先父諱殿鑑字雲攀生於民國前三十三年,遜淸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月日不詳)。世居舊制海州,以後改爲灌雲縣灌河南岸之雙港鎭,今屬嚮水縣雙港鄕。出生於數千戶名門望族之家,曾受私塾敎育,略通文學,上有二兄,大伯諱殿學,(繼伯)二伯早逝。先人雖遺有房產農地,例如:雙港舊日之區公所房舍,乃爲我家祖產。由於時正年輕,無理財開創事業之歷練,致使家道中落,一度生活至爲潦倒,曾以經營裁縫店爲生。在家族之中,輩份雖然居長,惟以窮富懸殊,無社會地位,因之時遭白眼。受到刺激,...

  • 文章貴州省婦女教育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4期  作者:許菱祥 出版时间:1967-11-04
    关键字: 贵州概况 妇女教育 私塾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文化敎育之交流,极为便利。至于民风强干,生活诚朴,尤为其特征。唯水旱天灾,时有出现;因既无肥料厂与水库之建设,工商业又不发达,致使部份人民生活,常陷入困难境地。今后反攻复国有成,整顿黔省,从努力建设与发展工商业着手。其次略述妇女敎育,分四项说明:㈠私塾教育在专制君主时代,妇女是不能外出就传的。但妇女如在家中自设私塾,招收学生,担任塾师,却无人禁止或过问。如笔者之舅祖母及舅尊祖母,即团学(自设私塾招收学生)自敎。她们的学问,大半是家学渊源,由家长或专舘敎师敎育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